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20期
编号:12744323
远逝的克洛维斯文明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20期
     2004年11月18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考古学家艾伯特在《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将人类在北美洲历史推前5万年的新证据》的文章,引起了全球考古学界的瞩目。艾伯特在南卡罗莱纳州阿伦达郡的塔波发现了一些石制器具,将克洛维斯史前文明向前推了5万年。回顾美洲远古人类文明的薪火延息,人们对哥伦布远渡新大陆前的人类文明知之甚少。伴随考古技术与研究的日新月异,美洲史前文明的面纱逐渐被揭开,逝去的远古文明以其辉煌的姿态再次屹立于世人眼前。

    美洲古印第安人的始祖

    1933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一处早已干涸的湖底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支别具特色的古代矛头。研究者随后在附近的地点,又发掘出一具庞大的史前动物遗骸。这一惊人的考古奇迹,在欧美考古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经古生物学家鉴定,这具史前动物遗骸正是销声匿迹的猛犸象骸骨。据骨龄推断,这具猛犸象大约已死去1.15万年。考古人员通过科学分析,认定这支矛头与猛犸象出土的时间基本吻合,一个惊人的推断浮现在考古人员的脑海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史前古印第安人所使用的狩猎工具?难道这具猛犸象就是他们所捕获的猎物?经过挖掘工作的持续深入,一连串的疑问逐渐被解开。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人们在北美洲的西部又陆续发现了多个具有相同风格的矛尖,而且在矛尖出土的附近地区,也陆续出土了巨型犰狳、树獭、乳齿象等史前动物遗骸。考古学家据此推定,这应该是生活在距今一万年前的史前美洲人类的文明遗址。由于文物最早出土于新墨西哥州的克洛维斯,所以称之为“克洛维斯文化”。
, 百拇医药
    克洛维斯文化,是发端于美洲的一种史前古印第安人文化,又名拉诺文化。考古学家将北美洲的史前人类文化分为古印第安人时期与狩猎游牧时期。古印第安人时期,以其出土石器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克洛维斯文化与福尔瑟姆文化两个阶段。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测量,研究人员推定克洛维斯文化的遗迹可以追溯至1.15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在冰河时代,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与美洲大陆的阿拉斯加地区,通过白令陆桥连贯一体。白令陆桥位于今天的白令海峡附近,延伸极限长达1600千米,被认定是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生物交通的重要通道。随着地质环境的剧变,白令陆桥成为白令海峡,遂将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分隔开来。克洛维斯人正是踏着这一足迹,从西伯利亚地区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远赴美洲新世界。他们穿越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的非冻土地带,翻越洛矶山脉,最终来到美洲大陆栖居。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在加拿大广阔的针叶林地带聚居;一部分继续前行,穿过尤卡坦半岛与中美洲地峡,聚居于南美委内瑞拉与智利一带。克洛维斯人被考古学家称为“古印第安人”的始祖。

    克洛维斯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史前文明。克洛维斯人擅长制造各类狩猎工具,尤以克洛维斯矛尖出土的数量最多。克洛维斯矛尖是一种典型的石器时代锻造工具,矛尖的两面具有相同凹槽,尖头十分锋锐,做工精致、细腻。部分出土的矛尖上镶嵌有被压制的硅石、玛瑙和碧玉,形状各异。这种矛尖的内外侧两面均可使用,因具有一条居中的大槽,因而又被称为带凹槽的尖物。石器的底基部向顶部延伸的沟槽,主要是为了安装把柄,便于狩猎时使用。可见,克洛维斯人已具有相当的智慧。这种特制的矛头主要是用来猎杀大型哺乳动物,诸如猛犸象、古风野牛、乳齿象、地懒、貘、史前羊、马以及其他细小身躯的动物。据考古学家统计,克洛维斯人猎捕或食用的动植物总数大约有125种之多。除锻造石器工具外,克洛维斯人还懂得使用火,并学会用火烤炙食物。在已知的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掘出带有简单纹饰的石制饰品,可见,克洛维斯人已初具审美意识。
, 百拇医药
    神秘的克洛维斯人遗迹

    美洲大陆的早期殖民者对土著居民的起源似乎毫不关心,他们依照《圣经》的记载,对印第安人的缘起穿凿附会。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是犹太人失落的十部落成员后裔;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是沉没的大西洲(又名亚特兰蒂斯)侥幸逃出的岛民;还有不少人说,印第安人是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子嗣。1648年,西欧旅行家托马斯·盖奇在美洲游历,他已经注意到北美印第安人与蒙古人种之间在体质上有相似之处,推定古印第安人应当是由白令海峡抵达美洲的亚洲人。这一推断虽具有合理性,在当时却难以寻找有力的考古证据。

