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968840
新加坡养老模式(上)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5期
     新加坡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在9个新加坡人中,就有1个在65岁以上,这个比例到2030年将达到3:1。届时,新加坡约有90万乐龄老人,相当于2015年的两倍,即到2030年,每两个新加坡成年人就要抚养1个老年人。

    为应对这一情况,自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着手从养老金、医疗、护理、就业、子女、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全面建设老龄化社会保障网络,其中,乐龄公寓和临终护理贯穿了老年人的全部晚年时光。

    乐龄公寓是新加坡自1998年开始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新加坡公民卖掉持有的大房子套现,一部分钱用来购买乐龄公寓,另一部分作为养老金之外的补充资金。目前乐龄公寓已成为新加坡解决“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重要方式;而以HCA慈怀护理中心为代表的临终护理体系,在政府财政和社会捐助的支持下,实行完全免费模式。

    乐龄公寓:大屋换小屋套现的居家养老

    在新加坡大巴窑社区中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建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全部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

    “我搬进来的时候67岁,现在已经81岁了。”大巴窑乐龄公寓12层的一位住户说:“不仅生活方便,而且子女也经常过来看望我。”

    老人居住的并非中国式养老院,而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专门为老年人改造的乐龄公寓。据一对老夫妇介绍,他们在2001年卖掉了自己的大组屋,花7万新元购买了目前45平方米的乐龄公寓,中间的差额用于补充养老。

    乐龄公寓一般为高十多层的“板楼”,户型面积以满足一两位老人需要为主,包括35平方米及45平方米(使用面积)两种。公寓底层架空,设有休息场所和便民设施,第二层楼是提供养老服务和必需设施的场所,如诊疗中心、活动中心、心理疏导室等。

    为使乐龄公寓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建屋发展局除将其选址在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中外,还专门改造、增加了诸多便利设施及服务,这也成为老年人选择定居此处的重要因素。

    乐龄公寓的内外设施均按照老年人需求而设。例如,更宽的大门和电梯间便于轮椅出入,更大的煤气、热水器等开关按钮,更亮的房间照明度,以及难以尽数的扶梯、休息场所和定制化健身设施。

    另外,在一些细节上乐龄公寓也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如开关、门铃和门窗等开关设施的高度都有所降低,以便弯腰驼背的老人使用,考虑到老人容易失禁,厕所紧靠卧室,并设长明灯;厨房的灶台、水池和卫生间的洗面台的下方设计成凹形,老人在需要时可以坐着使用等。每户都在厨房、卫生间、卧室和客厅设有4根报警拉绳,方便老人遇险时紧急呼救。

    吸引老年人来这里居住的另一个原因是设在公寓楼下的乐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不仅配备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从身体和精神上帮扶老人,还时常举办各种娱乐活动,以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并非所有居住在新加坡的人士均可申请乐龄公寓,据悉,申请者必须是年满5 5周岁或以上的组屋屋主,而且须为新加坡公民。考虑到与子女团聚,建屋发展局会将老人分配至距离子女最近的乐龄公寓中。

    乐龄公寓的产权比一般组屋短,据建屋发展局乐龄人士工作室负责人介绍,“产权一般为30年,之后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转售,只能回售给建屋发展局,如不想拥有乐龄公寓或屋主去世时,政府按屋价比例退还余款。” (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