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743456
“报到为何又称‘点卯’?”等10则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7期
     报到为何又称“点卯”?

    “点卯”这个说法与古人的作息时间有关。点卯的“卯”是古代计时中的“卯时”。古代计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卯时就是早上5点到7点。古时的官署衙门通常在卯时开始办公,办公第一项就是点名,因此在卯时点名就被称为“点卯”。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词汇,如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点名册被称为“卯册”,如果需要签到则叫“画卯”等。慢慢地,各行各业都借鉴了“点卯”的说法,规定早上点名。

    将皇帝称为“万岁”

    是从何时开始的?

    早在西周、春秋时,人们就常用一些颂词和祝福语,如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岁在古代就是年的意思,万岁的意思就是万年,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一种祝颂之词,是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的意思。《史记》中描写楚汉相争时就有“万岁”的称呼,但那时的万岁还是上古颂词、祝福语的简化,后来,万岁成了对皇帝的尊称。但从史料来看,早期的万岁并不是皇帝专用的,也有一些臣子被呼为万岁。对尊长或有功绩的人,也可呼为“万岁”。
, 百拇医药
    古人用什么纸糊窗户?

    唐宋时期文人多用韧皮纸书写,这种纸比较厚密,双面写字,拟稿之后产生的废纸,其主要用途就是糊窗或者糊墙了。北宋王安石有《纸暖阁》诗:“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说的就是他用已经写过字的楚地谷皮纸和吴越藤纸糊窗子的事情。除了比较厚实的文书废纸,防水纸也很适合做窗户纸。《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的“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油纸。窗户纸容易破损,选用油纸不但可以防雨雪湿破,而且还能增加透光度。清代宫廷地位较高的殿堂用高丽纸糊饰,这是一种用绵茧或桑皮制造的白色绵纸,不仅透明白净,而且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直到清朝晚期,紫禁城各宫殿的门窗逐渐换上了玻璃,窗户纸才逐渐从宫廷中消失。

    “打牙祭”的由来

    打牙祭一词并不陌生,就是吃肉,改善伙食,含义虽简单,但它的来历和背景知识却意蕴丰富。首先从“祭”字的本意来看,就是祭奠、祭祀。古代人尊重祖先亡灵,对于祭祀非常重视。而祭祀时,肉是最常见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猪、牛),诸侯要贡献少牢(羊、猪)。普通民众也要供奉猪肉,可惜数量有限,顶多也就一小点。百姓们将肉放在先祖神龛前,点上冥币、蜡烛传信亡灵享用。祭了祖先之后,再将那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 百拇医药
    先秦时期的沐浴礼节

    洗澡是唐代才出现的词,之前古人将洗澡称为沐浴——沐是指洗头发,浴则是指洗身体。西周时,就有专人侍奉天子沐浴。此外,沐浴还与礼仪密切联系在一起,如在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之前,有专职官员负责天子和诸侯的沐浴,以示对神灵的敬肃。诸侯朝见天子时,也需沐浴斋戒后才能觐见。因此周天子王畿内赐予诸侯沐浴的封邑便叫作“汤沐邑”。沐浴还是古代婚丧礼俗的一部分。死者也要在沐浴之后才穿上殓衣被放入棺材。

    牙人——古代的中介

    从西汉开始,从事商品交易的中间人有驵侩、牙人、经纪等多种称谓,清代以后也叫中人。牙人是对交易中介最常见的一种称谓。从10世纪开始,人们把专门从事土地和房屋买卖的中间人称为“庄宅牙人”。牙人一般由三类人担当,一是买卖双方或一方的熟人、亲友、邻居等;二是里长、村长、保长等;三是专业的中间人,也叫经纪人。

, 百拇医药     “雕虫小技”的由来

    “雕虫小技”里的“虫”不是指某种昆虫,而是指古代的字体——虫书。虫书,也叫鸟虫书、鸟书,是以篆书为主体的一种美术字体。开始它只是篆书笔画之外连缀一些鸟或虫的形状,后来发展到以鸟虫形状代替篆书笔画。春秋战国时期,鸟虫书常被作为兵器或壶器上的纹饰。西汉时期,隶书逐渐流行,虫书和篆刻已经很少使用。为了能读懂汉代以前的书籍,西汉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儿童识别汉以前的字体,包括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即刻符)、虫书,也就是“六体”。“雕虫小技”最初写作“雕虫篆刻”,出在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著作《法言》中。有人问扬雄,您年少的时候是不是喜欢作赋?答曰:不错,不错,我那时是喜欢作赋,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到了成年就不作了。扬雄在《法言》中贬低“雕虫篆刻”,不是因为它们学习起来容易,而是因为它们最难学,但实际的作用又很小,只有在辨认古字的时候才用得到。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削,古代的“橡皮”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古代的“橡皮”针对的不是铅笔字,而是在竹简上的毛笔字。中国的古代“橡皮”叫作“削”,从字面就能大概知道其具体的擦涂方法。“削”的样子是一个像刀币一样的细长青铜金属片,有一面比较锋利,最早的文人在竹筒上如果写错字了,就用它来刮去,然后在原处重新撰写。

    清朝十三省的“雅号”

    清朝文人李文凤在《月山丛谈》中说:“天下十三省,俗皆有号,莫知所始。如陕西曰豹,山西曰瓜,山东曰藤,河南曰鲈,苏浙曰盐豆,江西曰腊鸡,福建曰獭,四川曰鼠,湖广曰干鱼,两广曰蛇,云贵曰象。”清朝的十三个省都有外号,这的确是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其中,两广的外号为“蛇”,是因为两广盛产蛇类;陕西的外号是“豹”,是因为陕西的山林里有豹子;山西的外号叫“瓜”,是因为瓜是当时山西省的名产。苏浙的小饭馆里大多卖盐豆,于是被称为“盐豆”;湖广的鱼多得吃不完,就晒成鱼干,于是外号成了“干鱼”;云贵一带生长许多大象,外号自然是“象”。

    玛雅文明因“温和干旱”消亡?

    公元800至公元950年,玛雅文明突然衰落。至于衰落的原因,学界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多年不雨的大旱所致。不过,墨西哥和英国学者近日借助气候变化模型推算,在那一时期,玛雅文明所在的中美洲地区旱情并不严重,玛雅文明所在地区的降水量只比先前减少25%至40%。但由于玛雅文明所在尤卡坦地区缺少河流湖泊、以雨水为主要用水来源,加上尤卡坦地区蒸发量大,因此,降水量减少的影响被充分放大。这是学界首次从降水量方面分析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

    【文稿】李 莉

    【责任编辑】蒲 晖, 百拇医药(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