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贵:因为一句话守候三十年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对陈俊贵的颁奖词如此写道……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为报答战友深情,近30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14年3月9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不顾家人的劝阻,陈俊贵执意要出院,家人只好给他办了出院手续。原本这一次,他的家人是想让他动手术,治疗他那条冻坏的腿,每年一入冬,这条腿就会疼得他没办法入睡,但有一件事比他治腿更紧急,也更重要。
“班长临终前曾经把父母托付给我,但是,当我找到班长家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我没能完成好班长嘱托,我对不起他……”陈俊贵说,在今年清明节前,他要在班长的家乡,给班长修一座碑,让这座碑守护在他父母的身边。
“修这座碑大约要6万多元,我这里有一万多元,剩下的自治区扶贫办答应帮我解决,我终于可以完成这个心愿了。”说起这些,陈俊贵显得很兴奋。
陈俊贵准备修完这座碑之后,回到新疆再去治疗他的伤腿。而他这条腿,与一条公路,和一个战友之情的故事有关……
暴雪围困三天
巍巍天山,一条公路穿越崇山壑谷,群山环绕的公路旁,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中长眠着128名为了修筑这条公路牺牲的武警官兵。
1980年4月8日,是陈俊责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天山深处大雪漫卷,正在42公里外施工的基建工程兵某部二团二营指战员被困在深山中。陈俊贵所在班班长郑林书,带领副班长罗强和战士陈卫星、陈俊贵奉命赶往二营。
时间紧迫,他们带了20个馒头就出发了。走的时候,天开始放晴。可几小时之后,狂风怒吼,大雪飞舞。许多地段大雪深及膝盖甚至数米。“为了二营战友的安全,我们只能前进!”郑林书用身体把雪趟开,其他人跟着往前挪。第三天夜色降临时,他们遭遇了更大的暴风雪。郑林书的口袋里仅剩下一个馒头。
“把馒头分成四份,每人吃上一点吧。”陈俊贵说。“不行!每人分一点,很可能谁也坚持不到最后,任务怎么完成?”郑林书说,“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陈俊贵,你把馒头吃了!”
就在陈俊贵含泪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的几小时后,郑林书晕倒在雪地上:“一定要把上级的命令传达到二营……小陈,你能走出去的话,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班长牺牲后,陈俊贵和战友被牧民救起。因严重冻伤,陈俊贵接受了4年治疗。
29年守墓只为战友情
陈俊贵说:“我们两天两夜没吃东西,班长从包里摸出最后一个馒头,说,给陈俊贵吃,他是新兵,年纪最小。我要把馒头分成四份,班长说不行……我就把这个馒头吃掉了,他们三个人吃着雪,眼巴巴地瞅着我……”
陈俊贵和战友幸运地被当地哈萨克牧民所救。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郑林书与罗强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腿部肌肉严重冻伤的陈俊贵在医院度过4年,成为甲级二等残疾军人。
3年后,天山独库公路正式通车,成了连接天山南北的生命通道和经济命脉。
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始终没有忘记郑林书的临终嘱托。因为和郑林书相处仅一个月,陈俊贵不知道郑林书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多方打听毫无结果。
1984年,退伍回到辽宁老家的陈俊贵,当上了电影放映员。1985年,当他看到电影《天山行》时,自己在新疆的岁月一幕幕涌上心头。他遂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把家迁到新疆去,为战友们守墓。他这一守,到如今已是2 9年……
1985年冬天,陈俊贵做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他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来到班长和战友长眠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在大山里开荒种地,过着清贫生活,养活全家。
在20多年中,陈俊贵每天都要到墓地转转,陪牺牲的战友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与此同时,他从未停止对郑林书父母的寻找。一名老战友来新疆为郑林书扫墓,陈俊贵终于得到郑林书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郑林书的家人。得知郑林书的父母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郑林书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忠诚相守战友之情
陈俊贵今年55岁,很多人劝他开春再上山守墓,冬天下雪就回来,但是陈俊贵和妻子孙丽琴都认为,这片墓地就像村子,牺牲的战友就像邻居,他们走了,谁来陪这些英雄?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我是老兵,不是英雄。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听别人叫我英雄特别不舒服。”这是陈俊贵一直念叨的一句话。
陈俊贵说,他每天都能感受到幸福,因为他活着。“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儿女,如今,我的两个儿子也投入到新疆的公路建设大军当中,拥有这些,都因为我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班长22岁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他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幸福,我要让这种幸福一直陪伴着他,铺满他的墓碑。”
