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654047
我的“时区”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3期
     从地图上看,北京是东经116度,我家那个小镇是东经120度,如果算地方时,差16分钟,如果算北京时间,那就是一样的。不过身在北京,每次和家里打电话,总感觉两地不在一个时区,有明显的时差。我这里6点下班,7点到家,8点吃晚饭。每次8点多给母亲打电话汇报一天的生活,她已经坐在床上看了一个多小时电视了。所以,我们对话很精简——母亲:“晚饭吃了吗?”我:“刚刚吃好。”母亲:“哦,那早些睡。”

    “早些睡”,大概是母亲对在外的孩子所有关心的最凝练的表达。即使我在国外留学时,母亲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算时差,然后到了时间就对我诉说天下母亲亘古不变的忠告:“早点回家,早点睡。”可惜收到这句话的我往往并不当回事,每天晚上10点,母亲会给我发短信道晚安,而我如果忘了回复,她可能睡得就不踏实。

    现在母亲搬来与我同住,我工作忙,每天回家都近午夜,虽然之前告诉过母亲会晚回家,可是,母亲还是会为我留灯,为我开门。“早些睡!”母亲还是那句话,转身缓缓地走回卧室。我看表,此时已近凌晨2点,我的一天刚刚结束,而母亲为了等我,迁就了我的“时区”。

    (赵清清摘自《中国青年报》) (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