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608645
摆脱“隐性饥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百科知识》 2007年第11期
     今天你吃饱了没有?乍一听,这似乎应该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物质生活这么丰富,除非是为了减肥,否则,谁又舍得让自己饿肚子呢?

    可你不知道,很多时候,虽然我们自己感觉已经吃得很饱了,但实际摄入的某些营养成分并不充足,此时,机体处于一种“隐性饥饿”的状态。这种饥饿,人无法直接感受到,但长期的营养不均衡,必将导致身体拉响警报。其后果可以严重到把人“饿”死,所以叫做隐性饥饿。

    更准确地讲,隐性饥饿是指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不足或严重缺乏,进而导致人口智力低下、体力发育不全的现象。

    “隐性饥饿”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购买力低下,长期饮食结构单一引起的。我国处于隐性饥饿的人口大约有6400万,是全球隐性饥饿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微量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隐性饥饿”的危害

    “隐性饥饿”对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中国人群中普遍存在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由此造成的成年人生产力下降已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力损失约占该国GDP的3%~5%。我国2005年GDP总额为18.23万亿元,据此推算,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就达5500亿~9000亿元。

    营养不良引起的残疾和疾病,不但直接造成国家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由于劳动能力的丧失或下降,减少了劳动收入。根据《中国营养状况十年跟踪(1990~2000)》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我国,由于缺铁性贫血(IDA)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6%(成人占0.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