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防盗的秘笈(上)
几年前,复旦大学考古队在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做文物抢救发掘,刚到万州区嘴嘴墓地的发掘点,就有老乡说,村头的古墓被盗了。我们赶紧前去查看,果然,村头坡地上有好几处盗洞,被盗出来的器物残片散落一地。在一个断坎上,被扒开的一座汉代砖室墓裸露在外。老乡说,盗墓发生在前几天的一个深夜,因为墓地在村头,离村民住家远,被盗时谁也没觉察,还是村民早上起来种地才发现。扼腕痛心之余,我们只好做些清理工作,还拼对、修复出好几件盗墓贼认为不值钱而遗弃的残破陶器。
在中国盗墓史上,像这样被盗劫的墓地已算幸运,因为毕竟它还在地下安然无恙地埋藏了近2000年。那些下葬没多久就被破坏的墓葬,更是不计其数:近的像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代慈禧太后陵墓,在其下葬20年后的1928年,惨遭军阀孙殿英部队的野蛮盗掘;远的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陵区,在商朝灭亡不久,就被周人“以绝殷祀”的目的尽数盗毁了。
照理说,周人盗毁商代王陵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手的,因为商人所在的3000多年前,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有了墓葬防盗意识,并且主动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这些防盗措施,历经数代,不断革新,到明清时期已极尽能事。像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寝时,不但费尽周折才寻找到入口,就是找到入口后,也是靠着炸药炸开墙门,才算得逞。
, 百拇医药
那么,作为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墓的防盗设施在各个阶段都有哪些做法和特点呢?
土坑深埋
回过头来,我们还是先说说商代王陵为什么不太容易被盗掘。这还要从比商代更早的史前人墓葬说起。
人类自诞生后的两三百万年时间里,遇到有人去世,大都是茅草裹尸,平地掩埋,就像《周易》上说的那样“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不起坟,也不竖碑。大约到了1万年前,逐渐出现了挖坑穴和建墓地来安葬死者的习俗。那时的墓葬,普遍的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长方形的坑穴,把遗体用棺椁装殓,再摆放一些随葬品。这在考古上叫做“土坑竖穴”的墓葬,大小仅能容尸,一般宽一两米,长两三米,墓口距地面也都浅得很,不过一米多深(图2)。这些都可以旁证,史前时代还不太有后来那些盗墓、毁墓、刨人祖坟之风;否则,像这样的浅埋几无防范效果。而且,从考古发现的成千上万座史前墓葬看,被盗现象也不多见,古墓大多保存得比较好。比如史前时代最大的墓葬之一—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10号墓,长4.2米,宽3.2米,随葬了将近300件器物,无一被盗。
, 百拇医药
这种情况到了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已有目的地增强了防盗意识,并且取了一定的墓葬防护措施。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盗墓史研究者们一般都没注意到的深埋。换句话说,深挖坑、厚土葬的葬俗,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墓防盗设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深埋的做法在夏代以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内的大型陵墓为最。这座很可能是夏王室的墓葬,比起史前来,陵墓深度实在是深了太多,已经向地下深挖到了6.1米。到了商周时代,河南安阳、陕西周原一带的商代王臣以及相当于周王级别的大墓,又比夏代向地下挖得更深,不少都超过了10米(图1)。比如安阳殷墟编号M1001号的商王墓,规模之大,堪列商墓之最,南北长18.9米,东西宽13.75米,深达10.5米。另外,像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10年在陕西凤翔县发掘的秦始皇祖上的秦景公大墓,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度甚至达到了25米,令人震惊。这样的深埋,显然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权利;另一方面,也足以防止墓葬遭受破坏。
, http://www.100md.com
那么,是不是深埋后就万无一失了呢?实际的情况也不尽然,甚至多数情况下反而与墓主人的愿望相反。比如秦景公大墓,当考古人员揭开墓表的耕土时,就发现247个盗洞。经过考古辨识,这些盗洞的年代居然从汉代一直延续到了唐宋以后,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盗洞最多的一个古墓葬。但考古上也还发现过没有被盗的王室贵族墓,比如著名的河南安阳小屯村5号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在这座保存完好的墓葬里,考古人员一共清理出约7000件器物,这与它深埋在8米的地下不无关系。
积石与积沙
夏商前后开始出现墓葬防盗措施,显然是为了防止陵墓被人为破坏。但人们对陵墓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一直延续到了后世。这里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出于王朝更迭、政治斗争以及家族复仇等目的的毁墓行为。比如周人灭商以后,为了防止殷人复辟势力借认祖归宗之名聚众叛乱,就盗掘殷人随葬宝器,剖棺付之一炬,戮尸扰乱骨骸。其动机就是意图通过这种极其残忍的手段,惩罚敌方,断掉殷人的续脉。这就像《吕氏春秋》上说的:“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是无不掘之墓也。”这类做法还不是孤例,尤以《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记载的伍子胥鞭尸的故事流传最广。
