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周边的庙和传说(1)
什刹海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主要有两种:一是什刹海旁有十座寺庙,包括广化寺、火德真君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万严寺。因此被称为“十刹海”,后变为“什刹海”;二是德胜门里,什刹海西侧有寺庙名“什刹海寺”,传说什刹海因这座庙而得名。元代什刹海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还有一种是和活财神沈万三挖十窖银子的传说有关。说到沈万三,老北京可能都听过,说他是“活财神”。沈万三平常是说不出哪儿有金子、哪儿有银子的,只有狠狠地打他,打急了,他胡乱一指,在他手指的地儿挖,就准有金银,而且打得越厉害,挖出的金银就越多。“活财神”由此得名。
这一年,皇上要修北京城,又不愿把他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不免发愁,有人就把活财神沈万三的事告诉了皇上。皇上一听高兴了,吩咐马上把沈万三抓来。把沈万三押上殿,皇上一瞅,心里就犯了响咕:就这么个穷老头儿,他会是活财神?不能够吧!不过从来都是有错拿的没错放的,还是先问问。皇上耕问:“你知道哪里有金子,哪里有银子吗?”沈万三答道:“我不知道。”皇帝发了火,吩咐武士把他拉下去,狠狠地打。直到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沈万三才喊了一句:“别打了,我知道哪儿有银子了。”于是他带着官兵,走到一块空地上,往下一指,说:“你们就在这儿挖吧。”果然,挖出十窖银子来。据说,这十窖银子,一窖是四十八万两,总共四百八十万两。北京城就是用这笔银子修起来的。银子挖出后,放银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后来大坑里有了水,人们就叫它“十窖海”,以后慢慢演变成“什刹海”了。
, 百拇医药
什刹海的周围原有寺庙很多,它既反映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体现了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寺庙已经荒芜,后来被改为民居,现在对外开放的寺庙已经很少了。
什刹海(寺)
位于后海西沿滨海胡同。什刹海作为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1574年-1620年)年间,是什刹海地区比较老的寺庙。清顺治六年(1692年)重修,又叫十刹海庵、什刹海庙、十岔海等。这是一座不大的寺庙,坐西朝东。《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京师梵宇,莫十刹海若者,其方五十亩,室三十余间。”《天府广记》中记载:“十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相传,这位三藏和尚在什刹海(寺)当了20年主持,每天身披袈裟,持瓢乞讨,什刹海周围的居民见到他拿着瓢,口朝上,就知道他饿着肚子,便把家里吃的东西施舍给他。如果看见他瓢口朝下,便知道他已经吃饱了,不再给他吃的。这个瓢后来一直挂在庵中,成了三藏和尚的遗物。什刹海的庙产后来陆续被分割,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当年它的山门三间、配房、配殿、大殿大约20多间,除大殿是硬山诟大脊,筒瓦顶,其余是硬山箍头脊,普通的筒瓦顶。现基本保持原状,由居民居住。传说什刹海因这座庙而得名。
, 百拇医药
汇通祠
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之上。什刹海的西海,其实就是积水潭。游什刹海,汇通祠应是必去之地。因为在汇通祠,您可以了解到什刹海、积水潭的历史,也可以了解当年老北京的水利工程概貌。当年汇通祠后边有一块一米多高的巨石,暗红色,通体花纹像云朵,手击音如铜器,纹路像一头狮子和一只鸡,所以人们把这块美石叫“鸡狮石”。相传它是一块陨石,清朝初年移到该祠,但又有人考证说它不是陨石,只是因为石头上有白点,像星星,所以叫它“星星石”。传说积水潭因此而得名,因为这块石头,所以当年叫鸡狮潭,叫着叫着成了积水潭。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妙的传说。这块“鸡狮石”已不知去向,而传说却流传下来。元大都建城之初,根据水利专家郭守敬的规划,引白浮泉水,汇西山诸泉,从高梁河流入都城,汇入积水潭。有河就要有控制水流的闸门,北京话叫“水关”。当年在汇通祠的位置附近就建有水关,现在还有这个地名。明朝徐达改建北京城的北城墙时,在德胜门重筑水关。据考证,建水关挖河道时的土在积水潭的西北堆成了一个小岛。明永乐年间,在岛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名叫法华寺,相传这座庙是永乐皇帝的爱臣姚广孝所建。因小岛上听到的水声淙淙很像潮声,所以又叫“镇水观音庵”。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祠内有两块匾,一块写有“潮高普觉”,另一块写有“功兼利济”。祠内供的是龙王。乾隆对汇通祠的改建很上心,建成后,曾到此一游。这里的景观让这位风流皇上诗兴大发,并留下了乾隆汇通祠御制诗几首。