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防盗的秘笈(下)
做考古时间长了,常有编辑来信问:“近年来盗墓小说持续畅销,甚至有人模仿盗墓小说里的情节盗墓。中国古墓中是否真有各种反盗墓的机关?如果没有的话,各种传说又是从何而来?盗墓小说是否会教唆现实中的盗墓行为?”
其实,所谓古墓中反盗墓的机关,是民间说法,在考古上应称作墓葬设施或防盗措施,其资料来源一是文献记载,二是考古发现。
文献里,正史可信,但记载不多,像《史记》记载修造秦始皇陵时,“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的做法,就非常罕见。司马迁说的“机弩”,指的是在陵墓里安装能自动发射的暗弩。秦陵至今未被发掘,有没有这些机驽尚不清楚。退一步讲,就算有机驽,这种装置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腐蚀生锈,其实也发挥不了什么长久的防范功效。至于其他古墓里有没有这种现代人理解的带有机械发射或者连锁转动的设备,这在考古发掘中一直缺少确凿发现。所以盗墓小说便多以野史为据进行演绎,想象出毒气、陷阱、翻板、滚石、飞镖之类的机关来,煞有其事,神乎其神。其实这些机关皆属文艺创作,故事是编撰的,线索是虚构的,多不足为凭。因此,大可不必担心盗墓小说会成为盗墓真经。
, http://www.100md.com
说起来,考古发现较多的倒是那些非动态而是静态功能的防盗设施,比如我们在上篇中提到的汉代以前的土坑深埋、积沙积石等。还有就是下面将要介绍的用砖石砌墓、凿山挖洞为陵以及巧用塞石、顶门石等防盗措施。
砖室和凿山
上篇提到中国古墓防盗发展史上的前两个阶段,分别以夏商时代土坑深埋和两周时代积沙积石为主要手段。到了汉代,古墓防盗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大量出现了砖室墓和凿山为陵的做法。
东汉以前的墓葬多是在地上竖着向下挖坑,埋入棺椁,敛以厚土,考古上把这种简单结构的墓葬叫“土坑竖穴墓”。如果有的竖穴挖得太深,还要增加一条斜长的墓道,以便建造时方便出土和出殡时下葬棺椁及其随葬品所用。但自东汉起,墓葬建材和墓室结构开始大量使用砖来建造,这在考古上叫“横穴砖室墓”。与竖穴墓相比,横穴墓也是先向地下挖一个竖坑,但最大的改变是在竖坑下部,再横着向旁边掏洞。洞掏好后,用砖垒砌铺陈墙壁、墓顶、地面以及墓门,形成一个可以放置棺木和随葬品的密闭空间。
, 百拇医药
这种砖室墓由于都是用砖垒砌起来的,墓室不易塌方,比较牢固,对保护墓主人和随葬品及其防范盗掘,显然优于原来在棺椁上填土掩埋的土坑竖穴墓。像前两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高陵,就是这种砖室墓的一个代表(图2)。该墓由斜坡墓道和砖砌护墙、墓门、封门、甬道、墓室以及铺石的地面等组成,几乎是用砖石包裹堆砌起来的,全长近60米,深达15米,墓道里还含有大量的料礓石。可见,这座墓葬不但包含了汉代以前所用的主要防护措施,而且更是增加了大量的砖石等新兴材料。
除了新出现的横穴砖室墓,汉代铁质工具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应用,更利于开山凿石,于是“凿山为陵”也成了汉代比较多见的一种墓葬形态(图3、4)。这种墓葬,是在山体上开凿长长的山洞,形成巨大的墓室空间。据《史记》等记载,“凿山为陵”的先河是汉文帝的霸陵。该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由于整个墓室全都被“包”在了自然山体里,永固性更强,盗墓贼即便找到了墓门,往往也会止步于塞石,被发现以及被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凿山为陵固然永固,但墓口和墓门还是容易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于是很多陵墓在填土中添夹石板和用“塞石”封填墓道。所谓“塞石”,是汉代叫法。就是用重达数吨的巨大条形石块,把墓门或墓道垒砌封堵起来。这种“塞石”,如果不借助机械工具,即便几个人一起用力,也很难拉动。像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在长长的墓道中段、后段等多处用了塞石。这些塞石每块长约2.7米,宽、高均约1米,重7吨左右,或3列3层或双列双层加以封填(图5)。更有甚者,有的墓门在塞石之后,还用金属液体浇灌密封。但即便防范到如此程度,还是没能使盗墓者后退。他们或将塞石砸断,或用不知什么手段将塞石拖出,被洗劫的陵墓依然不在少数。