, http://www.100md.com
话说春秋时代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来,伍子胥率领军队攻破楚都郢城,挖开已经去世的楚平王的坟墓,鞭尸300下,终为父兄报了仇,雪了恨。
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民间说法,说是伍子胥攻破楚都后,怎样也找不到楚平王墓。他掘了几十座大臣墓,拷问了多人,才发现原来楚平王在一位大臣自家的坟墓下面,又修了一座自己的王陵。伍子胥只掘了上面的墓,却不知道下面还有一座。这个说法难以考实,但至少说明经过商周时期的深埋后,其他的防范手段也开始出现。
另一种破坏是以搜求珍宝、谋财为目标,此种“发墓”做法在商代之后愈演愈烈,历经数朝,延至今日,成为最主要的盗墓动机。考古学者就曾在商王帝乙陵墓发现近代盗洞66个,还有盗墓贼遗下的宋代黑花白瓷灯和近现代的步枪、刺刀等。这表明,无论深埋这种防范措施比史前时代有了多大进步,毕竟还是土埋,只要盗墓贼钻探到墓葬的具体位置,不停地往下挖,古墓还是很难幸免被掘。
, 百拇医药
其实,不论毁墓也好,盗墓也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与中国古代盛行的厚葬风俗有关系。这种情况到了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最终演变出了中国历史上真正大规模的盗墓猖獗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代,社会变动剧烈。诸侯大夫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分等级,纷纷僭越失礼,不惜在丧葬上争豪斗富,极尽奢华,于是,尽珍宝而倾的厚葬之风大行其道。《墨子•节葬下》对当时的情况有过这样的描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陵必巨。”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一些贼人盗墓的心理动机,也为其盗墓发财提供了客观条件。
所以,厚葬才是盗墓兴起和防盗墓措施不断发展的主要根源。由此导致“宋未亡而东冢掘,齐未亡而庄公冢掘”。意思是说,宋文公和齐庄公的墓在国家未亡时就已被盗。可见当时盗墓风之盛。对此,《吕氏春秋》就讲:“国安宁而犹若此,又况百世之后而国已亡乎?”
更何况,当时铁器已被发明出来,随之而来的盗墓方式和盗墓手段也都有了新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在这种情况下,再仅仅依靠挖坑深埋的手段显然已满足不了需要。为了保护墓葬不受侵扰,各国诸侯们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各种防盗设施。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墓葬防范设施普遍增加了填石头和堆沙子的做法。这成为古墓防盗设施发展史上第二个阶段的代表性手段。
堆沙子的防盗手段在考古上叫做“积沙墓”,以“防盗之巧思也”,尽显古人的智慧。这种做法是在置放了棺椁的墓室内厚厚地填埋沙子。因为沙子堆在一起,结构松散,盗墓贼在上面挖出深洞来几无可能。即便挖出洞来钻进去,也会因为沙子容易形成流体塌陷状,其自身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填埋石头防盗,在考古上叫做“积石墓”。就是用石头砌墓室四壁以及把石头堆积在墓口上面,这样一是增加了墓葬本身的牢固程度,二是造成了盗挖墓葬的难度,即便是用新发明的铁器工具,在坚硬的石块上也很难发挥多大的作用。以河南平顶山市发现的西周时期应国墓地的积石墓为例,这个墓室内所填置的大量积石,自上而下可分为11层,每相邻的两层之间隔以0.5米厚的填土。这些积石都是不规则的偏红色石块,重者可达千余斤。由此可知,就算盗墓贼找到了墓口,可他们在地下数米的深深墓坑中,面对这些很难搬动的千斤巨石,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放弃盗掘计划。
其实在考古中,人们还发现不少既有积石又填沙的墓葬。比如河南固始县侯古堆的一座墓葬中,在深约15米的墓坑中,就用了1800多立方米的沙石,其中每块石头轻则几十千克,重则100千克以上。这两种软硬程度不同的结构性材料混合在一起填埋,尽管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起码可以使盗掘不再像挖土坑竖穴墓那样轻而易举了。(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赵菲, http://www.100md.com(高蒙河)
在中国盗墓史上,像这样被盗劫的墓地已算幸运,因为毕竟它还在地下安然无恙地埋藏了近2000年。那些下葬没多久就被破坏的墓葬,更是不计其数:近的像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代慈禧太后陵墓,在其下葬20年后的1928年,惨遭军阀孙殿英部队的野蛮盗掘;远的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陵区,在商朝灭亡不久,就被周人“以绝殷祀”的目的尽数盗毁了。
照理说,周人盗毁商代王陵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手的,因为商人所在的3000多年前,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有了墓葬防盗意识,并且主动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这些防盗措施,历经数代,不断革新,到明清时期已极尽能事。像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寝时,不但费尽周折才寻找到入口,就是找到入口后,也是靠着炸药炸开墙门,才算得逞。
, 百拇医药
那么,作为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墓的防盗设施在各个阶段都有哪些做法和特点呢?
