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22期
编号:12744246
那山那人那戏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22期
     响应“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本刊派出记者前往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对当地的目连戏进行乡村考察。

    目连戏作为一个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在中国流传深远而广泛,历经三百余年经久不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均有目连戏上演。其中,安徽省徽州地区是目连戏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较之其他,徽州目连戏有着更为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目连戏名列其中,这对目连戏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近日前往安徽省祁门县,选取县辖区内的历溪村和马山村作为典型,实地考察了目连戏存在的现状,以期详细了解它在当地的源流、特色和发展传承情况。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与江西省毗邻。据《续文献通考》记载:“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唐属歙州,宋、元属徽州,明、清时属徽州府,今属黄山市。从民间盛传的神话故事,到明末郑之珍改编完成《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祁门县逐渐成为中国目连戏发展与传播的中心。
, http://www.100md.com
    “目连救母”的故事

    自唐以来,祁门各地的僧寺和道观开始兴盛,香火不断,宗教气氛浓厚,彼时当地广泛流传着一个宣扬孝义、提倡行善的“目连救母”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目连的僧人(俗名傅萝卜),其父傅相有一副菩萨心肠,乐善好施,死而升入极乐世界;其母刘氏不敬神明,做尽坏事,被打入地狱。目连为了将母亲从地狱救出,历尽千难万险,扁担的一头挑着母亲的骨灰,另一头挑着经文,去往西天拜佛为母亲求情,最终孝感天地,救出其母。这个故事起源于西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唐代的《盂兰盆经》中也有相关记载。

    目连戏就是因这一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善举也渐渐以戏剧和戏本的形式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早在宋代就有《目连救母》杂剧和敦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相继问世,但对社会影响不大。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祁门清溪有个人名叫郑之珍,笃信佛教,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传说、杂剧、变文的基础之上,他于1579年撰写了《劝善戏文》,对目连戏的发展影响尤为深远。郑之珍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目连文化之集大成者”,成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
, 百拇医药
    古朴的目连戏之乡

    祁门目连戏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祁门人对目连戏也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很多老艺人都希望目连戏能一直唱下去,不仅仅因为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技艺,更多的是源于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目连戏情结。祁门县文化局的干部向我们介绍道:“数百年来,祁门人写戏、演戏、办戏、看戏,日常生产生活都和目连戏息息相关。如今的祁门大地上,目连文化积淀依然深厚,众多山村都与目连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所到的历溪村是祁门县历口镇的一个古村落,南唐时即已建村,地处牯牛降大山脚下,因汇集来自历山的数溪而得名。得知我们一行人专程前往这里看戏,历溪村年过七旬的老艺人王秋来显得格外开心。他是琅琊王氏三十七世裔孙,也是目连戏重新编排演出的发起者之一,主要饰演判官和猿猴精。为了发展山村旅游业,也为了将祖辈的技艺传授给后辈,他与其他几位老艺人一起在村里招收了一批弟子,悉心传授技艺,排练了多出目连戏。戏班的演员已由最初的几位老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
, http://www.100md.com
    祁门县下属的马山村是目连戏的另一个故乡。记者来到马山村的时候,太阳已在西边慢慢沉下,正是目连戏鸣锣开演的时候。目连戏其实是做给鬼神看的戏,一般在夜幕降临后才可演出。在鞭炮声、锣鼓声的召唤下,叶氏宗祠里挤满了前来看戏的村民,像过节一样热闹。虽然马山班曾中断目连戏演出多年,但戏班并未完全解散,而是改唱京剧等别的剧种,加上马山班老艺人至今还有很多健在,班里中青年演员培养也较好,目连戏中主要角色扮演者基本齐全,马山班自然也就成了祁门目连戏传承最好的戏班。

    浓厚的宗教色彩

    最初的目连戏是一种祈福、敬神的宗教仪式,村里翻修祠堂、年遇干旱、人丁不旺等都可以组织村民演一场目连,当时的目连戏更类似于一种祭祀活动。其宗教祭祀性在演出开始前表现得最为突出,此时需要演员配合完成一系列与神交感的活动,大致分为庙中接神、戏台祭神、开台通神等步骤,意在通过庄重严肃的宗教仪式,让所有演员与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与鬼神同在的意识,给即将开演的目连戏蒙上一层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
, 百拇医药
    目连戏具有如此独特的宗教仪式作用,加上徽州自古就有着浓郁的戏曲氛围,因而,徽州氏族村落每隔一段时间或每逢大事,就会通过演目连戏来避祸消灾、祈求平安。同时,目连戏表演形式神奇瑰丽,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徽州频繁的庙会活动之中,晚间演出诡秘的目连戏更是成为了惯例,古代徽州可谓“处处皆闻目连声”。

    堪称一绝的武场戏

    祁门目连戏之所以在徽州及毗邻地区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各家戏班都有拿手绝活,表演以极具观赏性的武场戏见长,在他处的目连戏中难得一见;二是每家戏班都有知名度较高的演员,这些人平时刻苦钻研演技,功夫日益精进,成了“名角”,并以此维持生计。传说曾有一位目连戏老艺人叫小金水,他的绝活功夫有“小鬼转磨”和“猴子拜观音”。“小鬼转磨”就是在高杆上以肚皮为中心旋转;“猴子拜观音”就是坐在杆头上双手拜观音,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完成不了这种动作的。可以说,目连戏是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
, http://www.100md.com
    谈到武场戏,马山村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叶善怀老人依然兴致高昂。他说,早在1994年,马山班曾应邀来到本县渚口的罗村,为新修的叶氏宗祠“破台”,连续三晚表演了目连戏,其中包括盘旗和盘彩环节,但是很遗憾由于自己年纪已大,体力不支,没能完成表演,直到第三个人才得以完成,拿到奖励。

    老人提到的盘旗和盘彩是目连戏里的两套绝活功夫。盘旗就是在高木杆上单手单脚扯旗,连续三套动作做完后,人脑袋朝下从高空中倒着抛下来,在离地面三尺高的距离时抱杆而停,稍有不慎就会触地而亡;盘彩就是在两根高木杆之间用长布交织在一起,人在布条上不停地翻转,并且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比如“倒挂金钩”等。

    这样的武场戏的确容易吸引观众,但是,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传说民国时有一次在表演过程中,因树梢意外折断,艺人凌空坠地,当场丧命。此后目连戏很少再表演这些高空节目,武场戏就渐渐消失了,现在的表演主要以文戏为主。

    如何保护是个难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但现在的目连戏已经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目连戏。一方面,它已然容纳了多种戏剧的特色,如越剧、黄梅戏等,可以说是兼容并蓄,各取所长,但目连戏特有的精髓和底蕴也随之减少了,很难说清这是它的进化还是退化;另一方面,目连戏受到时代变迁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宗教价值,更多的仅仅是村民们的一种娱乐方式。现如今,它正在从人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远。当老一辈的艺术积淀遭遇年轻一代改行的现实,当传统戏曲面临时尚元素的挑战,目连戏在未来的岁月里,只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挣扎向前。

    【实习编辑】王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