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的微笑——吴哥之谜
柬埔寨的丛林,一个隐藏了百年的秘密;吴哥窟的微笑,一张持续了一千年的笑脸。
一千多年前,在东南亚柬埔寨有一座世界上最宏伟的都城。这个城市始建于802年,完成于1201年,繁荣了600年。然而在15世纪初,这个城市突然消失了。许多年过去了,甚至连柬埔寨本地人都遗忘了帝国故去的辉煌。直到19世纪60年代,一个法国人意外发现了这个丛林中的王国。从此,考古学家纷纷来到这里。西方学者一开始难以置信古代远东文明拥有如此高的建筑水准,猜测它是古希腊征服者亚历山大,或者疆域极盛期的罗马皇帝遗留下来的……历史最终揭晓了真相,古代柬埔寨不朽荣耀的见证,被镌刻在吴哥的巨石上得以传世。
吴哥,留给了人类太多的遐想:一个如此繁复庞大的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为何突然之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神秘的微笑,到底取材于何处?
博物学家的意外发现
, 百拇医药
公元1861年雨季,法国博物学家亨利 • 穆奥跋涉于柬埔寨中部的密林中。他此行是来考察鸟类与昆虫的。他徒步行进了5天,最终来到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当最后一丛茂密的枝叶被拨开,映入眼帘的情景令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惊呆了:一排壮丽的建筑矗立在大地上,仿佛是从这片古老的密林中自行生长出来的。
发现这座了不起的遗迹,对于穆奥而言,与其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更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他虽然不是考古学家,却从小就对东方的历史深深着迷。穆奥笃信,就在东南亚的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失落的“所罗门神殿”。让他萌生此念的是一部中国人的著作—元朝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腊”是中国史籍对古柬埔寨王国的称呼。13世纪末,此书作者出使那个神秘国度,见识了无数美轮美奂的建筑。斯时斯地,那曾经活在纸上的城池,亦真亦幻地坐落在眼前。穆奥猜得不错:它确是“真腊”首都“吴哥”,这座城市被遗忘在这里,已经超过400年了。
吴哥城的辉煌与衰落
, 百拇医药
“吴哥”本意是“都市”。这不是柬埔寨语,而是印度北方的梵语。缔造这座城市的文明,自古就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早在公元1世纪,柬埔寨女王与一个印度贵族结为夫妻,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此后在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弘扬下,印度的宗教、习俗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主流。
到了9世纪初的高棉王国时代,善战的国王不断扩大疆土,膨胀着高棉人的雄心。伴随着国力走向巅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开始了。一代代国王用巨石建起陵墓,堆砌出王国权力与财富的中心—吴哥。这些建筑同时又是神庙,供奉的都是印度教的神。
12世纪初“日护王”苏耶跋摩二世统治的时期,高棉的实力如日中天,连今天泰国、马来半岛、越南的大片土地都被并入版图。在大兴土木方面,武功卓著的“日护王”自然不愿甘居人后。然而,此时的吴哥已然被历代先王的巨石建筑填满,没有空地供他施展拳脚了。于是,他将这座只属于自己的陵墓选在城外。数以千计的石匠、彩绘师、建筑师,辛劳工作了37年才将其完成。整座建筑用大石一块块砌成,没用上石灰水泥,更没用上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古柬埔寨人的建筑巧思。尽管苏耶跋摩二世没有活着见到陵墓竣工,但他的愿望毕竟实现了—这座今天被称作吴哥窟的工程,成为整个吴哥建筑群中最恢宏的组成部分。
, 百拇医药
“日护王”的继任者苏耶跋摩七世同样也没有停下扩张城市的脚步。由于国王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这一时期的高棉王国也摒弃了印度教而改信佛教。也正因如此,吴哥伟大的“收官”之作被献给了佛—壮观的巴云寺。寺庙的石塔四面,苏耶跋摩七世的面孔都按照佛陀的表情刻成,它被后世尊称为“高棉的微笑”。
公元15世纪暹罗(泰国)入侵高棉,打垮了财匮民乏的吴哥王朝。高棉人放弃了经营数个世纪的吴哥,将首都迁往位置更为险要的金边。古城被彻底荒弃,无情的丛林从四面八方涌来,成为这里的主人。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期以來,人们一直认为柬埔寨吴哥窟寺庙群周围是一个个分散的居民点。近年来,考古学家用高科技绘制的新地图显示,吴哥窟地区包含的不只是分散的寺庙,它是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千米的古城遗址。吴哥是9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座大城市,大约是一般古城规模的10倍,拥有一套先进的灌溉系统。这里曾是柬埔寨王朝的政治中心,曾经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也曾经是工业革命前世界最大的城市。都城内,宝塔、王宫等建筑精美,雕饰华丽。据估算,这座城市鼎盛时拥有人口上百万,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百拇医药
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利设施
考古学家通过对吴哥窟建筑结构的研究,发现吴哥寺内铺设有合理、完整的排水系统。许多水利专家感到难以置信,他们认为这些河塘相间的水利灌溉系统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奇迹,完全可以同柬埔寨那精美的浮雕和宏大的宗教建筑相媲美。柬埔寨属热带气候区,雨季降水量较大,为了使雨季的大量降水能迅速排到护城河或寺内的蓄水池里,建筑者们从顶到底,在寺内各个部分都设立了明暗相通、纵横交错的排水管道。更奇特的是,这套排水系统把雨水引至寺内4个大蓄水池,供祭祀者在朝拜之前洁身用,可谓一举两得。吴哥城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以及星罗棋布的人工池塘或储水池相连而构成庞大的水利系统,不仅是柬埔寨人生存、繁衍的力量源泉,而且与吴哥的诞生、帝国的强盛与衰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史上最大的一桩失踪案