土坑深埋
回过头来,我们还是先说说商代王陵为什么不太容易被盗掘。这还要从比商代更早的史前人墓葬说起。
人类自诞生后的两三百万年时间里,遇到有人去世,大都是茅草裹尸,平地掩埋,就像《周易》上说的那样“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不起坟,也不竖碑。大约到了1万年前,逐渐出现了挖坑穴和建墓地来安葬死者的习俗。那时的墓葬,普遍的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个长方形的坑穴,把遗体用棺椁装殓,再摆放一些随葬品。这在考古上叫做“土坑竖穴”的墓葬,大小仅能容尸,一般宽一两米,长两三米,墓口距地面也都浅得很,不过一米多深(图2)。这些都可以旁证,史前时代还不太有后来那些盗墓、毁墓、刨人祖坟之风;否则,像这样的浅埋几无防范效果。而且,从考古发现的成千上万座史前墓葬看,被盗现象也不多见,古墓大多保存得比较好。比如史前时代最大的墓葬之一—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10号墓,长4.2米,宽3.2米,随葬了将近300件器物,无一被盗。
, 百拇医药
这种情况到了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已有目的地增强了防盗意识,并且取了一定的墓葬防护措施。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盗墓史研究者们一般都没注意到的深埋。换句话说,深挖坑、厚土葬的葬俗,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墓防盗设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深埋的做法在夏代以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内的大型陵墓为最。这座很可能是夏王室的墓葬,比起史前来,陵墓深度实在是深了太多,已经向地下深挖到了6.1米。到了商周时代,河南安阳、陕西周原一带的商代王臣以及相当于周王级别的大墓,又比夏代向地下挖得更深,不少都超过了10米(图1)。比如安阳殷墟编号M1001号的商王墓,规模之大,堪列商墓之最,南北长18.9米,东西宽13.75米,深达10.5米。另外,像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10年在陕西凤翔县发掘的秦始皇祖上的秦景公大墓,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度甚至达到了25米,令人震惊。这样的深埋,显然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权利;另一方面,也足以防止墓葬遭受破坏。
, http://www.100md.com
那么,是不是深埋后就万无一失了呢?实际的情况也不尽然,甚至多数情况下反而与墓主人的愿望相反。比如秦景公大墓,当考古人员揭开墓表的耕土时,就发现247个盗洞。经过考古辨识,这些盗洞的年代居然从汉代一直延续到了唐宋以后,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盗洞最多的一个古墓葬。但考古上也还发现过没有被盗的王室贵族墓,比如著名的河南安阳小屯村5号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在这座保存完好的墓葬里,考古人员一共清理出约7000件器物,这与它深埋在8米的地下不无关系。
积石与积沙
夏商前后开始出现墓葬防盗措施,显然是为了防止陵墓被人为破坏。但人们对陵墓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一直延续到了后世。这里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出于王朝更迭、政治斗争以及家族复仇等目的的毁墓行为。比如周人灭商以后,为了防止殷人复辟势力借认祖归宗之名聚众叛乱,就盗掘殷人随葬宝器,剖棺付之一炬,戮尸扰乱骨骸。其动机就是意图通过这种极其残忍的手段,惩罚敌方,断掉殷人的续脉。这就像《吕氏春秋》上说的:“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是无不掘之墓也。”这类做法还不是孤例,尤以《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记载的伍子胥鞭尸的故事流传最广。
, http://www.100md.com
话说春秋时代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来,伍子胥率领军队攻破楚都郢城,挖开已经去世的楚平王的坟墓,鞭尸300下,终为父兄报了仇,雪了恨。
