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创建多种养老模式应对老龄化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另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信息预测,到203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何养老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因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加大了社会养老压力,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投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对老龄化,还需创建更多的养老模式。四川城乡的一些基层组织,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因地制宜,尝试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设施和方法。
旧工房加“地暖” 让老人过“暖冬”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阴冷潮湿,多年来一直没有集中供暖设施,虽然曾经也有很多南方人在网上呼吁要求南方地区也应享受冬季集中供暧,但始终没有下文。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群体来说,冬天是很难熬的,为了抵御寒冷,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穿着厚厚的冬衣,即使在家也要把自己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无从享受北方老人进家就只穿毛衣的方便。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成都青羊区成飞社区的“慈昶缘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慈昶缘”)的老人们却体会到了房间有“地暖”的舒适生活。92岁的陈治儒老人高兴地说:“这里环境幽静,伙食合口味,服务态度也好。特别是安装了地热,这可是在其他养老院感受不到的特别服务,这是个让自己安心、子女放心的好地方。”
“慈昶缘”的建设是利用一个工厂过去维修工段和库房翻修改造而成的,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35平方米,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可容纳150~200位老人同时居住,是集生活、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公寓式养老院。目前,已有近70位60岁以上老人入住。
陈治儒老人原来独自住在家里,经朋友推荐,于去年10月入住“慈昶缘”。记者参观了她的“新家”。这是一个标间,室内电视机、冰箱、实木家具、地热、快速热水器和座便器等一应俱全。面对漂亮暖和的新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住在这里,我整个冬天都不冷了。”
老人互为伴 相携度晚年
四川省阆中二龙镇互助养老幸福院,是这里第一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老人们有的下棋、有的健身,还有几位老人悠闲地散步、赏花、聊天。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安详幸福的微笑,称这里是农村留守老人的乐园。
针对农村不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子女长年在外打工或购房进城居住,而很多习惯了乡村生活的老人不愿或无条件跟随子女进城养老的实际情况,二龙镇党委、政府投资60万元在蚕食庙村新村聚居点建起了占地5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院内水、电、气三通,数字电视、电话等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绿化面积达2亩以上。院内设有老人居住区、生活区、会客厅、健身区、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停车场等。住房内安装了数字电视和电话,便于老人们能经常和在外打工的子女保持联系,接听亲情电话。由于这里地处公路边,交通方便,有条件的子女还可经常利用节假日自驾车到幸福院内看望老人。
现在入住幸福院的8名老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照顾,一日三餐一起煮、一起吃,还在一起健身、一起娱乐,每天谈笑风生,非常快乐。住在院内的廖德林老人向记者介绍说:“镇上还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学校师生到幸福院为留守老人服务,打扫环境卫生、理发、洗衣被、浇花草,我们在幸福院生活得很幸福!”
二龙镇党委书记曹云平介绍说,二龙镇2万多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6000多人。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建互助养老幸福院这一举措是可行的。
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互助服务”方式进行建设和运行的农村幸福院,主要以老年人互帮互助为主,配备少量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积极发动党团员、爱心人士、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日常服务。在服务费用上,以老年人自费低偿为主,按标准交纳伙食费,自行承担医疗费用。多地实践已证明,走低成本互助养老之路的农村幸福院这一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既符合传统理念,又符合农村实际。
老人们,靠什么养老
“未富先老”的中国,靠什么来实现“老有所养”?养老离不开钱,政府养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养儿防老”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理财投资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应对老龄化,需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让老年人的手头更宽裕、生活更踏实。
☆养老金够用吗
59岁的孙淑芳是黑龙江林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去年每月已能领到1500多元退休金。但这个涨幅,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还抵不上物价的涨幅。靠什么养老?孙淑芳一直很迷茫。养老金肯定不够用。社区调查家庭生活状况,说是市里对困难户每月每人能给几百元生活补贴。孙淑兰已经递交了申请材料,但最盼的还是养老金涨得再快些。
☆养儿防老现实吗
58岁的邓姑是浙江金华的一个村民。她是村里公认干农活儿的好手。操劳半辈子没什么积蓄,如今依然在外打工。她想得很清楚,子女在外地打工,靠他们养老不太可能。
“现在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他们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女儿家盖房子还欠了一些债,自己过日子已经很不容易了,靠儿女养老不现实。”邓姑说,“我想自己多挣点,够自己日常开销,还能贴补儿女。”至于再往后怎么办,她说,想不了那么多,只能“顺其自然”吧。
☆理财养老靠谱吗
从北京一家出版社退休的王瑞祥67岁了,他和老伴儿身体硬朗,爱好摄影和旅行。几年前,王老伯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5万元退休金全部投资买了基金,指望着多挣些旅游的钱。没想到一下子被“套牢”。这两年,基金行情起起伏伏,但也是跌多涨少,像是掉进了无底洞。多年前筹划的欧洲之行泡了汤。
王老伯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盲从。很多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很少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也有一些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时刻意瞒着自己的子女,“独断专行”,更是放大了风险。