在15世纪初,吴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雄伟的王宫、庄严的庙宇以及图书馆和蓄水池,有强大的军队和政权,繁荣昌盛的都城,竟然被丛生的莽草所淹没了呢?按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一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历史没有记载,考古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代学者则众说纷纭。
, http://www.100md.com
有人猜测,吴哥城流行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还有人认为是因吴哥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
也有人把这归于外敌入侵,并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暹罗军队攻占所致。粮食收成的减少和人口的日渐稀少,加速了高棉王国军事力量的衰落,导致暹罗人逐渐侵入。在1351年和1431年,吴哥遭到暹罗(现在的泰国)两次入侵。在经过两次致命的打击后,国王考虑吴哥离泰国太近,吴哥迟早还会在新的战争中遭到袭击,不得不将首都从吴哥迁移到金边,部分居民跟随国王去了金边。暹罗人进入吴哥的目的只是为了劫掠。为了达此目的,需要消除抵抗,对留下的人大开杀戒、大肆屠杀。劫匪们满载而归,丢下大量的尸体,在热带的气候条件下腐烂后,饮用水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很快就疫病流行,刀下幸存的少数人也就不能幸免,吴哥地区成了无人区。附近的人则传说丛林里有一座“会吃人的古城”,人们因害怕吴哥有鬼魅瘴气而不敢进入,久而久之,吴哥被丛林所包围,世人遗忘了它的存在。
, 百拇医药
还有考古学家认为吴哥消失可能与气候突变有关。考古学家认为,这座柬埔寨古都的灭亡很可能是由600年前的一场大干旱造成的。他们依据的是对当地树木年轮的分析,树木年轮的密度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关地区气候的历史记录。潮湿季节可以促进大树的生长,年轮也就相对密集,而遇到干旱季节,年轮就会相对稀疏。在过去16年里,科学家一直在东南亚地区采集树木年轮的样本,以建立这一地区在过去几百年中的气候记录。通过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在过去70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至少发生了4次特大干旱灾害。其中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灾害发生在1415年到1439年期间,这与许多考古学家得出的吴哥城灭亡的时间段正好吻合。吴哥得以作为一支强大的势力在中世纪崛起,全仗着一套高明的蓄水系统,在干旱季节帮助古城储蓄水源,在雨季时又可发挥泄洪的作用。然而,几百年不遇的大旱使这套蓄水系统运作失灵,农业因之荒废。再加上年复一年无止境地建造神庙,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面的人民早已不胜负荷。
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旅游者慕名来到这里时,再也无法想像当年城市的繁华景象,只剩下石头的废墟记载着曾经的荣耀与衰落,也许只有它们才知道这个城市的文明是如何突然中断的。
, 百拇医药
【责任编辑】蒲 晖
相关链接
吴哥城的见证者
我国元代学者周达观,于1296年曾随元朝使臣出访柬埔寨,在吴哥城住了很长时间,回国后曾著《真腊风土记》,对吴哥城及吴哥城南门约1里的吴哥窟做了详尽的描写。《真腊风土记》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记录吴哥文明繁荣景况的著作。周达观出访时,已是吴哥灿烂文明的最后时期。之后由于关山险阻,这部书被束之高阁,不被外人所知。19世纪初,在西方人开始认识中国文化的同时,中国的《真腊风土记》也让他们把目光投向书中所指引的神秘地方—吴哥。亨利 • 穆奥之所以发现吴哥,得益于他看过这本书。
吴哥窟修复工程
1907年,泰国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与其他吴哥古迹相比,保存得最完整。尽管如此,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修复工程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然后将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应用的分析重建法,运用在吴哥古迹的重建上。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60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重新展开。, 百拇医药(简明)
一千多年前,在东南亚柬埔寨有一座世界上最宏伟的都城。这个城市始建于802年,完成于1201年,繁荣了600年。然而在15世纪初,这个城市突然消失了。许多年过去了,甚至连柬埔寨本地人都遗忘了帝国故去的辉煌。直到19世纪60年代,一个法国人意外发现了这个丛林中的王国。从此,考古学家纷纷来到这里。西方学者一开始难以置信古代远东文明拥有如此高的建筑水准,猜测它是古希腊征服者亚历山大,或者疆域极盛期的罗马皇帝遗留下来的……历史最终揭晓了真相,古代柬埔寨不朽荣耀的见证,被镌刻在吴哥的巨石上得以传世。
吴哥,留给了人类太多的遐想:一个如此繁复庞大的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为何突然之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神秘的微笑,到底取材于何处?
