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腹部超声;浅表超声;小儿肠套叠;诊断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47-01
肠套叠通常发生在18个月以内的孩子身上,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且其在4-10个月的婴幼儿中发病率可达到80%左右。由于大多发生在婴幼儿,所以肠套叠的发病往往会十分紧急,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及诊断,就会产生许多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肠穿孔、肠坏死等症状,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安全。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剧烈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为了分析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效果的影响,对在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详情见下文。
研究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样本,所有的患者均以通过空气灌肠金标确诊为肠套叠。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则采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进行检查,每组患儿均为30例,对照组中患儿年龄最小的2个月,年龄最大的9岁,平均年龄为(4.52±2.5)岁;实验组年龄为3个月到9岁,平均年龄为(4.51±2.3)岁。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均为3h到3d,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数为呕吐、腹泻以及腹痛等症状。将选取的60例样本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予以计算,可以看出组间差异较小,符合正态分布(P>0.05)以及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并记录诊断结果;实验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进行检查,记录诊断结果以及超声的图像特征。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在检查中采用飞利浦790A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仪,探查腹部的探头频率设定为3 5Hz,进行浅表探查的探头频率设定为7.5Hz。在检查中,患儿体位应为仰卧位,对患儿先腹部进行超声检查,如发现类似于“同心圆”的包块,应进行浅表超声检查,并对包块的横切面、纵切面等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将包块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观察包块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边界等情况、观察包块周围的淋巴结是否存在增大的情况、包块的内部是否存在流血的情况;包块周围的肠管是否扩张以及患儿的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在检查过后,应对患儿的体位进行更换,观察包块是否存在变化的情况。
1.3指标观察
分别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检查之后的诊断情况,包括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统计两组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诊断确诊率=确诊例数,总例数×100%。并且记录超声图像的特征。
1.4統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差异检验为X2,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实验组、对照组肠套叠患儿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
实验组采用的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于肠套叠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的单纯腹部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47-01
肠套叠通常发生在18个月以内的孩子身上,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且其在4-10个月的婴幼儿中发病率可达到80%左右。由于大多发生在婴幼儿,所以肠套叠的发病往往会十分紧急,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及诊断,就会产生许多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肠穿孔、肠坏死等症状,威胁到婴幼儿的生命安全。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剧烈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为了分析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效果的影响,对在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的样本,所有的患者均以通过空气灌肠金标确诊为肠套叠。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则采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进行检查,每组患儿均为30例,对照组中患儿年龄最小的2个月,年龄最大的9岁,平均年龄为(4.52±2.5)岁;实验组年龄为3个月到9岁,平均年龄为(4.51±2.3)岁。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均为3h到3d,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数为呕吐、腹泻以及腹痛等症状。将选取的60例样本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予以计算,可以看出组间差异较小,符合正态分布(P>0.05)以及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并记录诊断结果;实验组采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进行检查,记录诊断结果以及超声的图像特征。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在检查中采用飞利浦790A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仪,探查腹部的探头频率设定为3 5Hz,进行浅表探查的探头频率设定为7.5Hz。在检查中,患儿体位应为仰卧位,对患儿先腹部进行超声检查,如发现类似于“同心圆”的包块,应进行浅表超声检查,并对包块的横切面、纵切面等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将包块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观察包块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边界等情况、观察包块周围的淋巴结是否存在增大的情况、包块的内部是否存在流血的情况;包块周围的肠管是否扩张以及患儿的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在检查过后,应对患儿的体位进行更换,观察包块是否存在变化的情况。
1.3指标观察
分别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检查之后的诊断情况,包括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统计两组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诊断确诊率=确诊例数,总例数×100%。并且记录超声图像的特征。
1.4統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差异检验为X2,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对照组肠套叠患儿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
实验组采用的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于肠套叠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的单纯腹部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