汉代陵墓多是砖室墓和“凿山为陵”,这对后世陵墓防盗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唐代18座帝陵中,除了4座封土为陵外,其余14座都是依山为陵。这些陵墓多是从山体的斜面上,向下开凿成阶梯型墓道直达墓门和地下玄宫。像最著名的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墓道和地宫门洞开凿在山体上,长63米多(图1)。从墓道口至墓门用2500多块石条层叠扣砌,共39层。石条之间凿出凹槽,并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相互铆住,石条之间上下贯通的凿洞,用铁棍贯穿固定。石条缝隙用熔化的锡铁汁灌注,使石条熔为一体。
, 百拇医药
说起来,古今多少盗墓贼无所不用其极,都想盗掘乾陵。他们遍山寻找,炸石挖沟,都徒劳无功,始终没有找到它的入口,可见其隐蔽性之强。后来,还是在解放后修路爆破取石材时,才被农民无意中发现其入口。经过考古勘探和调查,研究人员认定乾陵没有被盗过的痕迹,这意味着它可能是极少数甚至是唯一一座未被盗掘过的唐代帝陵。
砖石并重 内外设防
汉唐以来皇家贵戚多采用“凿山为陵”以防盗墓的方式,到了明清时代改为更多地使用上好的砖石材料来修造陵寝。与此同时,陵寝内部防盗设施和陵园守卫制度也不断完善。这使得中国古墓防盗的措施和制度,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以著名的定陵为例,不但用砖砌出曲长的隧道,还在隧道和地宫交接的墓口处高高地砌起金刚墙(图6)。这种层层垒砌起来的金刚墙,是用糯米汁调和泥土、沙子和石灰的混合土烧造的大块青砖垒砌而成,沉重厚实,坚硬无比。金刚墙内的甬道和部分地宫的地面铺砖,包括其他大部分建筑,都是用石材修建的。另外,地宫内的每个殿堂都装置了巨大石门,石门后还置放了古称“自来石”的顶门石,增强了防范性能。
, http://www.100md.com
这种顶门器汉代就已发明出来了,像广州南越王墓的顶门器为石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的顶门器为铜质。到了定陵所处的明代,顶门石更加精巧。送殡的人最后关闭墓门时,将石条倚立于两门内对缝间的地下浅槽内。人走出后,石条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条也随之滑向两扇门的中央,石条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门外便无法再推开石门(图7)。
当年定陵考古发掘中,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开启这两扇通高3.3米、宽1.7米的巨大石门。因为要打开石门,必须先推开顶门石,这就必须使用一种叫做“拐钉钥匙”的特制工具。当年挖掘定陵的考古队根据文献记载,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一个缺边的口字形勺把状钩子,顺着两扇大门的缝隙伸进去之后,再把缺边的口字形那边横过来套进顶门石。然后向里面一推,顶门石就离开门竖立起来,墓门也就打开了。
明清皇陵的防盗设施已如此极尽能事,别说墓门难以轻易开启,就是陵寝入口亦很难找到。而且就算碰巧找到入口,也难以进入。比如民国初的1928年孙殿英等人盗掘乾隆和慈禧陵时,找不到墓口,急的只好用炸药炸。就是进了洞后,也曾遇到过自来石反顶住墓门打不开的情况。他们最后只好硬来,十几个人抱着大树干,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野蛮地撞开墓门,自来石也被撞断。
, http://www.100md.com