博物学家的意外发现
, 百拇医药
公元1861年雨季,法国博物学家亨利 • 穆奥跋涉于柬埔寨中部的密林中。他此行是来考察鸟类与昆虫的。他徒步行进了5天,最终来到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当最后一丛茂密的枝叶被拨开,映入眼帘的情景令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惊呆了:一排壮丽的建筑矗立在大地上,仿佛是从这片古老的密林中自行生长出来的。
发现这座了不起的遗迹,对于穆奥而言,与其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更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他虽然不是考古学家,却从小就对东方的历史深深着迷。穆奥笃信,就在东南亚的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失落的“所罗门神殿”。让他萌生此念的是一部中国人的著作—元朝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腊”是中国史籍对古柬埔寨王国的称呼。13世纪末,此书作者出使那个神秘国度,见识了无数美轮美奂的建筑。斯时斯地,那曾经活在纸上的城池,亦真亦幻地坐落在眼前。穆奥猜得不错:它确是“真腊”首都“吴哥”,这座城市被遗忘在这里,已经超过400年了。
吴哥城的辉煌与衰落
, 百拇医药
“吴哥”本意是“都市”。这不是柬埔寨语,而是印度北方的梵语。缔造这座城市的文明,自古就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早在公元1世纪,柬埔寨女王与一个印度贵族结为夫妻,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此后在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弘扬下,印度的宗教、习俗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主流。
到了9世纪初的高棉王国时代,善战的国王不断扩大疆土,膨胀着高棉人的雄心。伴随着国力走向巅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开始了。一代代国王用巨石建起陵墓,堆砌出王国权力与财富的中心—吴哥。这些建筑同时又是神庙,供奉的都是印度教的神。
12世纪初“日护王”苏耶跋摩二世统治的时期,高棉的实力如日中天,连今天泰国、马来半岛、越南的大片土地都被并入版图。在大兴土木方面,武功卓著的“日护王”自然不愿甘居人后。然而,此时的吴哥已然被历代先王的巨石建筑填满,没有空地供他施展拳脚了。于是,他将这座只属于自己的陵墓选在城外。数以千计的石匠、彩绘师、建筑师,辛劳工作了37年才将其完成。整座建筑用大石一块块砌成,没用上石灰水泥,更没用上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古柬埔寨人的建筑巧思。尽管苏耶跋摩二世没有活着见到陵墓竣工,但他的愿望毕竟实现了—这座今天被称作吴哥窟的工程,成为整个吴哥建筑群中最恢宏的组成部分。
, 百拇医药
“日护王”的继任者苏耶跋摩七世同样也没有停下扩张城市的脚步。由于国王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这一时期的高棉王国也摒弃了印度教而改信佛教。也正因如此,吴哥伟大的“收官”之作被献给了佛—壮观的巴云寺。寺庙的石塔四面,苏耶跋摩七世的面孔都按照佛陀的表情刻成,它被后世尊称为“高棉的微笑”。
公元15世纪暹罗(泰国)入侵高棉,打垮了财匮民乏的吴哥王朝。高棉人放弃了经营数个世纪的吴哥,将首都迁往位置更为险要的金边。古城被彻底荒弃,无情的丛林从四面八方涌来,成为这里的主人。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期以來,人们一直认为柬埔寨吴哥窟寺庙群周围是一个个分散的居民点。近年来,考古学家用高科技绘制的新地图显示,吴哥窟地区包含的不只是分散的寺庙,它是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千米的古城遗址。吴哥是9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座大城市,大约是一般古城规模的10倍,拥有一套先进的灌溉系统。这里曾是柬埔寨王朝的政治中心,曾经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也曾经是工业革命前世界最大的城市。都城内,宝塔、王宫等建筑精美,雕饰华丽。据估算,这座城市鼎盛时拥有人口上百万,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百拇医药
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利设施
考古学家通过对吴哥窟建筑结构的研究,发现吴哥寺内铺设有合理、完整的排水系统。许多水利专家感到难以置信,他们认为这些河塘相间的水利灌溉系统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奇迹,完全可以同柬埔寨那精美的浮雕和宏大的宗教建筑相媲美。柬埔寨属热带气候区,雨季降水量较大,为了使雨季的大量降水能迅速排到护城河或寺内的蓄水池里,建筑者们从顶到底,在寺内各个部分都设立了明暗相通、纵横交错的排水管道。更奇特的是,这套排水系统把雨水引至寺内4个大蓄水池,供祭祀者在朝拜之前洁身用,可谓一举两得。吴哥城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渠,以及星罗棋布的人工池塘或储水池相连而构成庞大的水利系统,不仅是柬埔寨人生存、繁衍的力量源泉,而且与吴哥的诞生、帝国的强盛与衰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史上最大的一桩失踪案