按照陈俊贵的计划,不久后,班长的家乡就会立起一座纪念碑。他说,要把班长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永远守候在天山独库公路边的军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傍晚送走一批又一批游人,陈俊贵的腿部老伤隐隐作痛时,他就会坐在老战友们的身。边,很坦然。今后的岁月里,他依然要在这天山深处,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铭记天山深处的那些活着与逝去的筑路战士,他说,余生足以慰藉。 (巩亮亮)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为报答战友深情,近30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14年3月9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不顾家人的劝阻,陈俊贵执意要出院,家人只好给他办了出院手续。原本这一次,他的家人是想让他动手术,治疗他那条冻坏的腿,每年一入冬,这条腿就会疼得他没办法入睡,但有一件事比他治腿更紧急,也更重要。
“班长临终前曾经把父母托付给我,但是,当我找到班长家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我没能完成好班长嘱托,我对不起他……”陈俊贵说,在今年清明节前,他要在班长的家乡,给班长修一座碑,让这座碑守护在他父母的身边。
“修这座碑大约要6万多元,我这里有一万多元,剩下的自治区扶贫办答应帮我解决,我终于可以完成这个心愿了。”说起这些,陈俊贵显得很兴奋。
陈俊贵准备修完这座碑之后,回到新疆再去治疗他的伤腿。而他这条腿,与一条公路,和一个战友之情的故事有关……
暴雪围困三天
巍巍天山,一条公路穿越崇山壑谷,群山环绕的公路旁,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中长眠着128名为了修筑这条公路牺牲的武警官兵。
1980年4月8日,是陈俊责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天山深处大雪漫卷,正在42公里外施工的基建工程兵某部二团二营指战员被困在深山中。陈俊贵所在班班长郑林书,带领副班长罗强和战士陈卫星、陈俊贵奉命赶往二营。
时间紧迫,他们带了20个馒头就出发了。走的时候,天开始放晴。可几小时之后,狂风怒吼,大雪飞舞。许多地段大雪深及膝盖甚至数米。“为了二营战友的安全,我们只能前进!”郑林书用身体把雪趟开,其他人跟着往前挪。第三天夜色降临时,他们遭遇了更大的暴风雪。郑林书的口袋里仅剩下一个馒头。
“把馒头分成四份,每人吃上一点吧。”陈俊贵说。“不行!每人分一点,很可能谁也坚持不到最后,任务怎么完成?”郑林书说,“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陈卫星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陈俊贵,你把馒头吃了!”
就在陈俊贵含泪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的几小时后,郑林书晕倒在雪地上:“一定要把上级的命令传达到二营……小陈,你能走出去的话,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班长牺牲后,陈俊贵和战友被牧民救起。因严重冻伤,陈俊贵接受了4年治疗。
29年守墓只为战友情
陈俊贵说:“我们两天两夜没吃东西,班长从包里摸出最后一个馒头,说,给陈俊贵吃,他是新兵,年纪最小。我要把馒头分成四份,班长说不行……我就把这个馒头吃掉了,他们三个人吃着雪,眼巴巴地瞅着我……”
陈俊贵和战友幸运地被当地哈萨克牧民所救。事后,被追认为烈士的郑林书与罗强安葬在新疆新源县那拉堤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上。腿部肌肉严重冻伤的陈俊贵在医院度过4年,成为甲级二等残疾军人。
3年后,天山独库公路正式通车,成了连接天山南北的生命通道和经济命脉。
陈俊贵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娶妻生子,但始终没有忘记郑林书的临终嘱托。因为和郑林书相处仅一个月,陈俊贵不知道郑林书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而原部队已编入武警序列,多方打听毫无结果。
1984年,退伍回到辽宁老家的陈俊贵,当上了电影放映员。1985年,当他看到电影《天山行》时,自己在新疆的岁月一幕幕涌上心头。他遂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把家迁到新疆去,为战友们守墓。他这一守,到如今已是2 9年……
1985年冬天,陈俊贵做出了改变一辈子命运的决定,他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来到班长和战友长眠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在大山里开荒种地,过着清贫生活,养活全家。
在20多年中,陈俊贵每天都要到墓地转转,陪牺牲的战友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与此同时,他从未停止对郑林书父母的寻找。一名老战友来新疆为郑林书扫墓,陈俊贵终于得到郑林书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湖北省罗田县,寻找郑林书的家人。得知郑林书的父母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郑林书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忠诚相守战友之情
陈俊贵今年55岁,很多人劝他开春再上山守墓,冬天下雪就回来,但是陈俊贵和妻子孙丽琴都认为,这片墓地就像村子,牺牲的战友就像邻居,他们走了,谁来陪这些英雄?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我是老兵,不是英雄。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听别人叫我英雄特别不舒服。”这是陈俊贵一直念叨的一句话。
陈俊贵说,他每天都能感受到幸福,因为他活着。“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儿女,如今,我的两个儿子也投入到新疆的公路建设大军当中,拥有这些,都因为我还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幸福。班长22岁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他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幸福,我要让这种幸福一直陪伴着他,铺满他的墓碑。”
按照陈俊贵的计划,不久后,班长的家乡就会立起一座纪念碑。他说,要把班长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永远守候在天山独库公路边的军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傍晚送走一批又一批游人,陈俊贵的腿部老伤隐隐作痛时,他就会坐在老战友们的身。边,很坦然。今后的岁月里,他依然要在这天山深处,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铭记天山深处的那些活着与逝去的筑路战士,他说,余生足以慰藉。 (巩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