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2010
编号:13805033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在难治性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健康之友》 202010
     【关键词】难治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中鼻甲切除术;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86-02

    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是鼻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往往需要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和围术期综合干预才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总结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治疗难治性慢性鼻一鼻窦炎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86例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选者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为25-73岁,均龄为(36.75±3.20)岁,病程为2-12年不等,均值为(3.75±0.54)年,合并症含鼻息肉(86例)、变应性鼻炎(26例)、鼻中隔偏曲(55例);患者至少经历1次手术治疗。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系统分析两组各项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实施对照研究。所有患者经临床证实为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且中鼻甲留存,符合入组标准。

    1.2方法

    入组后,为患者进行鼻腔内分泌物全面清理,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纠正体质,合理控制基础疾病,为手术治疗提供身体条件;术前,行经口气管插管并协同麻醉师实施全身麻醉。①对照组:借助内窥镜为患者实施鼻窦炎手术治疗,弧形切开患者鼻腔钩突前下方,充分剥离黏膜组织后将钩突切除;开放窦口后,全面清除病变组织;探查病灶,为鼻中隔偏曲者实施矫正后再行中鼻甲成形术或水肿处理。②观察组:内窥镜钩突切除、窦口开放、鼻中隔偏曲矫正等方法同对照组,但中鼻甲不予保留,进行全切处理。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如炎症拮抗、鼻腔清理、黏液促排、感染防治等。

    1.3对比参数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临床病症和体征消失,病灶上皮化且开口正常为显效;以临床病症和体征改善明显,病灶上皮化改变为有效,病情未改变甚至有所严重则视为无效。将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中。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 2检验,P

    

2结果



    统计并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和分析



    鼻-鼻窦炎是一组以鼻流涕,鼻塞,伴嗅觉功能障碍、头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是造成其生存质量欠佳的重要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受疾病的长期困扰,部分患者精神和心理负担过重,饱受身心煎熬。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是指经内科综合治疗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病情仍反复发作,其危害性更甚。鉴于此,我们积极呼吁医疗界重视慢性鼻-鼻窦炎尤其是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病患群体,系统研究预后改善性方案和策略。

    常规治疗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在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过程中会保留中鼻甲。实际上,中鼻甲作为人体一重要器官,在鼻腔与鼻窦之间构成了一道天然防御屏障,同时,它通过分泌和传送腺体抗体,能够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其重要性的确不容忽视。但是,中鼻甲是鼻息肉好发部位,不少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治疗并保留中鼻甲者鼻息肉复发,而这便引发了相关学者就“是否保留中鼻甲”争论不休。相关研究表明:“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院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亦发现了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的优越性,为加以印证,特实施了内窥镜鼻窦术与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与余良才等人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充分印证了联合施治方案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鼻甲切除术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治疗难难治性慢性鼻窦炎,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百拇医药(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