“吃一堑,长一智”,王老伯觉得:在任何情况下理财养老都只是养老收入的补充,绝不能把理财当作养老的主要方式,更不能拿全部闲钱投入理财市场。 (王侨蜀 同仁)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另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信息预测,到203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如何养老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因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过快的老龄化速度,加大了社会养老压力,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投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对老龄化,还需创建更多的养老模式。四川城乡的一些基层组织,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因地制宜,尝试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设施和方法。
旧工房加“地暖” 让老人过“暖冬”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阴冷潮湿,多年来一直没有集中供暖设施,虽然曾经也有很多南方人在网上呼吁要求南方地区也应享受冬季集中供暧,但始终没有下文。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群体来说,冬天是很难熬的,为了抵御寒冷,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穿着厚厚的冬衣,即使在家也要把自己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根本无从享受北方老人进家就只穿毛衣的方便。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成都青羊区成飞社区的“慈昶缘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慈昶缘”)的老人们却体会到了房间有“地暖”的舒适生活。92岁的陈治儒老人高兴地说:“这里环境幽静,伙食合口味,服务态度也好。特别是安装了地热,这可是在其他养老院感受不到的特别服务,这是个让自己安心、子女放心的好地方。”
“慈昶缘”的建设是利用一个工厂过去维修工段和库房翻修改造而成的,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35平方米,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可容纳150~200位老人同时居住,是集生活、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公寓式养老院。目前,已有近70位60岁以上老人入住。
陈治儒老人原来独自住在家里,经朋友推荐,于去年10月入住“慈昶缘”。记者参观了她的“新家”。这是一个标间,室内电视机、冰箱、实木家具、地热、快速热水器和座便器等一应俱全。面对漂亮暖和的新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住在这里,我整个冬天都不冷了。”
老人互为伴 相携度晚年
四川省阆中二龙镇互助养老幸福院,是这里第一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老人们有的下棋、有的健身,还有几位老人悠闲地散步、赏花、聊天。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安详幸福的微笑,称这里是农村留守老人的乐园。
针对农村不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子女长年在外打工或购房进城居住,而很多习惯了乡村生活的老人不愿或无条件跟随子女进城养老的实际情况,二龙镇党委、政府投资60万元在蚕食庙村新村聚居点建起了占地5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院内水、电、气三通,数字电视、电话等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绿化面积达2亩以上。院内设有老人居住区、生活区、会客厅、健身区、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停车场等。住房内安装了数字电视和电话,便于老人们能经常和在外打工的子女保持联系,接听亲情电话。由于这里地处公路边,交通方便,有条件的子女还可经常利用节假日自驾车到幸福院内看望老人。
现在入住幸福院的8名老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照顾,一日三餐一起煮、一起吃,还在一起健身、一起娱乐,每天谈笑风生,非常快乐。住在院内的廖德林老人向记者介绍说:“镇上还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学校师生到幸福院为留守老人服务,打扫环境卫生、理发、洗衣被、浇花草,我们在幸福院生活得很幸福!”
二龙镇党委书记曹云平介绍说,二龙镇2万多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6000多人。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建互助养老幸福院这一举措是可行的。
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互助服务”方式进行建设和运行的农村幸福院,主要以老年人互帮互助为主,配备少量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积极发动党团员、爱心人士、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日常服务。在服务费用上,以老年人自费低偿为主,按标准交纳伙食费,自行承担医疗费用。多地实践已证明,走低成本互助养老之路的农村幸福院这一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既符合传统理念,又符合农村实际。
老人们,靠什么养老
“未富先老”的中国,靠什么来实现“老有所养”?养老离不开钱,政府养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养儿防老”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理财投资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应对老龄化,需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让老年人的手头更宽裕、生活更踏实。
☆养老金够用吗
59岁的孙淑芳是黑龙江林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去年每月已能领到1500多元退休金。但这个涨幅,很难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还抵不上物价的涨幅。靠什么养老?孙淑芳一直很迷茫。养老金肯定不够用。社区调查家庭生活状况,说是市里对困难户每月每人能给几百元生活补贴。孙淑兰已经递交了申请材料,但最盼的还是养老金涨得再快些。
☆养儿防老现实吗
58岁的邓姑是浙江金华的一个村民。她是村里公认干农活儿的好手。操劳半辈子没什么积蓄,如今依然在外打工。她想得很清楚,子女在外地打工,靠他们养老不太可能。
“现在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他们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女儿家盖房子还欠了一些债,自己过日子已经很不容易了,靠儿女养老不现实。”邓姑说,“我想自己多挣点,够自己日常开销,还能贴补儿女。”至于再往后怎么办,她说,想不了那么多,只能“顺其自然”吧。
☆理财养老靠谱吗
从北京一家出版社退休的王瑞祥67岁了,他和老伴儿身体硬朗,爱好摄影和旅行。几年前,王老伯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5万元退休金全部投资买了基金,指望着多挣些旅游的钱。没想到一下子被“套牢”。这两年,基金行情起起伏伏,但也是跌多涨少,像是掉进了无底洞。多年前筹划的欧洲之行泡了汤。
王老伯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盲从。很多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很少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也有一些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时刻意瞒着自己的子女,“独断专行”,更是放大了风险。
“吃一堑,长一智”,王老伯觉得:在任何情况下理财养老都只是养老收入的补充,绝不能把理财当作养老的主要方式,更不能拿全部闲钱投入理财市场。 (王侨蜀 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