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肿瘤关乎生命
不少人以为口腔疾病就是龋齿修补。断牙拔除等,殊不知口腔颔面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也可患肿瘤。尽管我国颌面肿瘤的发生率在国际范围不算多。但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口腔颌要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邱蔚六院士,请他告诉我们口腔颌面肿瘤的防治。
专家简介
邱蔚六,口腔颌面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等职,现为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名誉主任。
从事医学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整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_。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最高奖一杰出会士奖,2010年被国际牙医学院授予该院最高荣誉——大师称号。
记者:什么是口腔医学?
邱院士:那还要从战争说起。以前的常规战争,士兵都头戴钢盔,头颈以下部位都掩护在战壕里。战争给人体的颌面、口腔损伤很大,由此所产生了诸如口腔疾病、颌面整形与康复(语言、咀嚼、吞咽、呼吸和面部表情)等问题。因此,在17世纪中期从外科系统中分出建立了牙医学的分支。以后又由于颌面外科的成熟和加入遂形成了现代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在我国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概念。近60年来,口腔医学在我国发展很快,尤其是颌面外科,涉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整形的,效果都不错。
记者:什么是口腔颌面外科?
邱院士: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等)、,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为了防治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需要,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牙周病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等有关学科不能截然分割;另一方面,由于它本身的外科属性,又与普通外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外科学以及内科、儿科学等有着共同的特点与关联。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既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记者: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邱院士:易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人群在医学上常被称为肿瘤的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患口腔颌面肿瘤的危险因素常见有如下几类:
生活习惯。嗜好烟酒,有咀嚼槟榔习惯的人群。槟榔有兴奋上瘾作用,槟榔碱易诱发口腔癌。中国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为台湾、海南、湖南等。
种族差异。以黑色素瘤为例,白人患面部皮肤黑色素瘤居多。黄种人则以黏膜居多。
年龄因素。发生口腔颌面部肿瘤人群的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临床治疗。曾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包括曾接受过器官移植,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者)的人群。
其他因素。具有癌前病损的人群(如白斑、红斑以及扁平苔藓等),以及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瘤家族。
记者:口腔颌面肿瘤有哪些分型?
邱院士:口腔颌面肿瘤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结构、生长方式、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均有很大差异。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以下分型。
溃疡型:肿瘤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浅部,表面坏死脱落并向周围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状溃疡;
外生型:肿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样,常合并感染、坏死;
浸润型:肿瘤发展较快,早期向深部与周围组织生长,侵入黏膜下层和肌组织,表面稍隆起而粗糙不平,深部可扪及不易移动的硬块。
还有肉瘤: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黏膜或皮肤完整,可伴以皮下或黏膜下血管扩张;皮肤或黏膜充血,生长迅速;长大后因局部营养缺乏或继发感染才发生溃破。临床常见有纤维肉瘤和骨肉瘤。骨肉瘤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肿瘤侵犯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咬肌、翼内肌、颞肌等肌群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记者:颌面肿瘤手术后恢复原貌的概率和生存率分别为多少?
邱院士:患者接受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功能受损、容貌毁损,修复重建是必须,也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已进行过6000多例手术同期修复重建手术:成功率高达98%。所以就目前而言,该手术是比较成熟的。
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尽快行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如张口训练,语言训练等。
口腔颌面癌症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50%,其中Ⅰ期5年生存率达90%,Ⅱ期5年生存率也可达70%~80%,Ⅲ、Ⅳ期5年生存率仅20‰因而其生存率还有待提高,但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记者:如何预防颌面肿瘤?
邱院士:预防口腔颌面肿瘤,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合理饮食等。癌症的预防可分为3级:Ⅰ级预防为病因学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最根本措施;Ⅱ级预防主要是,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如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角化等;Ⅲ级预防是指防止复发,应定期随访,严密观察。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应强调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常规体检。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应着重于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处理残根、残冠、错位牙,以及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的局部或全口义齿等。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和有刺激的食物。在户外暴晒或在与有害工业物质接触下工作时,应加强防护措施。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保持精神乐观。 (王明华)
专家简介
邱蔚六,口腔颌面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等职,现为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名誉主任。
从事医学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整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_。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最高奖一杰出会士奖,2010年被国际牙医学院授予该院最高荣誉——大师称号。
记者:什么是口腔医学?
