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2010
编号:13804996
对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呼吸道管理的临床意义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健康之友》 202010
     【关键词】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65-01

    胸外科手术是治疗食道、肺部、心脏病变的有效选择,手术操作的技术难度大,治疗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间,容易产生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预后。为了保障胸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预后,应用密切关注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实施呼吸道管理,改善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良好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女:27/19,年龄范围26~69岁,平均年龄(47.24±4.36)岁。对照组中,男/女=25/21,年龄范围27~71岁,平均年龄(48.06±4.53)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①术前: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讲解胸外科疾病知识、手术方法,说明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尽量保持身心放松。②术中:按照规定的手术流程,有条不紊的展开各项手术操作,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保持体温、心率、血压的稳定。针对术中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预先做好准备,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术中风险。③术后:术后持续进行病情监护,加强对手术切口部位的防护。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症实施治疗。

    观察组(常规治疗+呼吸道管理):基于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内,着重加强呼吸道管理。①术前:在手术指导环节,向患者说明呼吸道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取半卧位,放松其双腿、腹肌,双手各自放置与胸部(左手)、腹部(右手),适时进行推压,控制胸腔起伏、腹肌收缩,配合深呼吸、憋气、呼气等动作,掌握缩唇腹式呼吸的技巧。监督患者戒烟,同时进行咳嗽训练的指导,建议患者适度进行体育锻炼。②术中、术后: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术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通过轻叩背部、雾化吸入的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各类管道均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滋生,進而引发感染。开展呼吸功能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做深呼吸动作,能够达到锻炼膈肌的目的,促进其自主排痰能力的恢复。同时进行缩唇腹式呼吸的训练,使用呼吸功能锻炼仪,加快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对比常规治疗+呼吸道管理和常规围术期治疗对于胸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见于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n(%)]



    2.2术后恢复效果

    对比常规治疗+呼吸道管理和常规围术期治疗对于胸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见于表2:

    

表2 术后恢复效果(x±s)



    

3讨论



    胸外科手术的创伤性较大,主要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自主排痰存在一定的障碍,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加上其机体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形成损害,并会妨碍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干扰和影响,加快其呼吸功能的改善,需要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进行呼吸道管理的指导,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掌握相关呼吸技巧。术中、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实施雾化吸入、吸痰等措施,维持呼吸道清洁。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水肿、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呼吸道管理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干扰,为患者的术后快速、良好、安全的恢复提供保障。, http://www.100md.com(王永刚 魏广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