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全面助力老有所为
老年人,社区,资源,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类型,社区开展老年人教育的建议,打造菜单式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以科技为手段,搭建社区老年
⊙文/倪闽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日益富强,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人口急速增长。本地区街道和全国一样,逐渐步入老龄社会。经调查该街道低龄老年人占比过半,高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比较而言,非农社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高于涉农社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低龄老人人数逐渐提高。在教育需求方面,68.2%的老年人愿意参加组织的学习活动,不愿参加的比例为31.8%。52.0%的老年人认同“老年人记忆力差,学习不好”,41.2%的老年人认为“老年人学习没用,浪费时间”。
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类型
一是缺乏型需求。广大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目的呈现为多元化:“对学习想得到什么”问题的回答,“丰富生活”占75.5%;“增长知识”占71.1%;“身体健康”占55.7%;“陶冶情操”占48.2%;“完善人生”占19.9%。可见,老年人到老年学校学习,映照出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71.1%的老年人是为了“增长知识”,75.5%的老年人是为了“丰富生活”,意即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无障碍地与下一代交流,等等。
二是成长型需求。具有成长型需求的老年人主要分布在男女性、55~60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受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状况健康良好的老人中。这些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较一般社区老人好了很多;呈现为较年轻态;生理年龄小于生命年龄。这些老年人能正确面对从中年期步入老年期的多方面挑战,他们的社会适应行为在经历新的环境时,能与时俱进。这些老年人退休以后的生活状态,大都仍然保持着生命不止,读书不休,工作学习成为生活方式的有机构成。
要善于抓住老年人的关注热点:由于社会医疗保障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许多老年人直到退休,不仅身体健硕,并且拥有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工作经验。许多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动机从开始的,寻找同伴和求健、求知、求乐、开始向体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方面的需求转变。他们的许多人除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