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民间说法,说是伍子胥攻破楚都后,怎样也找不到楚平王墓。他掘了几十座大臣墓,拷问了多人,才发现原来楚平王在一位大臣自家的坟墓下面,又修了一座自己的王陵。伍子胥只掘了上面的墓,却不知道下面还有一座。这个说法难以考实,但至少说明经过商周时期的深埋后,其他的防范手段也开始出现。
另一种破坏是以搜求珍宝、谋财为目标,此种“发墓”做法在商代之后愈演愈烈,历经数朝,延至今日,成为最主要的盗墓动机。考古学者就曾在商王帝乙陵墓发现近代盗洞66个,还有盗墓贼遗下的宋代黑花白瓷灯和近现代的步枪、刺刀等。这表明,无论深埋这种防范措施比史前时代有了多大进步,毕竟还是土埋,只要盗墓贼钻探到墓葬的具体位置,不停地往下挖,古墓还是很难幸免被掘。
, 百拇医药
其实,不论毁墓也好,盗墓也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与中国古代盛行的厚葬风俗有关系。这种情况到了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最终演变出了中国历史上真正大规模的盗墓猖獗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代,社会变动剧烈。诸侯大夫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分等级,纷纷僭越失礼,不惜在丧葬上争豪斗富,极尽奢华,于是,尽珍宝而倾的厚葬之风大行其道。《墨子•节葬下》对当时的情况有过这样的描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陵必巨。”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一些贼人盗墓的心理动机,也为其盗墓发财提供了客观条件。
所以,厚葬才是盗墓兴起和防盗墓措施不断发展的主要根源。由此导致“宋未亡而东冢掘,齐未亡而庄公冢掘”。意思是说,宋文公和齐庄公的墓在国家未亡时就已被盗。可见当时盗墓风之盛。对此,《吕氏春秋》就讲:“国安宁而犹若此,又况百世之后而国已亡乎?”
更何况,当时铁器已被发明出来,随之而来的盗墓方式和盗墓手段也都有了新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在这种情况下,再仅仅依靠挖坑深埋的手段显然已满足不了需要。为了保护墓葬不受侵扰,各国诸侯们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各种防盗设施。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墓葬防范设施普遍增加了填石头和堆沙子的做法。这成为古墓防盗设施发展史上第二个阶段的代表性手段。
堆沙子的防盗手段在考古上叫做“积沙墓”,以“防盗之巧思也”,尽显古人的智慧。这种做法是在置放了棺椁的墓室内厚厚地填埋沙子。因为沙子堆在一起,结构松散,盗墓贼在上面挖出深洞来几无可能。即便挖出洞来钻进去,也会因为沙子容易形成流体塌陷状,其自身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填埋石头防盗,在考古上叫做“积石墓”。就是用石头砌墓室四壁以及把石头堆积在墓口上面,这样一是增加了墓葬本身的牢固程度,二是造成了盗挖墓葬的难度,即便是用新发明的铁器工具,在坚硬的石块上也很难发挥多大的作用。以河南平顶山市发现的西周时期应国墓地的积石墓为例,这个墓室内所填置的大量积石,自上而下可分为11层,每相邻的两层之间隔以0.5米厚的填土。这些积石都是不规则的偏红色石块,重者可达千余斤。由此可知,就算盗墓贼找到了墓口,可他们在地下数米的深深墓坑中,面对这些很难搬动的千斤巨石,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放弃盗掘计划。
其实在考古中,人们还发现不少既有积石又填沙的墓葬。比如河南固始县侯古堆的一座墓葬中,在深约15米的墓坑中,就用了1800多立方米的沙石,其中每块石头轻则几十千克,重则100千克以上。这两种软硬程度不同的结构性材料混合在一起填埋,尽管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起码可以使盗掘不再像挖土坑竖穴墓那样轻而易举了。(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赵菲, http://www.100md.com(高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