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f牠銆�
閺堢喎鍨�: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劎鍤庢稊锔剧潉 鐠у嫭鏋℃稉瀣祰 閸嬨儱鎮嶉弶鍌氱箶 閹躲儱鍨旈柅澶岀椽 閸╄櫣顢呴崠璇差劅 娑撴潙绨ラ崠璇差劅 閼筋垰顒� 鐎涳附濮� 娑擃厼娴楅崠璇差劅 閸楊偆鏁撻幀鏄忣啈
娣囨繂浠�: 閺備即妞� 鐠囧嫯顔� 鐟欏棛鍋� 鐢瓕鐦� 閻ゅ墽姊� 閻ュ洨濮� 閸忚崵鏁� 閻€劏宓� 閹躲倗鎮� 閹儲鏅� 閸嬨儴闊� 缂囧骸顔� 娑撱倖鈧拷 閼叉彃鍔� 閻拷 婵傦拷 閼帮拷 鐏忥拷 閸ユ稑顒� 鐠囪崵澧� 閺囨潙顦�
娑擃厼灏�: 鐢瓕鐦� 閺佹瑦娼� 閹繆鈧拷 娑擃叀宓� 閸栬崵鎮� 娑撴潙绨� 闁藉牓顎� 濮樻垶妫� 閺傚洤瀵� 閽佹ぞ缍� 妤犲本鏌� 閸ユ崘姘� 妞嬬喓鏋� 閼筋垳澧� 閼筋垯绗� 閼筋垰绔� 閺傛媽宓� 閹兼粎鍌� 閼昏鲸鏋�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638024
87岁的“家报”主编

     王玉同,1927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1984年,他从县农行退下来。从此,王玉同和老伴儿住在县城,在家养花种菜打打门球,物质上充足无忧,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应当再干点有意义的事。

    1998年夏季,王玉同为帮助鄱阳县遭受洪灾、颗粒无收的妹妹王小琴一家渡过难关,发动王氏家庭成员为其捐款。事后他想,像王小琴这类直系或旁系血亲亲戚还有200多个,分布于赣、湘、辽、闽、陕、粤、黔7省。由于这些亲人远隔千里,沟通机会少,几年难得联系一次,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但还是存在缺憾。他想办一张“家报”,让亲情在这一平台上倾诉。

    于是,王玉同买来刻字用的钢板、蜡光纸,凭着自己在单位多年从事文秘工作的经验,开始一笔一画用钢板刻写稿件。

    2001年8月8日,王玉同手写刻印的第一期《家庭导报》面世了,儿女们看到老人的“杰作”,个个惊奇不已。

    第一期《家庭导报》寄出去以后,王玉同就收到了各地亲人们写来的回信和投稿,老人异常高兴。为了增加家庭新闻信息量,他还亲任一线“新闻记者”,每逢亲戚家孩子考上大学,或哪家建房乔迁新居等喜事,王玉同去做客喝酒时,必随身带上笔和本,与亲朋好友一边交谈,一边记录,好回来及时发布家庭新闻。

    在老人的这一带动下,亲人们踊跃向这份“家报”投稿。王玉同的外甥女婿许金龙曾经是江西资溪县的一名民办教师,远赴湖北仙桃市做面包生意,凭着自己善经营、肯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很快富裕起来。他在“家报”上写了一篇《面包人生》,回顾自己创业的艰辛。收到这样的好稿子,王玉同是非常的高兴,他特意在文中点评总结了晚辈创业须谨记的经验:“抓住机遇,百折不挠;薄利多销,以诚待客;勇于开拓,富而思进。”看了舅舅的点评后,许金龙激动不已,回信说:“我要再接再厉,进行二次创业。”

    一晃13年过去,如今这份小小的“家报”已出版200余期,并已升级为电子版。小小《家庭导报》是王氏家庭教育的活教材。据统计,自创办《家庭导报》以来,在王玉同老人的大家庭中,出了博士生4人、研究生6人、大学生30多人,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个个成为单位上的骨干,先后有34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110多人在单位被评为先进。

    王玉同持之以恒办“家报”的事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老人也成为“红人”。有市民评价,《家庭导报》是亲情融洽的纽带,是美德教育的平台,是社会和谐的引擎,愿这样的《家庭导报》多起来。王玉同晚年生活活出了精彩,他决定把“家报”继续办下去,而大儿子王行胜也打算等老父亲“退休”后,自己要把这一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接力棒”接下来并传下去。 (许建平)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閹恒劌鐡ㄧ紒娆愭箙閸欙拷   閸旂姴鍙嗛弨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