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梦孙:以人民健康为中心(2)
如今,现代医学对待慢性疾病的途径多是疾病医学诊断与治疗,而非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待慢性病。正是因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健康的理念,健康医学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与现代医学产生了不同。
“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忽视了整体稳态在疾病中的主导作用,因而不仅效果不好,反而增加许多医源性损害。”俞梦孙院士说,健康医学不是直接去治病,而是通过了解健康,帮助人体获得整体稳态,达到提升健康、祛除疾病、延长寿命的目的。
人民健康系统工程
俞梦孙院士表示,人类健康系统工程是新的学科概念;是钱学森所预想的未来的四大医学,即:治療、预防、康复、能力的共同内核;是习近平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社会系统工程中处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学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中医现代化。
在俞梦孙院士看来,国内健康医学工程的发展与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是慢性疾病呈现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困扰着百姓,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及寿命的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因此人民健康系统工程是实现习主席人民健康为中心战略的必由之路,它的学术内涵是人类健康系统工程,而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的实质是中医现代化,而它的运行形态则是健康物联网。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规划布局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人民健康系统工程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俞梦孙院士作为复杂系统“中国学派”健康系统工程的领军者,在谈及钱先生的“大成智慧”系统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时表示:人类的健康系统工程是复杂系统“钱学森学派”为寻找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变革途径,在长达多年的潜心探索中,融合东西方智慧所逐渐形成的创新体系。该体系已在攻克高原病世界难题和皮肤病等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在血流系统动态建模、人体睡眠状态监测与调控、慢病防控、传统医学现代化等涉及人民健康、人类健康的广阔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成果,有望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等诸多矛盾。
从SIR过程到SIR模式
, 百拇医药
俞梦孙院士表示,按照系统工程运行原理,在系统内部的进行过程,必定存在“检测S、辨识I和调控R”三类不同功能阶段,简称SIR过程。SIR过程对当前功能态及开放的三大输入相对强度和性质进行量化检测,以及辨识出当下整体功能态处于机体稳态系统的哪段层次(准线性、非线性、超负荷等),并按照当下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优方式进行不同性质的“调控”。人体系统内的SIR过程是多层次自组织功能的具体体现,表达为功能态的过渡态过程就是不同性质的过渡态,这就是人体系统的自然性质。
做为医学,就必须顺应人体系统的这种自然性质,从意义上讲,正确的医学就应该是了解当下的功能态,并模仿或创造条件,以满足人体功能走向更高稳态水平的过渡态性质的学问。这就是系统外部的SIR模式,或称其为:四大医学的共同内核,未来医学的本质——广义的健康概念,就是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学原理。
俞梦孙院士表示,对于过渡态性质的疾病,不是直接对抗性的治疗,而应该采取引导性过渡态方式,将各种不同性质的过渡态引导到相对较好的稳态上来,从而达到回归稳态,甚至转化为稳态水平更高的稳态上来。
, http://www.100md.com
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铁涛国医大师对待SARS的思路,就是这种引导性过渡态对待过渡态性质急病的典型案例。据资料介绍,共收治87例SARS患者,结果是“四无”,即无死亡、无转院、无工作人员感染、无后遗症。相比抗病毒、打疫苗等对抗性思维,效果好得多,不会促进微生物变异。
SIR模式的工程化、规模化、人工智能化是实现人民健康为中心战略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的导向,SIR模式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不同,SIR模式以提升稳态水平为目标,通过人为的检测功能态S、辨识功能态I,以及系统调整的过渡态方式达到回归健康,祛除病痛则是人体系统自然的过程,这就是SIR模式必须工程化、规模化、人工智能化的道理。
以健康为中心
多年来,俞梦孙院士致力于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为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开拓、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百拇医药
他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入高原初期人体适应低氧环境动力学模型,并首次提出“人体自组织系统环境适应理论”。
他将我国第一台航空生理遥测装置送上蓝天,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空医学遥测技术的国家。
他研究的3大类19种医学测量仪器与技术,成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军事航空医学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俞梦孙院士目光聚焦医学前沿,提出“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被专家公认为“促进我国医学变革事业和发展的新型健康产业之间的必然结合点”。
“我们不能把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简单看成预防为主的工程,它不仅能使数量巨大的已病者通过适当的过渡态方式恢复健康,祛除病痛,也可以唤起广大的亚健康者的身心活力;还能通过系统的生理性应激途径,激发人类潜能、提升人类素质”。俞梦孙院士解释到。
俞梦孙院士表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涉及全人类的一次伟大医学革命。人民的事,众人办,让我们携手共创人类健康伟业……
因为时间有限,简短的采访结束了,也许因为名字中有个“梦”字,1936年出生的俞梦孙院士与“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从入伍至今,他始终怀揣报效国家的“梦”,这个梦让他在医学研究的战场上一次次取得了累累硕果,正是有着执着的梦想以及坚强的毅力,俞梦孙院士,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当作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家的努力,一定可以将解决人类健康难题的中国方案走出国门,推向世界!, http://www.100md.com(程石江)
