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638138
七旬教授手写百万文字 教案走红校园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21期
     毕业季,每位学生都会在母校留下一些青春回忆。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们在准备打包的箱子里,装上了一沓沓老师手写的教案副本。这是严廷德教授用楷体『字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有数百万字的教案。《古代文学》《训诂学》《国学》……一本本教案记录着严廷德教授的教书生涯,从教近半个世纪,他始终坚持手写教案的工作习惯。

    前不久,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的手写教案在校内走红,他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在倡导现代化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电子化白板、PPT(幻灯片)教学已成为常事。所以,当严廷德教授将他的讲义带到课堂上的时候,同学们都惊呆了。老师的教案看起来如同古书一般:封面还是繁体字写的,内文的讲课内容用楷体字书写得工工整整、字迹清晰而大气,有重点标注的内容,旁边还另附一张便笺纸。

    “老师,您这么多教案得手写多久啊?”当记者询问这些手写教案时,严廷德的回答再次让年轻人吓了一跳,“我手写教案可能有30多年了吧,一共写了一本字典、5门课程的教案”。

    20多年前,严廷德教授手写并编撰了一本古汉语字典,之后一边上课一边整理教案,再后来还手写了《古汉语通论》《大学话文》教案。1997年到2010年前后,这两本教案还作为四川大学的教材被打印出来,分别都有37.5万字。

    “读书人离不开写字,在多媒体时代,我希望保留一些我们中国文化原有的东西。”严廷德说,和别的科目不同,自己讲授的就是中国文化,书法不能丢弃,更不能遗忘的是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

    厚厚的教案不仅记录着学科知识点,严廷德更是将在课上要讲的话都写在了上面。课堂上学生们感受到的“神来之笔”,其实不少都是他精心准备的。一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但严廷德准备的时间却十倍于此。

    每堂课严廷德都着西装革履,有时戴着校徽,因为对他而言,每一堂课都是神圣的。严廷德认为,学生到大学求学应该带走知识与大学精神。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上课绝对不迂腐、不马虎。

    此外,严廷德专门选择学生在其余课堂或者在书籍中不易翻阅到的内容进行讲授。经史子集,他不讲史,因为《二十四史》历史课可能讲授,不讲集,因为文学课可能讲述。他专门精挑细选《十三经》以及《九十六家》等结合时事进行分析。“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所以特别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构架。”

    大三学生王爽十分珍惜教案副本,她说:“从教案的一笔一画中可以感受到严老师付出的心血,我都不忍心直接在上面做笔记,而是另用一个本子记录。”不少同学说在手写教案的影响下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开始有意识地多写多练。 (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