明清皇家贵戚陵墓除了地宫严密防盗外,还强化实行了各种护陵制度。比如明代专门设有监、卫、祀署,配备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并且规定,凡是图谋破坏山陵者,以“大逆”论罪,一律凌迟处死;凡是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者,一律斩首;凡是盗砍山陵内树木者,斩首及其家属发配边军。清代的东陵和西陵也都专门设有管理机构,如内务府总管衙门和兵部衙门,直接管理陵区事务,可谓壁垒森严。民国后,清廷再无力奉养守陵人,加上护陵制度逐年松懈,才给了孙殿英等盗墓者以可乘之机。
最后要说的是,古代平民百姓的墓葬一般都没什么像样的随葬品,本不值得一盗,也就不太有必要处心积虑地设置防盗措施。比如很多百姓甚至都不用砖来砌墓,而是把沙子、白灰、筛选的泥土等材料,用糯米浆调和成“三合土”来浇灌墓室或充填棺椁和墓室之间的空隙。“三合土”质地坚固,堪比现代水泥,既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也能间接起到防盗作用。此类墓被称为“灌浆墓”或“包浆墓”,在宋代就已经在南方出现。清代《白下琐言》:“古人葬法以三合土为最善……或遇盗贼掘发,坚凝滑硬,刀斧亦不能开……以三合土坚筑之法葬之,既可以尽人子之心,又足以弭盗贼之患。所费无多,所全实大,稍有力者皆可为之。”笔者曾带领复旦大学考古队清理过这类没什么防盗措施的墓葬,几乎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有也只是头枕几片陶瓦而已。
上面提到的“灌浆墓”或者“包浆墓”,说起来已是一种薄葬方式。换言之,古往今来,薄葬其实是一种最好的防盗手段。这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朝历代,或有提倡,或有不循,时兴时衰。而今中国,移风易俗,提倡火葬,不再随葬物品,我们已经不必再为墓葬防盗犯愁了,这就等于是把盗墓贼们逼到了一个无墓可盗的死胡同。长此以往,非但盗墓贼们都得改行,就连防盗技术恐也有失传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我国自古以来形成传统的防盗技术,或许有朝一日,还会成为需要全社会保护与抢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赵菲, http://www.100md.com(高蒙河)
其实,所谓古墓中反盗墓的机关,是民间说法,在考古上应称作墓葬设施或防盗措施,其资料来源一是文献记载,二是考古发现。
文献里,正史可信,但记载不多,像《史记》记载修造秦始皇陵时,“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的做法,就非常罕见。司马迁说的“机弩”,指的是在陵墓里安装能自动发射的暗弩。秦陵至今未被发掘,有没有这些机驽尚不清楚。退一步讲,就算有机驽,这种装置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腐蚀生锈,其实也发挥不了什么长久的防范功效。至于其他古墓里有没有这种现代人理解的带有机械发射或者连锁转动的设备,这在考古发掘中一直缺少确凿发现。所以盗墓小说便多以野史为据进行演绎,想象出毒气、陷阱、翻板、滚石、飞镖之类的机关来,煞有其事,神乎其神。其实这些机关皆属文艺创作,故事是编撰的,线索是虚构的,多不足为凭。因此,大可不必担心盗墓小说会成为盗墓真经。
, http://www.100md.com
说起来,考古发现较多的倒是那些非动态而是静态功能的防盗设施,比如我们在上篇中提到的汉代以前的土坑深埋、积沙积石等。还有就是下面将要介绍的用砖石砌墓、凿山挖洞为陵以及巧用塞石、顶门石等防盗措施。
砖室和凿山
上篇提到中国古墓防盗发展史上的前两个阶段,分别以夏商时代土坑深埋和两周时代积沙积石为主要手段。到了汉代,古墓防盗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大量出现了砖室墓和凿山为陵的做法。
东汉以前的墓葬多是在地上竖着向下挖坑,埋入棺椁,敛以厚土,考古上把这种简单结构的墓葬叫“土坑竖穴墓”。如果有的竖穴挖得太深,还要增加一条斜长的墓道,以便建造时方便出土和出殡时下葬棺椁及其随葬品所用。但自东汉起,墓葬建材和墓室结构开始大量使用砖来建造,这在考古上叫“横穴砖室墓”。与竖穴墓相比,横穴墓也是先向地下挖一个竖坑,但最大的改变是在竖坑下部,再横着向旁边掏洞。洞掏好后,用砖垒砌铺陈墙壁、墓顶、地面以及墓门,形成一个可以放置棺木和随葬品的密闭空间。
