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摘 要】目的: 探究偏瘫患者应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录的42例偏瘫患者资料,将患者均等分为两个组别开展对比研究实验,其中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命名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强化躯干肌训练的命名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指标。结果: 两组偏瘫患者治疗前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更大,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偏瘫患者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强化躯干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强化躯干肌训练;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165-01
偏癱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诱病因素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临床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协调、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精神萎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偏瘫患者在活动时由于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较差,在行走时的跌倒风险较高,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等不良事件,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当前需要加强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本文主要以我院收录的42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强化躯干肌训练在改善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方面的影响价值,现将本文报道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的42例病例样本均被临床确诊为肢体偏瘫,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的脑组织受损,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但是生命体征无异常,可自主站立,且能独立行走12米。在收集患者资料时,排除认知功能异常、骨关节疾病、严重器质性病变、交流障碍以及其它原因不能参加此次训练的患者。本文实验的进行获得了院方以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将42例患者资料依据训练方案按照1:1的比例分为21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体质量、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论证,呈现的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数据详情如表1。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康复训练,主要是对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关节活动进行训练,每日重复由坐-站的练习,并且指导患者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的训练,每日训练40分钟。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开展强化躯干肌训练,本文主要探究实验组患者的训练内容,具体如下。
①躯干控制能力训练:首先治疗师应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将手掌放置在患者的膈肌处,指导患者通过横膈膜的上下移动进行腹式呼吸,以患者的呼吸节奏为依据进行手掌的加压与放松。其次,应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坐位、仰卧位的相互转换,加强患者躯干屈曲肌群向心、离心的收缩控制力度,在训练上部躯干旋转功能时,提倡进行双手交叉抓握训练。最后,治疗师应提倡患者在日常加强单桥、双桥的运动练习,平时也可以手撑板凳进行患肢的旋转训练,在坐位下可以将双手放在膝盖上进行骨盆的前倾、后倾训练。
②躯干肌抗阻训练:治疗师在进行躯干肌抗阻训练时,可以从坐位躯干前屈抗阻训练、坐位躯干后伸抗阻训练、躯干侧屈抗阻训练、坐位躯干前屈旋转抗阻训练等方面进行。在坐位躯干前屈抗阻训练中,治疗师应在患者的双肩前方用手掌进行前屈抗阻训练,在前屈达到最大值时维持6秒,训练后使其回归至中立位。坐位躯干后伸抗阻训练方案与坐位前屈抗阻训练方案大致相同,只是将手掌放在患者的双肩后方。躯干侧屈抗阻训练:治疗时在双肩上用双手进行抓握,向左右旋转双肩进行侧屈抗阻训练,侧屈最大范围的维持时间仍为6秒,最后回归的体位与上文相同。坐位躯干前屈旋转抗阻训练中治疗师的双手分别放在患者肩关节前方向、胛骨内侧缘,前者做对侧上方推、后者向前下拉,最大维持时间与回归体位无变化。
1.3观察指标
①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总分为56分,分值越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越佳。②步行能力:主要从步频、步速、步长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此次指标显示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最终结果以±标准差表示,P<0.05证明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能力对比
3 讨论
偏瘫患者极易出现步行能力、平衡能力障碍,作为偏瘫患者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查发现,以往常规训练的疗效有限,因此提倡联合应用强化躯干肌训练,具体可以采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躯干肌抗阻训练增加患者的肢体灵活性,尽快恢复患者的躯干功能。
本文最终对比实验显示,采用强化躯干肌训练的实验组,平衡能力以及步频、步速、步长等步行能力水平均优于应用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表明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雅萍,柏京,王中莉,朱美红,李岩,吴华.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8,17(09):65-67.
[2] 王永正.强化躯干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136-137.
[3] 朱宁,马奇,李小军.反馈式强化躯干和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01):54-56., 百拇医药(王子航 胡颜)
【关键词】强化躯干肌训练;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165-01
偏癱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诱病因素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临床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协调、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精神萎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偏瘫患者在活动时由于平衡能力、步行能力较差,在行走时的跌倒风险较高,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等不良事件,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当前需要加强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本文主要以我院收录的42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强化躯干肌训练在改善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方面的影响价值,现将本文报道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选的42例病例样本均被临床确诊为肢体偏瘫,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的脑组织受损,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但是生命体征无异常,可自主站立,且能独立行走12米。在收集患者资料时,排除认知功能异常、骨关节疾病、严重器质性病变、交流障碍以及其它原因不能参加此次训练的患者。本文实验的进行获得了院方以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将42例患者资料依据训练方案按照1:1的比例分为21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体质量、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论证,呈现的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数据详情如表1。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康复训练,主要是对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关节活动进行训练,每日重复由坐-站的练习,并且指导患者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的训练,每日训练40分钟。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开展强化躯干肌训练,本文主要探究实验组患者的训练内容,具体如下。
①躯干控制能力训练:首先治疗师应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将手掌放置在患者的膈肌处,指导患者通过横膈膜的上下移动进行腹式呼吸,以患者的呼吸节奏为依据进行手掌的加压与放松。其次,应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坐位、仰卧位的相互转换,加强患者躯干屈曲肌群向心、离心的收缩控制力度,在训练上部躯干旋转功能时,提倡进行双手交叉抓握训练。最后,治疗师应提倡患者在日常加强单桥、双桥的运动练习,平时也可以手撑板凳进行患肢的旋转训练,在坐位下可以将双手放在膝盖上进行骨盆的前倾、后倾训练。
②躯干肌抗阻训练:治疗师在进行躯干肌抗阻训练时,可以从坐位躯干前屈抗阻训练、坐位躯干后伸抗阻训练、躯干侧屈抗阻训练、坐位躯干前屈旋转抗阻训练等方面进行。在坐位躯干前屈抗阻训练中,治疗师应在患者的双肩前方用手掌进行前屈抗阻训练,在前屈达到最大值时维持6秒,训练后使其回归至中立位。坐位躯干后伸抗阻训练方案与坐位前屈抗阻训练方案大致相同,只是将手掌放在患者的双肩后方。躯干侧屈抗阻训练:治疗时在双肩上用双手进行抓握,向左右旋转双肩进行侧屈抗阻训练,侧屈最大范围的维持时间仍为6秒,最后回归的体位与上文相同。坐位躯干前屈旋转抗阻训练中治疗师的双手分别放在患者肩关节前方向、胛骨内侧缘,前者做对侧上方推、后者向前下拉,最大维持时间与回归体位无变化。
1.3观察指标
①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总分为56分,分值越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越佳。②步行能力:主要从步频、步速、步长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此次指标显示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最终结果以±标准差表示,P<0.05证明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能力对比
3 讨论
偏瘫患者极易出现步行能力、平衡能力障碍,作为偏瘫患者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查发现,以往常规训练的疗效有限,因此提倡联合应用强化躯干肌训练,具体可以采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躯干肌抗阻训练增加患者的肢体灵活性,尽快恢复患者的躯干功能。
本文最终对比实验显示,采用强化躯干肌训练的实验组,平衡能力以及步频、步速、步长等步行能力水平均优于应用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表明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雅萍,柏京,王中莉,朱美红,李岩,吴华.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8,17(09):65-67.
[2] 王永正.强化躯干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136-137.
[3] 朱宁,马奇,李小军.反馈式强化躯干和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01):54-56., 百拇医药(王子航 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