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对TXA2、D-D及FBG水平的作用
出血量,1资料与方法,2结果,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D-D,FBG水平变化情况比较,3两组治疗前后TXA2,PL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4两组产后1h,12h出血量比较,3讨论
苏 静(周村区妇幼保健院 山东 淄博 255300 )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娩出婴儿后24h内出血量>500ml,其中超过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而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部分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1]。产后出血者最明显生理改变为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持续性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如失血过量还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该病是产妇分娩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主要方法有宫腔填塞、药物保守治疗、保守手术或介入手术等治疗,鉴于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常见病因,故临床治疗产后出血,常以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为主。其中缩宫素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临床近年来对产后出血的深入研究发现,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有限,研究认为[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增强常规缩宫素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研究采用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3月~2021年4月此段时间内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96例展开分组研究。对照组48例,年龄范围在23~38岁,平均年龄(27.4±3.9)岁,孕周37~39周,平均(38.5±3.5)周,其中自然分娩者25例,剖宫产者23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29例。观察组48例,年龄范围在24~39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