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2)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其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2.3 2组6min步行距离、BNP、SCR水平分析
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BNP、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功能失代偿发展而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终末期表现,患者的病程时间长,预后较差。研究显示,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关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