, 百拇医药
这种砖室墓由于都是用砖垒砌起来的,墓室不易塌方,比较牢固,对保护墓主人和随葬品及其防范盗掘,显然优于原来在棺椁上填土掩埋的土坑竖穴墓。像前两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曹操高陵,就是这种砖室墓的一个代表(图2)。该墓由斜坡墓道和砖砌护墙、墓门、封门、甬道、墓室以及铺石的地面等组成,几乎是用砖石包裹堆砌起来的,全长近60米,深达15米,墓道里还含有大量的料礓石。可见,这座墓葬不但包含了汉代以前所用的主要防护措施,而且更是增加了大量的砖石等新兴材料。
除了新出现的横穴砖室墓,汉代铁质工具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应用,更利于开山凿石,于是“凿山为陵”也成了汉代比较多见的一种墓葬形态(图3、4)。这种墓葬,是在山体上开凿长长的山洞,形成巨大的墓室空间。据《史记》等记载,“凿山为陵”的先河是汉文帝的霸陵。该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由于整个墓室全都被“包”在了自然山体里,永固性更强,盗墓贼即便找到了墓门,往往也会止步于塞石,被发现以及被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凿山为陵固然永固,但墓口和墓门还是容易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于是很多陵墓在填土中添夹石板和用“塞石”封填墓道。所谓“塞石”,是汉代叫法。就是用重达数吨的巨大条形石块,把墓门或墓道垒砌封堵起来。这种“塞石”,如果不借助机械工具,即便几个人一起用力,也很难拉动。像江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在长长的墓道中段、后段等多处用了塞石。这些塞石每块长约2.7米,宽、高均约1米,重7吨左右,或3列3层或双列双层加以封填(图5)。更有甚者,有的墓门在塞石之后,还用金属液体浇灌密封。但即便防范到如此程度,还是没能使盗墓者后退。他们或将塞石砸断,或用不知什么手段将塞石拖出,被洗劫的陵墓依然不在少数。
汉代陵墓多是砖室墓和“凿山为陵”,这对后世陵墓防盗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唐代18座帝陵中,除了4座封土为陵外,其余14座都是依山为陵。这些陵墓多是从山体的斜面上,向下开凿成阶梯型墓道直达墓门和地下玄宫。像最著名的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墓道和地宫门洞开凿在山体上,长63米多(图1)。从墓道口至墓门用2500多块石条层叠扣砌,共39层。石条之间凿出凹槽,并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相互铆住,石条之间上下贯通的凿洞,用铁棍贯穿固定。石条缝隙用熔化的锡铁汁灌注,使石条熔为一体。
, 百拇医药
说起来,古今多少盗墓贼无所不用其极,都想盗掘乾陵。他们遍山寻找,炸石挖沟,都徒劳无功,始终没有找到它的入口,可见其隐蔽性之强。后来,还是在解放后修路爆破取石材时,才被农民无意中发现其入口。经过考古勘探和调查,研究人员认定乾陵没有被盗过的痕迹,这意味着它可能是极少数甚至是唯一一座未被盗掘过的唐代帝陵。
砖石并重 内外设防
汉唐以来皇家贵戚多采用“凿山为陵”以防盗墓的方式,到了明清时代改为更多地使用上好的砖石材料来修造陵寝。与此同时,陵寝内部防盗设施和陵园守卫制度也不断完善。这使得中国古墓防盗的措施和制度,进入到了历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以著名的定陵为例,不但用砖砌出曲长的隧道,还在隧道和地宫交接的墓口处高高地砌起金刚墙(图6)。这种层层垒砌起来的金刚墙,是用糯米汁调和泥土、沙子和石灰的混合土烧造的大块青砖垒砌而成,沉重厚实,坚硬无比。金刚墙内的甬道和部分地宫的地面铺砖,包括其他大部分建筑,都是用石材修建的。另外,地宫内的每个殿堂都装置了巨大石门,石门后还置放了古称“自来石”的顶门石,增强了防范性能。
, http://www.100md.com