在15世纪初,吴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雄伟的王宫、庄严的庙宇以及图书馆和蓄水池,有强大的军队和政权,繁荣昌盛的都城,竟然被丛生的莽草所淹没了呢?按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一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历史没有记载,考古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代学者则众说纷纭。
, http://www.100md.com
有人猜测,吴哥城流行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还有人认为是因吴哥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
也有人把这归于外敌入侵,并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暹罗军队攻占所致。粮食收成的减少和人口的日渐稀少,加速了高棉王国军事力量的衰落,导致暹罗人逐渐侵入。在1351年和1431年,吴哥遭到暹罗(现在的泰国)两次入侵。在经过两次致命的打击后,国王考虑吴哥离泰国太近,吴哥迟早还会在新的战争中遭到袭击,不得不将首都从吴哥迁移到金边,部分居民跟随国王去了金边。暹罗人进入吴哥的目的只是为了劫掠。为了达此目的,需要消除抵抗,对留下的人大开杀戒、大肆屠杀。劫匪们满载而归,丢下大量的尸体,在热带的气候条件下腐烂后,饮用水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很快就疫病流行,刀下幸存的少数人也就不能幸免,吴哥地区成了无人区。附近的人则传说丛林里有一座“会吃人的古城”,人们因害怕吴哥有鬼魅瘴气而不敢进入,久而久之,吴哥被丛林所包围,世人遗忘了它的存在。
, 百拇医药
还有考古学家认为吴哥消失可能与气候突变有关。考古学家认为,这座柬埔寨古都的灭亡很可能是由600年前的一场大干旱造成的。他们依据的是对当地树木年轮的分析,树木年轮的密度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关地区气候的历史记录。潮湿季节可以促进大树的生长,年轮也就相对密集,而遇到干旱季节,年轮就会相对稀疏。在过去16年里,科学家一直在东南亚地区采集树木年轮的样本,以建立这一地区在过去几百年中的气候记录。通过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在过去70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至少发生了4次特大干旱灾害。其中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灾害发生在1415年到1439年期间,这与许多考古学家得出的吴哥城灭亡的时间段正好吻合。吴哥得以作为一支强大的势力在中世纪崛起,全仗着一套高明的蓄水系统,在干旱季节帮助古城储蓄水源,在雨季时又可发挥泄洪的作用。然而,几百年不遇的大旱使这套蓄水系统运作失灵,农业因之荒废。再加上年复一年无止境地建造神庙,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面的人民早已不胜负荷。
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旅游者慕名来到这里时,再也无法想像当年城市的繁华景象,只剩下石头的废墟记载着曾经的荣耀与衰落,也许只有它们才知道这个城市的文明是如何突然中断的。
, 百拇医药
【责任编辑】蒲 晖
相关链接
吴哥城的见证者
我国元代学者周达观,于1296年曾随元朝使臣出访柬埔寨,在吴哥城住了很长时间,回国后曾著《真腊风土记》,对吴哥城及吴哥城南门约1里的吴哥窟做了详尽的描写。《真腊风土记》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记录吴哥文明繁荣景况的著作。周达观出访时,已是吴哥灿烂文明的最后时期。之后由于关山险阻,这部书被束之高阁,不被外人所知。19世纪初,在西方人开始认识中国文化的同时,中国的《真腊风土记》也让他们把目光投向书中所指引的神秘地方—吴哥。亨利 • 穆奥之所以发现吴哥,得益于他看过这本书。
吴哥窟修复工程
1907年,泰国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与其他吴哥古迹相比,保存得最完整。尽管如此,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修复工程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然后将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应用的分析重建法,运用在吴哥古迹的重建上。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60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重新展开。, 百拇医药(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