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751546
开启中国古史宝藏的钥匙(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日 《百科知识》 2009年第1期
     古庸国国都所在地为今天的竹溪、竹山一带。这一带及其相邻地区,方言、口音基本相同,应归属一个方言区。某种方言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的方言能够稳定下来,并延续不断地同化外来人口的语言,至少要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竹溪方言很可能就是受古庸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当地方言中有上百个独特的语言词汇,很多有音无字,表意也相当丰富,外地人很难听懂。就是这些语言词汇,也存在于江汉西部地区、重庆东北、陕南部地区的方言中,而且意思也完全一样。这一片地区当时都是庸国领土。

    庸国是我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江三峡的巫山古代叫做灵山。《山海经》称灵山有十巫,其实就是早期的庸人。其后,十巫中最强大的“巫咸族”建立了一个“巫咸国”(在今天重庆巫溪县一带)。十巫中,巫咸、巫彭都是做过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彭精通医道,巫咸除精通医道外,还精通天文、乐器。两人所研究的医道、天文、乐器等,对中华文明产生过深远影响。至今,这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巫文化,而且其使用的巫术也基本相同。

, 百拇医药     巫文化的一个产物,就是中草药文化。古庸国地区,今天民间中草医仍然颇具地方特色,积累着宝贵的经验。这与古代庸国巫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庸国的丧葬文化也很独特。庸国丧葬文化一个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围着灵柩迈着慢慢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不是出在某人某时某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

    庸国丧葬文化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岩葬,也就是“悬棺文化”。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当地人称这些岩屋、岩洞为“老人洞”。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湮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仍未完全消失。庸人有岩葬的风俗,这正是庸国立国千年却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原因。
, 百拇医药
    前边已经提到,庸人有先进的铸造文化。庸国灭亡以后,庸人中有一支远走东南瓯越(福建)山地,成了后来的百越中的一支,仍然以善于冶炼青铜器著称,因此最初被称为“钺人”,“钺”与“镛”都是指善于冶炼青铜的意思,钺是一种青铜兵器,这也显示了以武立国、精于冶炼的庸人的特性。古代“钺”、“越”二字也是通用的,“钺人”后来就被叫做“越人”。这支越人就是庸人的后裔。

    庸人还是能歌善舞的一群人,并善于发明鼓等乐器。因为庸人制作的鼓尤其精良,古人有时将大鼓称为“庸鼓”。尹吉甫是周武王的大臣,其出身地就是庸国的附属国麇国。庸国的歌舞后来还发展成山歌、戏剧,如两竹高腔、薅草锣鼓、闹房花鼓调等。

    有相当一部分人误以为制茶是中原人的发明,这个认识其实是错误的。早在商周时期,庸国人就开始制作茶叶和生漆,并将茶叶、生漆作为贡品。庸人的茶文化后被楚人所继承,正如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 百拇医药
    庸国又是我国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庸国的富强与其地产盐有很大关系。早在夏商时期,庸人就开发了盐泉,用以煮盐,并打开了通往楚国、秦国等地的盐道。那时,秦国缺少盐,楚国消灭庸国后占领了庸人的盐泉,借此控制秦国,秦国则派大将白起夺取了盐泉。

    庸人拥有如此之多的独特文化,不仅留下了自己辉煌的历史,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中国人是绝对不应该忘记庸国这个已经消失了的古国的。

    躲进桃花源,庸人不再自扰

    楚庄王统治初期,楚国遇上严重灾荒,不少百姓饥饿而死。楚庄王为休养生息,同时考察群卧,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楚国的邻国乘其危难群起进攻。庸国国君也起了贪念,起兵东进,并率领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今湖北枝江,大举伐楚。

    值此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楚庄王知道独力难支,立即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巴国、秦国早就因庸国的强大而如鲠在喉,欣然同意了楚国的建议。三国联军轻易击败了庸国,庸国就此被三国所灭。
, 百拇医药
    庸国占有逐鹿天下而问鼎中原的最佳位置,但伐楚未成反被楚占领,使楚得到了问鼎的机会,实在是自讨苦吃。这段历史就是“庸人自扰”这一成语的真正来历。聪明的庸人后来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

    庸国灭亡后,秦、楚、巴三国分割了庸国国土。其中,秦楚两强国疆域相连,自然纠纷不断,战火不熄。在两大强国近400年的战乱中,故庸旧地朝秦暮楚,被两国轮番争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庸人自然不能承受这样的生存境遇。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迁徙,寻找新的家园。在四面强敌、遍地狼烟的情况下,他们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湖南的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庸国的历史随着灭国而烟消云散,庸人的记载也渐渐在迁徙中从历史上消失。从流传于今天的张家界、湘西一带地名可以猜测,庸国人迁徙到这里后,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就迅速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当地今天还有庸州、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等与“庸”有关的地名。庸人与当地人和谐共处,将那里变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隐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庸人文化的特质。历朝历代,这一隐逸文化吸引着更多的人在此归隐。

    责任编辑 蒲 晖, 百拇医药(月明日)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