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
【摘 要】尘肺病为全身性疾病,主要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時间吸入生产性粉尘,于肺内潴留所诱发的疾病,患者的肺组织会出现弥漫性纤维化的状态。当前,国内粉尘职业的危害十分严重,在临床诊断方面需结合职业暴露史与X线胸片检查结果,并综合分析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等相关内容。影像学检查可了解病变范围与程度,针对疾病展开鉴别与诊疗。近年来,基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尘肺病的临床诊断检查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基于此,文章将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相关技术,以不断提高尘肺病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尘肺病;现代影像学技术;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41-01
现代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尘肺病临床诊断中,可有效优化诊断工作的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帮助。
1 高千伏X线胸片诊断
现阶段,高千伏X线胸片始终是临床诊断尘肺病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样也是国家规定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检查的基础性检查方式。所谓的高千伏X线摄影,就是将千伏值提高,毫安秒减少,曝光的时间缩短,降低闭气不良所引发的伪影,使接受检查患者以及操作人员的辐射量明显降低[1]。在进行高千伏摄影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大曝光宽容度,所以图像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影像层次更加丰富,可对更大范围的组织进行显示。受高千伏摄影技术的影响,也使得骨骼被肋骨掩盖肺野被淡化,胸片肺野可读的面积也随之扩大,所获取的信息量增多,为尘肺病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传统的高千伏X线摄影技术的成本不高且推广可行性显著,技术本身也相对成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同样存在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图像存在前后重叠的情况,有部分肺实质与胸膜会受脊柱、胸骨、心脏以及膈肌等重叠影响而无法显示出来[2]。为此,重叠部位病变会被掩盖,使尘肺范围被低估。尤其是胸膜与后肋膈窦区域的肺组织,其病变的显示相对模糊。
②图像密度分辨率不高,无法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病变显示出来,且病变内部结构显示不清晰,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与鉴别。
③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具体指的就是质量控制难度偏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结合硬件设备、接受检查患者状况、胶片性能以及暗室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正是因为摄影技术控制难度较大,所以高千伏摄影优片率不高。
2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诊断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即CT成像,主要是对X射线束加以利用,扫描人体部位特定厚度,检测器对透过此层面的X射线接受后转变成可见光,并向电信号转变。在的作用下向数字转换,最终向计算机输入后形成CT图像[3]。伴随CT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在诊断尘肺病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CT属于轴位横断数字成像技术,不存在器官前后位重叠的可能,且图像密度的分辨率明显提升,可将肺内部的病变准确地显示出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已经有部分学者在诊断石棉肺中应用CT技术,且证实此诊断技术可准确地显示出增殖性、弥漫性肺部的病变。另外,与X线胸片相比,CT诊断技术可以更早地发现肺功能损害粉尘接触者的肺气肿症状。此后,在尘肺确定方面,较之于尘肺的诊断标准分期,CT诊断技术的一致性较高。选用高分辨CT,能够将肺间质状况、局灶性肺实质、弥漫性肺实质异常情况显示出来,且肺内与胸膜病变形态、分布、数量和大小也可以被清晰显示。伴随螺旋CT的普遍运用,尤其是多层螺旋CT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采集速度,降低小病灶遗漏几率,而且借助其多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能够重新构建图像不同位置,对临床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极大帮助。联合应用螺旋CT与高分辨CT,为尘肺病早期临床诊断奠定了坚实基础[4]。除此之外,CT定量成像技术在对尘肺诊断方面,结果也相对客观,能够规避读片的差异。此技术也是早期诊断尘肺病的全新方式,可为肺纤维化的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但仍需注意的是,此技术特异性不足,只要会导致肺密度增加或者是降低的疾病,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此,仅借助CT定量成像技术对尘肺病进行诊断缺乏可靠性。临床中,仍需要与临床资料、职业史以及高千伏胸片等结合做出诊断。
在临床诊断尘肺病方面,CT检查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因不同粉尘诱发尘肺病的研究项目并不多见,且并不具备CT诊断标准,加之CT特异性不完全,同样对尘肺病常规性检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而只能将其当做补充检查方式。
3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
磁共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凭借其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分比率以及不存在电离辐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查中[5]。但肺组织的氢质子缺失,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且空间分辨率不高,所以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并不多见。现阶段,临床诊断尘肺病的过程中,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鉴别大阴影与肺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但伴随高场强核磁共振技术的运用,该技术检查尘肺病的研究也将逐渐加深。
4 讨论
综上所述,基于医学影像数字化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尘肺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性较高且相对客观的信息数据。然而,此种技术的空间分辨力不如模拟图像,且设备相对复杂,价格昂贵,很容易出现诊断纠纷,所以临床应用受到了直接限制。伴随数字成像技术成本的减少与检查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全新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形成,而数字化摄影也在尘肺病诊断与分期中得到了应用。其中,CT为尘肺病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了必要补充帮助,但在后期研究中仍需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构建CT尘肺病的标准片,为尘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二丰,张勤丽,李海学.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2):2026-2028.
[2] 曹维民.尘肺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4):96-97.
[3] 张朝兵,高滨,王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9,6(39):31-32.
