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872375
别打着方便老人的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10期
     据中国之声报道,自去年起,秦皇岛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老龄补贴了,眼下一些社区开通了网上通知,需要这些80多岁的老人上网,加入QQ群。有老人表示不懂如何上网,社区工作人员回复:“不懂你找你孙子!以后我们就不给你去电话了。”而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所有老年人加入QQ群,是为了通知起来更快速、更方便,社区领补贴的老人有177名,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很耗费精力。

    如今,从政府部门到企业,都在强调无纸化办公,把“网络化”“互联网+”挂在嘴上.唯恐在技术手段上落后于人。但不论何种办公方式和技术手段,要想真正体现出价值,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服务于入,尤其是针对特定人群而言,更需要人性化。毫无疑问,要求80多岁的人必须上网、加入QQ群,从而获得官方资讯,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便民。它不仅为了是方便老人,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社区工作人员。

    尽管网络已变得普及,但不会上网的老人也大有人在,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面对高科技更是迷茫和恐惧。再者,现在又有多少老人是和子女孙辈成天一起生活?难道一旦老人错过了网上通知,就没法及时领取这份补贴?至于打电话这种“老土”的形式,尽管确实存在效率问题.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对老人来说这更加直接、可靠。而且,把利益攸关的民生大事告诸辖区内的每一位老人,这本就是基层工作者的分内之事。

    如果嫌一一打电话耗时费力,那也可通过变通的方式,在减轻工作量的同时不给老人增添麻烦。比如通过网格化管理提高通知到户的效率,在老人较集中的公共区域张贴公告,把补贴领取时间固定为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某一天,或者干脆让老人提供账号定期打到银行卡上。时代在瞬息万变,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身处老龄社会,公共服务中的细节关怀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忽视。 (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