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650321
周宝生: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5期
     这块神奇的土地一一湖北省嘉鱼县官桥村八组,今天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今年61岁的周宝生,创造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神话!

    一块只有1.56平方公里的小山沟,一座只有57户、236人的村民小村落,创造了人均近500万元的资产;生产出应用于“神舟”飞船上的尖端产品;创建了中国博士后高科技工业园,造就了胜似1600多年前陶渊明梦想的桃花源。

    一个中国最小的“官”,不仅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和研究员职称,而且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0多年来一次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建言议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小山村成为一方富土、净土、乐土

    通往官桥八组的道路平坦宽阔,两侧的建筑掩映在观赏树和草坪中。一排排农家小楼依次摆开,错落有致,白瓷砖贴墙、红瓦铺顶,整齐亮丽,“农民文化中心”功能齐全,森林公园郁郁葱葱,“中国博士后田野高科技工业园”生产忙而有序……这里展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新景象。

    当年,好日子刚刚起步的那会儿,村民都是“黄牛角、水牛角,各顾各”。摸牌赌博,小偷小摸、打架骂人、虐待老人、垃圾满地。常言道,正人先正己。为了禁赌,周宝生曾气冲冲地赶到弟弟家中,掀翻了弟媳的麻将桌。

    从1982年开始,村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等程序,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组规民约,风气逐渐好转。

    这些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原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周宝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他相继完成了研究生文化课题,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与研究员职称;他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刻苦钻研,获取了市场经济新知,成为高级经济师,并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工程技术专家。

    每天早晨6点25分,村庄上空军号嘹亮。原来,官桥八组村民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号吹而作、号吹而息”——起床吹号,上班听号,下班同样是放军号。初来乍到的人,还以为这偏远的地方是一座军营。

    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

    1978年以前,嘉鱼县官桥八队的农民从早忙到晚,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每年青黄不接的日子要吃国家的返销粮,家家住的是土砖房。

    在嘉鱼县化肥厂工作的周宝生,人在城里,心在村里。1979年,26岁的周宝生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被选为官桥八队队长。上任伊始,周宝生就立下了“要让农村变个样,要让八队人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和人生目标。他上任没几天,看到安徽凤阳联产承包的报道,便在当地率先提出把田地按好坏分类定产,承包给各家各户经营。吃够了大锅饭苦头的人们,进发出多年积蓄的能量,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当年的粮食产量达到35万斤,比历史上的最好年份足足多出了10多万斤。乡亲们个个笑逐颜开,他们终于可以一日三餐吃白米饭了。

    1981年,周宝生这位出了名的“周大胆”又一次力排众议,带着一帮农民在官桥集镇上租了3间房子,开办了小卖部、‘熟食店和冰棒厂,一年下来,净赚7000元。乡亲们第一次看到大把的票子,都喜出望外。周宝生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店不开了,回去开矿、办厂。

    在不被群众理解的情况下,周宝生四处跑批复,办执照。文件下来后,又挨家挨户组织劳力挖煤。开煤窑的日子,他带头下煤井。他连续在砖瓦厂工地奋战120多个日日夜夜,使20多个门的轮窑仅4个月就建成了,当年投产,当年受益。办煤矿不仅为八队群众带来了200多万元的收入,还为生产小队账户积累了100多万元的资本。此后,周宝生一鼓作气,趁势而上,率领八队群众用“滚雪球”的办法陆续办起了砖瓦厂、铸造厂、钉丝厂、手套厂、家具厂、沙发厂、金属结构厂等10多家工业企业,每年利润都在100万元以上。

    泥腿子盘了高科技

    1985年,村民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1993年3月,周宝生投入100万资金,与武汉冶金研究所创办了永磁合金厂。三个半月后,永磁合金投放市场,每年向国家上交利税1000万元。如今,永磁合金被授予“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民用,而且还远销德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用该产品制作的精密仪器,还用到了宇宙空间遨游的“神舟二号”飞船上。

    周宝生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心里装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年,他又来了一个大手笔:推平一座荒山,盖起了4万平方米的厂房,建成了“高科技工业园”。

    周宝生开拓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他带领一班人又接连办起了田野焊丝厂等多家“高、精、尖”企业,组建成了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湖北田野集团公司,将八组打造成国内颇有分量的磁性材料、焊接材料、重型钎具、桥用缆索、新特药产品生产与科研基地。

    作为湖北田野集团公司的老总,周宝生现在应该算是“发财”了,不过他是让集体发财,让村民发财。在别人眼里,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集团公司老总一定会财大气粗,出手阔绰。然而,他俭朴、廉洁、正直的美德一直没变。他每次到武汉出差,办完事后再晚也要赶回来,一是怕耽误工作,二是为节省费用。

    在官桥八组,如果按劳分配,周宝生的工资收入应该是最高的。可实际上他每月领取的只是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与专家的收入相比,只能算个小零头。就是各级组织发给他的奖金,他也全部交给了组里。

    周宝生,这个传奇村庄里的传奇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亮丽旗帜! (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