[4] 张靖芸.针对性认知行为干预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2019(8):388-389.
[5] 朱春梅,陈步东,靳二虎.尘肺病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6):668-670., 百拇医药(王迅)
【关键词】尘肺病;现代影像学技术;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41-01
现代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尘肺病临床诊断中,可有效优化诊断工作的质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帮助。
1 高千伏X线胸片诊断
现阶段,高千伏X线胸片始终是临床诊断尘肺病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样也是国家规定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检查的基础性检查方式。所谓的高千伏X线摄影,就是将千伏值提高,毫安秒减少,曝光的时间缩短,降低闭气不良所引发的伪影,使接受检查患者以及操作人员的辐射量明显降低[1]。在进行高千伏摄影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大曝光宽容度,所以图像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影像层次更加丰富,可对更大范围的组织进行显示。受高千伏摄影技术的影响,也使得骨骼被肋骨掩盖肺野被淡化,胸片肺野可读的面积也随之扩大,所获取的信息量增多,为尘肺病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传统的高千伏X线摄影技术的成本不高且推广可行性显著,技术本身也相对成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同样存在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图像存在前后重叠的情况,有部分肺实质与胸膜会受脊柱、胸骨、心脏以及膈肌等重叠影响而无法显示出来[2]。为此,重叠部位病变会被掩盖,使尘肺范围被低估。尤其是胸膜与后肋膈窦区域的肺组织,其病变的显示相对模糊。
②图像密度分辨率不高,无法将直径小于3毫米的病变显示出来,且病变内部结构显示不清晰,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与鉴别。
③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具体指的就是质量控制难度偏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结合硬件设备、接受检查患者状况、胶片性能以及暗室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正是因为摄影技术控制难度较大,所以高千伏摄影优片率不高。
2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诊断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即CT成像,主要是对X射线束加以利用,扫描人体部位特定厚度,检测器对透过此层面的X射线接受后转变成可见光,并向电信号转变。在的作用下向数字转换,最终向计算机输入后形成CT图像[3]。伴随CT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在诊断尘肺病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CT属于轴位横断数字成像技术,不存在器官前后位重叠的可能,且图像密度的分辨率明显提升,可将肺内部的病变准确地显示出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已经有部分学者在诊断石棉肺中应用CT技术,且证实此诊断技术可准确地显示出增殖性、弥漫性肺部的病变。另外,与X线胸片相比,CT诊断技术可以更早地发现肺功能损害粉尘接触者的肺气肿症状。此后,在尘肺确定方面,较之于尘肺的诊断标准分期,CT诊断技术的一致性较高。选用高分辨CT,能够将肺间质状况、局灶性肺实质、弥漫性肺实质异常情况显示出来,且肺内与胸膜病变形态、分布、数量和大小也可以被清晰显示。伴随螺旋CT的普遍运用,尤其是多层螺旋CT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采集速度,降低小病灶遗漏几率,而且借助其多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能够重新构建图像不同位置,对临床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极大帮助。联合应用螺旋CT与高分辨CT,为尘肺病早期临床诊断奠定了坚实基础[4]。除此之外,CT定量成像技术在对尘肺诊断方面,结果也相对客观,能够规避读片的差异。此技术也是早期诊断尘肺病的全新方式,可为肺纤维化的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但仍需注意的是,此技术特异性不足,只要会导致肺密度增加或者是降低的疾病,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此,仅借助CT定量成像技术对尘肺病进行诊断缺乏可靠性。临床中,仍需要与临床资料、职业史以及高千伏胸片等结合做出诊断。
在临床诊断尘肺病方面,CT检查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因不同粉尘诱发尘肺病的研究项目并不多见,且并不具备CT诊断标准,加之CT特异性不完全,同样对尘肺病常规性检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而只能将其当做补充检查方式。
3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
磁共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凭借其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分比率以及不存在电离辐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查中[5]。但肺组织的氢质子缺失,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且空间分辨率不高,所以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并不多见。现阶段,临床诊断尘肺病的过程中,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鉴别大阴影与肺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但伴随高场强核磁共振技术的运用,该技术检查尘肺病的研究也将逐渐加深。
4 讨论
综上所述,基于医学影像数字化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尘肺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性较高且相对客观的信息数据。然而,此种技术的空间分辨力不如模拟图像,且设备相对复杂,价格昂贵,很容易出现诊断纠纷,所以临床应用受到了直接限制。伴随数字成像技术成本的减少与检查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全新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形成,而数字化摄影也在尘肺病诊断与分期中得到了应用。其中,CT为尘肺病临床诊断与鉴别提供了必要补充帮助,但在后期研究中仍需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构建CT尘肺病的标准片,为尘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二丰,张勤丽,李海学.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2):2026-2028.
[2] 曹维民.尘肺病合并肺结核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4):96-97.
[3] 张朝兵,高滨,王恺,等.综合康复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9,6(39):31-32.
[4] 张靖芸.针对性认知行为干预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2019(8):388-389.
[5] 朱春梅,陈步东,靳二虎.尘肺病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6):668-670., 百拇医药(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