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输液,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郭妍妍(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新华医院 山东 聊城 252500)
目前,儿科的护理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护理问题,儿童的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感染疾病。其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低,在进行治病诊疗的过程中,也会由于病痛和静脉输液造成哭闹、乱动等行为,不利于医护人员展开相关的护理工作[1]。特别是在需要静脉输液和做临床检测的情况下,儿童不配合的几率很大,这就导致了日常的静脉输液护理需要反复的穿刺,从而引起了患者的血管损害,儿童对于打针产生了畏惧心理,很多家属也由此开始不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了医患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本院从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00例儿科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儿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有100例,观察组人数有100例。对照组病患有男性儿童63例,女性儿童37例,年龄大约在1~7岁,平均(3.45±1.32)岁;观察组病患有男性儿童59例,女性儿童41例。年龄大约在2-9岁,平均(4.53±1.15)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患者在一般资料中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参与本次研究活动的评选标准为:(1)所有儿童的信息都是完整的,对于本次研究其家长完全知情,并且同意,签署了同意书;(2)儿童的情况比较平稳。排除标准为:(1)儿童具有严重的器官缺陷,重大疾病问题;(2)儿童的精神状态比较差,拒不配合或完全不具备表达能力;(3)儿童及家长对于研究的依从性比较低。
1.2方法
确定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患者符合静脉输液的诊疗前提,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个组别的儿童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1.2.1对照组
首先,对照组儿童患者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先对于患者进行临床指标的常规项目检测,对于检测结果要详细地记录,然后需要在静脉注射之前,对于注射的药物进行皮试,确认无误之后,核对儿童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静脉输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