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662813
学习体弱多病者的长寿之道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8期
     中国有句俗话:“棒棒硬老没长寿,赖赖唧唧过百年。”其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身强体壮的人往往英年早逝,而那些体弱多病者却往往长寿。比如,中国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医神”孙思邈,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他们的身体都不好,但却都活过了百岁。不久前,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曾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结果也再一次证明:体弱多病者在百岁老人中为数较多。

    人们不禁要问:体弱多病者究竟有什么长寿之道呢?身强体壮者应向他们学习什么呢?

    体弱多病者比身强体壮者更渴望健康。体弱多病者饱受疾病的折磨,深知健康的宝贵,因而有追求健康的强烈欲望。身强体壮者没有体会到失去健康的痛苦,往往不够珍惜。人就是这样,拥有时不以为然,失去时才懂得珍惜。渴望成为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越是渴望健康长寿的人,才越有希望成为健康长寿的人。

    体弱多病者比身强体壮者更注重学习医疗保健知识,并坚持实践。人们所说的“久病成良医”,“因祸得福”,“坏事变好事”,就是对他们这种优点的很好概括。德国医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感冒的人比不常感冒的人少得癌症。因为感冒还能激活某些免疫细胞,使之对癌细胞的攻击时刻处于“戒备”状态。据调查,一年一次感冒都不患的“壮汉子”,患癌症的机率比经常感冒的人高6倍。同理,体弱多病者在抵御其他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免疫效应,使之在突发疾病时能减少意外。

    体弱多病者比身强体壮者有更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能科学地安排生活,早睡早起,起居有节;合理膳食,饮食有度;很少吸烟,远离酗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依据冷暖,增减衣服……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可以放纵的本钱,所以不会干出不吃早饭、常开夜车、有病硬抗、不去求医等摧残身体健康的蠢事,因而较少发生暴病、猝死的悲剧。

    体弱多病者比身强体壮者更注重科学锻炼。他们注重动静结合,既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锻炼方式,又能避免过于激烈的锻炼方式。他们不会像身强体壮者那样冒险做超负荷的运动,使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受伤。

    体弱多病者比身强体壮者的心态更平和。他们深知自己有病在身,因而不争强好胜,不做力所不能及之事,也不为无聊小事与人怄气。他们看淡了人生,也就享受了人生。正是由于心态平和,他们才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天长地久。

    有位医学专家对如何学习体弱多病者的长寿之道,做了言简意赅的概括,那就是:身强体壮者应该拒绝对身体的放纵,学习体弱多病者对身体的保养。 (蒋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