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
编号:13493097
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4
     【摘 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入院时全面评估患者病情、ADL、跌倒风险、肿胀程度、平衡功能、疼痛等指标,提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指导。出院后,再次评估患者各项指标,与入院时对比观察。结果: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后,患者出院时各项指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得到患者满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个性化;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240-01

    1 基本资料

    患者吴某,男性,65岁,汉族,因“左髋疼痛、活动受限8年,术后3天”坐轮椅入院,诊断:左全髋置换术后 肿胀、疼痛、平衡障碍、左下肢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无药敏史,二便及睡眠正常。

    既往病史:右髋关节置换术4年,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5年。

    专科查体:左髋部见长约20cm手术缝合伤口。肌力:髂腰肌(L/R):IV/V级,股四头肌(L/R):IV/V级,腘绳肌(L/R):IV/V级。疼痛NRS:左髋静息1分,活动5分。平衡:坐位2级,立位1级。ADL评分55分,跌倒评分50分。

    2 护理问题:

    (一)、有假体脱位的风险 与左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囊、术区软组织未愈有关

    (二)、疼痛:与术后有关

    (三)、有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与大手术后卧床有关 D-dimer2.29ug/ml

    (四)、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ADL评分55分 与左髋关节活动障碍有关

    (五)、有跌倒的风险 跌倒评分50分 与左髋关节活动障碍有关

    (六)、知识缺乏:缺乏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相关知识

    (七)、PC:有感染的风险 与术后早期伤口有关

    3 康复护理措施:

    入院1-3天:

    两腿中间夹枕头,且患侧大腿外侧放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患侧卧位。

    健侧卧位时,两腿中间夹枕头,注意膝关节高度应不低于髋关节位置水平,患侧下肢、足应有枕支撑,足勿垂于垫枕边缘。

    3、踝泵练习:连贯执行勾脚—绷脚—踝环绕三个动作,作为一次训练,20—30次/小时。

    4、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腿伸直于床面上,勾脚尖,使小腿产生向上抬离床面的趋势,体会股四头肌的紧绷感,保持10s,休息10s,30次/组,三组/天。

    入院4-10天:

    1、床—椅转移训练:准备一把带扶手的高椅子,与床成45°角放置。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血压稳定,无头晕不适则协助患者起身站立,身体重心以健侧腿支撑,并以健侧下肢为轴,转动身体45°坐于椅子上,并调整身体至舒适坐位,注意患侧髋关节屈曲不要超过90°。

    2、平衡训练:静态练习,平衡垫放置坐椅上并妥善固定,患者坐于平衡垫上,保持自身平衡,15-20分钟/次,2次/天;动态练习,坐—站动态转移训练,注意动作缓慢,坐下时患侧髋关节屈曲不要超过90°,站起时控制重心平稳,缓慢站立,医护人员旁边保护,15-20个/组,2组/天。

    入院10-16天:

    1、髋外展肌:立位外展练习,上身直立,双足与肩同宽站立,足尖正直向前,扶好固定物健侧单腿站稳,患腿保持膝关节伸直向外侧伸出,至最大角度保持5-10s,20个/组,2组/天。

    2、腘绳肌及臀大肌:后抬腿练习,俯卧位,略屈膝腿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cm处,保持5-10s,20个/组,2组/天。

    4 护理指导

    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2周内任何体位下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内收下肢超过身体中线,不跷“二郎腿”。患侧离床,坐高椅子,家中矮床要垫高,如厕时使用垫高的马桶座椅,沐浴时采取淋浴,注意防止滑到。

    2、穿脱裤子:穿裤子—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裤子—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3、拾物:应屈膝代替屈髋来捡拾物品。

    4、正确使用拐仗:调整腋拐高度,身体直立,将拐置于小脚趾前外侧约15-20cm,紧实接触地面。将拐的腋垫贴于腋下两侧的胸壁肋骨处。双手腕关节中立位,紧握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完成移动。切记,不要将拐置于腋窝下,以免造成腋窝软组织、局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必须注意:拄单拐时,应健侧(好腿侧)拄拐,并非是“哪边腿坏了把拐拄在哪边,把拐当腿用”。原因在于如果用患侧拄拐,为减轻患腿负重,必须歪斜身体才能使拐更多的支撑体重,非常容易摔倒。

    5、预防跌倒:挽起裤腿,穿防滑鞋子;起床“三步法”:清醒后,躺10秒—坐10秒—站10秒,再行走;助行器放置方便取用的位置;有陪人,保护安全;浴室、洗手间,安装扶手,方便进出。

    5 患者康复护理前后对比

    总结:经过上述康复护理,患者出院时的自理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肌力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提高,跌倒评分、疼痛评分、肢体肿胀等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康复效果理想。护理体会:髋关节术后患者宜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早期通过踝泵运动及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等关键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预防肌肉萎缩;髋外展肌群锻炼,维持髋关节稳定性;体位摆放及具体注意事项指导,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并发症;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以上康復护理措施,能够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张静,朱秋菊,朱洁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4):253-254

    孙翠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现代护理,2013,12(9):424

    钟正仙,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探讨及体会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7):216-217, http://www.100md.com(马玲 曾晓彬 伍晋祁)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