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年龄,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2给药方式,给药途径情况,3原发疾病情况,4中枢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情况,3讨论
张 媛 刘 童(1 淄川区医院/药剂科 山东 淄博 255100 2 淄博市淄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医械监管科 山东 淄博 255100)
作为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对微生物DNA回旋酶、拓扑异构酶具有抑制效果,同时还能够抑制细菌基因的复制、表达,具有高效的抗菌作用[1]。尤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组织分布广、低毒、高效、广谱特点,且细菌对其耐药率较低,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2]。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也发现了其能够诱发多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断提高。有研究表明,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超过12.5%的比例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且此类不良反应的诱发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抗生素,可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需要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机制,总结高风险因素,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控制病情,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通过检索数据库,调查分析因使用喹诺酮类药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旨在提升喹诺酮类药的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检索2015~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医学、Medline、PubMed数据库,搜索因使用喹诺酮类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病例总数85例,男46例,女39例,年龄22~75岁,平均(63.58±10.29)岁。
纳入标准:①因使用喹诺酮类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②病例均为个案,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处置流程清晰。
排除标准:①重复报道的病例;②病例资料不全。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85例因使用喹诺酮类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的个人情况与用药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给药途径、原发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