邱院士:那还要从战争说起。以前的常规战争,士兵都头戴钢盔,头颈以下部位都掩护在战壕里。战争给人体的颌面、口腔损伤很大,由此所产生了诸如口腔疾病、颌面整形与康复(语言、咀嚼、吞咽、呼吸和面部表情)等问题。因此,在17世纪中期从外科系统中分出建立了牙医学的分支。以后又由于颌面外科的成熟和加入遂形成了现代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在我国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概念。近60年来,口腔医学在我国发展很快,尤其是颌面外科,涉及组织缺损的、修复整形的,效果都不错。
记者:什么是口腔颌面外科?
邱院士: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等)、,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口腔颌面外科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为了防治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需要,口腔颌面外科与牙体、牙髓、牙周病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等有关学科不能截然分割;另一方面,由于它本身的外科属性,又与普通外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外科学以及内科、儿科学等有着共同的特点与关联。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既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记者: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邱院士:易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人群在医学上常被称为肿瘤的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患口腔颌面肿瘤的危险因素常见有如下几类:
生活习惯。嗜好烟酒,有咀嚼槟榔习惯的人群。槟榔有兴奋上瘾作用,槟榔碱易诱发口腔癌。中国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为台湾、海南、湖南等。
种族差异。以黑色素瘤为例,白人患面部皮肤黑色素瘤居多。黄种人则以黏膜居多。
年龄因素。发生口腔颌面部肿瘤人群的年龄,一般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临床治疗。曾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包括曾接受过器官移植,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者)的人群。
其他因素。具有癌前病损的人群(如白斑、红斑以及扁平苔藓等),以及具有遗传倾向的癌瘤家族。
记者:口腔颌面肿瘤有哪些分型?
邱院士:口腔颌面肿瘤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结构、生长方式、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均有很大差异。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以下分型。
溃疡型:肿瘤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浅部,表面坏死脱落并向周围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状溃疡;
外生型:肿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样,常合并感染、坏死;
浸润型:肿瘤发展较快,早期向深部与周围组织生长,侵入黏膜下层和肌组织,表面稍隆起而粗糙不平,深部可扪及不易移动的硬块。
还有肉瘤: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黏膜或皮肤完整,可伴以皮下或黏膜下血管扩张;皮肤或黏膜充血,生长迅速;长大后因局部营养缺乏或继发感染才发生溃破。临床常见有纤维肉瘤和骨肉瘤。骨肉瘤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肿瘤侵犯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咬肌、翼内肌、颞肌等肌群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记者:颌面肿瘤手术后恢复原貌的概率和生存率分别为多少?
邱院士:患者接受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功能受损、容貌毁损,修复重建是必须,也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已进行过6000多例手术同期修复重建手术:成功率高达98%。所以就目前而言,该手术是比较成熟的。
颌面部肿瘤手术后,尽快行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如张口训练,语言训练等。
口腔颌面癌症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50%,其中Ⅰ期5年生存率达90%,Ⅱ期5年生存率也可达70%~80%,Ⅲ、Ⅳ期5年生存率仅20‰因而其生存率还有待提高,但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记者:如何预防颌面肿瘤?
邱院士:预防口腔颌面肿瘤,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合理饮食等。癌症的预防可分为3级:Ⅰ级预防为病因学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最根本措施;Ⅱ级预防主要是,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如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角化等;Ⅲ级预防是指防止复发,应定期随访,严密观察。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应强调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常规体检。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应着重于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处理残根、残冠、错位牙,以及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的局部或全口义齿等。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和有刺激的食物。在户外暴晒或在与有害工业物质接触下工作时,应加强防护措施。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保持精神乐观。 (王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