“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忽视了整体稳态在疾病中的主导作用,因而不仅效果不好,反而增加许多医源性损害。”俞梦孙院士说,健康医学不是直接去治病,而是通过了解健康,帮助人体获得整体稳态,达到提升健康、祛除疾病、延长寿命的目的。
人民健康系统工程
俞梦孙院士表示,人类健康系统工程是新的学科概念;是钱学森所预想的未来的四大医学,即:治療、预防、康复、能力的共同内核;是习近平主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社会系统工程中处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学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中医现代化。
在俞梦孙院士看来,国内健康医学工程的发展与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是慢性疾病呈现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困扰着百姓,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及寿命的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因此人民健康系统工程是实现习主席人民健康为中心战略的必由之路,它的学术内涵是人类健康系统工程,而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的实质是中医现代化,而它的运行形态则是健康物联网。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规划布局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人民健康系统工程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俞梦孙院士作为复杂系统“中国学派”健康系统工程的领军者,在谈及钱先生的“大成智慧”系统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时表示:人类的健康系统工程是复杂系统“钱学森学派”为寻找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变革途径,在长达多年的潜心探索中,融合东西方智慧所逐渐形成的创新体系。该体系已在攻克高原病世界难题和皮肤病等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在血流系统动态建模、人体睡眠状态监测与调控、慢病防控、传统医学现代化等涉及人民健康、人类健康的广阔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成果,有望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等诸多矛盾。
从SIR过程到SIR模式
, 百拇医药
俞梦孙院士表示,按照系统工程运行原理,在系统内部的进行过程,必定存在“检测S、辨识I和调控R”三类不同功能阶段,简称SIR过程。SIR过程对当前功能态及开放的三大输入相对强度和性质进行量化检测,以及辨识出当下整体功能态处于机体稳态系统的哪段层次(准线性、非线性、超负荷等),并按照当下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优方式进行不同性质的“调控”。人体系统内的SIR过程是多层次自组织功能的具体体现,表达为功能态的过渡态过程就是不同性质的过渡态,这就是人体系统的自然性质。
做为医学,就必须顺应人体系统的这种自然性质,从意义上讲,正确的医学就应该是了解当下的功能态,并模仿或创造条件,以满足人体功能走向更高稳态水平的过渡态性质的学问。这就是系统外部的SIR模式,或称其为:四大医学的共同内核,未来医学的本质——广义的健康概念,就是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学原理。
俞梦孙院士表示,对于过渡态性质的疾病,不是直接对抗性的治疗,而应该采取引导性过渡态方式,将各种不同性质的过渡态引导到相对较好的稳态上来,从而达到回归稳态,甚至转化为稳态水平更高的稳态上来。
, http://www.100md.com
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铁涛国医大师对待SARS的思路,就是这种引导性过渡态对待过渡态性质急病的典型案例。据资料介绍,共收治87例SARS患者,结果是“四无”,即无死亡、无转院、无工作人员感染、无后遗症。相比抗病毒、打疫苗等对抗性思维,效果好得多,不会促进微生物变异。
SIR模式的工程化、规模化、人工智能化是实现人民健康为中心战略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的导向,SIR模式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不同,SIR模式以提升稳态水平为目标,通过人为的检测功能态S、辨识功能态I,以及系统调整的过渡态方式达到回归健康,祛除病痛则是人体系统自然的过程,这就是SIR模式必须工程化、规模化、人工智能化的道理。
以健康为中心
多年来,俞梦孙院士致力于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为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开拓、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百拇医药
他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入高原初期人体适应低氧环境动力学模型,并首次提出“人体自组织系统环境适应理论”。
他将我国第一台航空生理遥测装置送上蓝天,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空医学遥测技术的国家。
他研究的3大类19种医学测量仪器与技术,成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军事航空医学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俞梦孙院士目光聚焦医学前沿,提出“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被专家公认为“促进我国医学变革事业和发展的新型健康产业之间的必然结合点”。
“我们不能把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简单看成预防为主的工程,它不仅能使数量巨大的已病者通过适当的过渡态方式恢复健康,祛除病痛,也可以唤起广大的亚健康者的身心活力;还能通过系统的生理性应激途径,激发人类潜能、提升人类素质”。俞梦孙院士解释到。
俞梦孙院士表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涉及全人类的一次伟大医学革命。人民的事,众人办,让我们携手共创人类健康伟业……
因为时间有限,简短的采访结束了,也许因为名字中有个“梦”字,1936年出生的俞梦孙院士与“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从入伍至今,他始终怀揣报效国家的“梦”,这个梦让他在医学研究的战场上一次次取得了累累硕果,正是有着执着的梦想以及坚强的毅力,俞梦孙院士,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当作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通过科学家的努力,一定可以将解决人类健康难题的中国方案走出国门,推向世界!, http://www.100md.com(程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