这种顶门器汉代就已发明出来了,像广州南越王墓的顶门器为石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的顶门器为铜质。到了定陵所处的明代,顶门石更加精巧。送殡的人最后关闭墓门时,将石条倚立于两门内对缝间的地下浅槽内。人走出后,石条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条也随之滑向两扇门的中央,石条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门外便无法再推开石门(图7)。
当年定陵考古发掘中,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开启这两扇通高3.3米、宽1.7米的巨大石门。因为要打开石门,必须先推开顶门石,这就必须使用一种叫做“拐钉钥匙”的特制工具。当年挖掘定陵的考古队根据文献记载,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一个缺边的口字形勺把状钩子,顺着两扇大门的缝隙伸进去之后,再把缺边的口字形那边横过来套进顶门石。然后向里面一推,顶门石就离开门竖立起来,墓门也就打开了。
明清皇陵的防盗设施已如此极尽能事,别说墓门难以轻易开启,就是陵寝入口亦很难找到。而且就算碰巧找到入口,也难以进入。比如民国初的1928年孙殿英等人盗掘乾隆和慈禧陵时,找不到墓口,急的只好用炸药炸。就是进了洞后,也曾遇到过自来石反顶住墓门打不开的情况。他们最后只好硬来,十几个人抱着大树干,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野蛮地撞开墓门,自来石也被撞断。
, http://www.100md.com
明清皇家贵戚陵墓除了地宫严密防盗外,还强化实行了各种护陵制度。比如明代专门设有监、卫、祀署,配备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并且规定,凡是图谋破坏山陵者,以“大逆”论罪,一律凌迟处死;凡是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者,一律斩首;凡是盗砍山陵内树木者,斩首及其家属发配边军。清代的东陵和西陵也都专门设有管理机构,如内务府总管衙门和兵部衙门,直接管理陵区事务,可谓壁垒森严。民国后,清廷再无力奉养守陵人,加上护陵制度逐年松懈,才给了孙殿英等盗墓者以可乘之机。
最后要说的是,古代平民百姓的墓葬一般都没什么像样的随葬品,本不值得一盗,也就不太有必要处心积虑地设置防盗措施。比如很多百姓甚至都不用砖来砌墓,而是把沙子、白灰、筛选的泥土等材料,用糯米浆调和成“三合土”来浇灌墓室或充填棺椁和墓室之间的空隙。“三合土”质地坚固,堪比现代水泥,既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也能间接起到防盗作用。此类墓被称为“灌浆墓”或“包浆墓”,在宋代就已经在南方出现。清代《白下琐言》:“古人葬法以三合土为最善……或遇盗贼掘发,坚凝滑硬,刀斧亦不能开……以三合土坚筑之法葬之,既可以尽人子之心,又足以弭盗贼之患。所费无多,所全实大,稍有力者皆可为之。”笔者曾带领复旦大学考古队清理过这类没什么防盗措施的墓葬,几乎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有也只是头枕几片陶瓦而已。
上面提到的“灌浆墓”或者“包浆墓”,说起来已是一种薄葬方式。换言之,古往今来,薄葬其实是一种最好的防盗手段。这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朝历代,或有提倡,或有不循,时兴时衰。而今中国,移风易俗,提倡火葬,不再随葬物品,我们已经不必再为墓葬防盗犯愁了,这就等于是把盗墓贼们逼到了一个无墓可盗的死胡同。长此以往,非但盗墓贼们都得改行,就连防盗技术恐也有失传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我国自古以来形成传统的防盗技术,或许有朝一日,还会成为需要全社会保护与抢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赵菲, http://www.100md.com(高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