    1908年,北美各地洪灾肆虐,大洪水冲垮了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镇。镇上一名叫乔治·迈克金的牛仔,在河岸的附近首次发现了美洲古代野牛的遗骸。1927年8月29日,发掘人员在考古学家哈罗德的引领下,在新墨西哥州的福尔瑟姆遗址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史前古代野牛残骸,这些均证明了美洲史前人类活动的真实性。新墨西哥州陆续出土的史前人类文化遗迹,不仅引起了考古学家的瞩目,同样打破了往日静谧的小镇。各领域研究人员与新闻记者从美国各地赶赴克洛维斯,使得小镇异常喧嚣。1929年,镇上一位年仅19岁的考古爱好者瑞特·怀特曼,持续关注当地报刊有关福尔瑟姆遗址发掘的跟踪报道,凭借他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常年居住所熟谙的地质情况,很快在新墨西哥州东部一个名叫黑水源的地方,发现了克洛维斯人的史前遗迹。据考古学者研究,黑水源在史前时代是一处广袤的湖泊,许多史前大型哺乳动物均来到此处寻找水源。敏锐的克洛维斯人三五成群地聚首于此,等待合适的时机狩猎,因而在黑水源附近陆续发现了许多克洛维斯人活动的遗迹也就不足为奇。这一轰动性的考古发现,吸引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一场围绕美洲史前人类文明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就此拉开序幕。
, http://www.100md.com
    从1930年至1937年间,考古学家们在新墨西哥州的克洛维斯附近,陆续发掘出土了诸多古印第安人所使用的狩猎工具与日常生活器皿。这些文物的出土,印证了古印第安人存在的历史事实,为进一步揭示古文明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1931年8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与考古学专家霍华德,带领他的发掘团队,潜入新墨西哥州的崇山密林之中,在韦特莫尔溶洞(又名地榆洞穴)的遗址中,发现了5英尺长、7英寸宽的一个史前麝牛骸骨。此后,又陆续出土了一批与克洛维斯人相关的远古遗迹。这处遗址被考古学界认定为第一批相对完整的克洛维斯人史前遗迹,载入美国考古学的史册。如今,这里被开辟为美国国家公园,供游人参观休憩。

    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在亚利桑那州的圣佩德罗河谷发现了一处名为纳科的遗址,在这一遗址中出土了一具猛犸象遗骸以及8件克洛维斯时代的石器。考古研究人员因循这一线索,很快又在一处名为莱纳的遗址中发掘出13件克洛维斯人制作的矛尖、8件切割石器以及9具未成年的猛犸象骨骸。令人惊叹的是,在骨骸堆的附近,还发现了两处火塘遗迹,这说明克洛维斯的狩猎人曾在此屠宰猎物并烤炙食物。使用并掌握火的技术,无疑是史前人类迈入文明曙光的重要标志。考古学家通过分析石器、兽骨以及火塘出土时所在的不同地层后认为,克洛维斯人的狩猎活动存在季节性规律,其锐状器物的演变历程也印证了克洛维斯人由盛至衰的历史轨迹。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已经发现的克洛维斯人遗迹多达15处,遍及美洲的各个角落。位于北美洲的主要有: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坦纳尔峡谷遗址与尼那亚峡谷遗址,分别距今14000年与12000年左右;美国俄勒冈州的佩斯利石窟遗址与孔尼尔石窟遗址,分别距今14300年与13000年左右;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莎提尔遗址,距今14510年左右。位于南美洲的主要有:委内瑞拉的泰玛遗址,距今14000年左右;智利的塔瓜遗址与蒙特卡罗佛得角遗址,距今分别为11380年与14800年左右;巴西的拉帕博克特遗址,距今12070年左右等。

    新仙女木事件与克洛维斯人的销匿

    距今12800年前,在浩瀚无垠的星际中,一颗彗星脱离原有的运行轨道,向地球直面撞击而来。这一冥冥之中的浩劫,改变了这个星球所有的一切。彗星的撞击导致地球平均气温骤然下降了6℃,使得地球由较温暖的间冰期回到了严寒的冰河期。考古学家在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黏土中发现了史前遗存的八瓣仙女木花粉,故将这次天地大冲撞的浩劫定名为“新仙女木事件”。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后被泛指为史前寒冰期。“新仙女木”便指的是最后一次寒冰期,大约持续有千年之久。此后地球气候渐入常境,进入温暖的全新世时代。
, 百拇医药
    克洛维斯文明臻盛于距今13000年前,持续了大约200年至800年左右。然而初见文明端倪的克洛维斯文明,与其他史前人类文明一道,因“新仙女木事件”而彻底发生了转变。地球大气环境的突变,使得原本栖息在美洲大陆上的猛犸象、剑齿虎、美洲狮、骆驼与树獭等史前动物灭绝。囿于全球气候突降与狩猎动植物的数量锐减,克洛维斯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恶劣的外部环境加速了克洛维斯文明的衰退。日常食物的短缺、酷寒恶劣的自然环境、自身生育能力的下降,均使得克洛维斯人的数量骤然剧减以致最终消失,美洲大陆的石器文化遂发生断裂。考古学家通过分析克洛维斯人遗存的不同类型的矛头,推定出克洛维斯文明残败的大致历程。新兴的福尔瑟姆文化以及后续延宕的古印第安人文明,昭示着新时代的开始。克洛维斯文明作为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不仅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始祖文化,同样是世界史前文明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责任编辑】王 凯, http://www.100md.com(君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