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2010
编号:13804952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健康之友》 202010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率;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42-01

    【引言】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该病症会严重影响发病人的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也有很多人不愿意面对,拒绝治疗。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病率升高,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多医生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

    

1一般资料



    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上也称“脑血管意外”,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人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卒中后癫痫是患者在脑卒中发生后发生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在15%左右。大部分患者如果在发病后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甚至康复。但是患者如果不配合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合理,会遗留很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如何治疗并且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挑战。

    

2研究方法



    2.1临床资料

    在2017年初到2019年底來本院接受治疗的610个继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230例,患者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52.4±3.5)岁。分析后发现,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混合型卒中有20例,脑梗死的360例脑出血1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50例。

    2.2研究指标

    首先选择被纳入人员标准如下:至少有两次发病经历;发病时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强直性收缩,间接性痉挛等;患者发病时丧失意识。符合上述条件的即可本选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有:正在接受其他治疗并且会对我们的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患者;肝脏曾经受到损伤且能影响药物正常代谢的患者;孕妇,儿童,及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2.3方法及用药

    我们根据患者发病的类型以及发病程度选择用药的种类以及用药量。针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如果表现出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间接性痉挛,先给病人静脉注射15mg安定,使病人情绪安定下来在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在病人情绪及各种生理状况都稳定后,静脉注射100mg苯巴比妥钠,降低病人的颅内压,保证水中电解质都在正常范围内,以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之后给所有的患者联合用药,首先使用奥卡西平,紧接着用丙戊酸钠。早晚服用,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根据病情调节用药量。

    2.4评价标准

    如果四个月用药后患者该病的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则被认为显效;若在用药后患者该病部分症状消失,被认为有效;若患者所有的病症在治疗后仍存在,被认为无效。最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距被认定成具有统计学意义。

    2.5结果

    显效的患者占65%,有效的占29%,无效的占6%。卒中和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患者中410例为早发性癫痫,200例迟发性癫痫,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造成癫痫的疾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数量远多于其他三种类型的患者,被认为差距明显(P<0.05)。

    

3讨论



    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早发性癫痫患者的往往比迟发癫痫患者更为常见。脑梗塞患者较多,但结果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率最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有可能需要特别关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这些问题,减少这种可能性。早期干预和辅助药物的使用时间约为2个月,不再用药。造成卒中后患者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过,总的来说,无论什么因素,何种类型的并发症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发现并发症时要及时就诊,接受治疗,把风险降到最低。, 百拇医药(吴文波 吴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