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补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异丙酚,氯胺酮,苏醒,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刘 会(周村区妇幼保健院 山东 淄博 255300)
有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龋齿发生率在我国儿童中高达66%左右,其中约97%的患儿未接受治疗,所以小儿补牙面临较大的需求[1-2]。但对于部分依从性差的低龄、残障等儿童,其因补牙时无法配合,所以其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之间矛盾较为突出[3]。临床目前对于补牙患儿,可采取的方式涉及束缚、全身麻醉等两种,其中后者满足人性化理念,安全性较高,但有一定潜在风险,所以还需深入探讨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以保障小儿补牙的整体疗效[4-5]。本文总共抽取60例患儿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接受补牙治疗,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研究了小儿补牙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情况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总共抽取60例患儿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接受补牙治疗,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研究开展前统计处理2组基本资料,其中男女比例为17:13(分析组)和18:12(对比组);所选病例年龄、体重范围位于3-10岁、6-19kg之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