民国初年,这座庙曾一度售给长春堂药店的张子余,张子余是京城有名的孙老道(孙三明)的内侄。孙老道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了避瘟散(一种类似仁丹的闻药),由此闻名。孙老道死后,长春堂由张子余经营,张子余曾在白云观出家,受戒成为“火居道士”。他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先后在前门一带开设长春棺材铺、庆丰饭馆、油盐店、亿兆百货店等,又在地安门开设了仁和堂药铺,成为京城商界“四大巨子”之一。有钱以后,张子余不断施舍道观,他看中了汇通祠后,把它买下,进行修缮,在山门外有他留下的“万古长春”的匾额。后来这里曾开过武馆。上世纪60年代末,因修地铁,全岛夷为平地。上世纪80年代,政府重修汇通祠,历时8年,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参与主持了汇通祠的修复工作。工程完毕,他写了一篇《重修汇通祠记》,刻碑于上。现在看到的汇通祠是后建的,先前的小岛已经没了,当然原来的祠也随之湮灭。在吴良镛的建议下,又用渣土堆了一座小土山,并且尽量恢复原状。新建的汇通祠占地约11000平米,内有石亭、剑碑、石壁、洞穴等景点。按照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建议,将新建的汇通祠作为郭守敬纪念馆,故祠内有郭守敬的塑像及一些介绍文字。
广化寺
广化寺位于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广化寺始建于元代,传说是一高僧托钵化缘、筹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明天顺七年(1463年)重建过一次。明万历年间、清咸丰十二年(1852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1937年溥儒(名画家溥心畲)曾出资修整。广化寺在明代为净土宗庙,清道光年改为子孙剃度庙。宣统元年(1909年)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前身),民国时期鲁迅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工作的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常来此工作。1917年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1921年8月广化寺对, http://www.100md.com(王志)
还有一种是和活财神沈万三挖十窖银子的传说有关。说到沈万三,老北京可能都听过,说他是“活财神”。沈万三平常是说不出哪儿有金子、哪儿有银子的,只有狠狠地打他,打急了,他胡乱一指,在他手指的地儿挖,就准有金银,而且打得越厉害,挖出的金银就越多。“活财神”由此得名。
这一年,皇上要修北京城,又不愿把他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不免发愁,有人就把活财神沈万三的事告诉了皇上。皇上一听高兴了,吩咐马上把沈万三抓来。把沈万三押上殿,皇上一瞅,心里就犯了响咕:就这么个穷老头儿,他会是活财神?不能够吧!不过从来都是有错拿的没错放的,还是先问问。皇上耕问:“你知道哪里有金子,哪里有银子吗?”沈万三答道:“我不知道。”皇帝发了火,吩咐武士把他拉下去,狠狠地打。直到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沈万三才喊了一句:“别打了,我知道哪儿有银子了。”于是他带着官兵,走到一块空地上,往下一指,说:“你们就在这儿挖吧。”果然,挖出十窖银子来。据说,这十窖银子,一窖是四十八万两,总共四百八十万两。北京城就是用这笔银子修起来的。银子挖出后,放银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后来大坑里有了水,人们就叫它“十窖海”,以后慢慢演变成“什刹海”了。
, 百拇医药
什刹海的周围原有寺庙很多,它既反映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体现了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寺庙已经荒芜,后来被改为民居,现在对外开放的寺庙已经很少了。
什刹海(寺)
位于后海西沿滨海胡同。什刹海作为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1574年-1620年)年间,是什刹海地区比较老的寺庙。清顺治六年(1692年)重修,又叫十刹海庵、什刹海庙、十岔海等。这是一座不大的寺庙,坐西朝东。《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京师梵宇,莫十刹海若者,其方五十亩,室三十余间。”《天府广记》中记载:“十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相传,这位三藏和尚在什刹海(寺)当了20年主持,每天身披袈裟,持瓢乞讨,什刹海周围的居民见到他拿着瓢,口朝上,就知道他饿着肚子,便把家里吃的东西施舍给他。如果看见他瓢口朝下,便知道他已经吃饱了,不再给他吃的。这个瓢后来一直挂在庵中,成了三藏和尚的遗物。什刹海的庙产后来陆续被分割,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当年它的山门三间、配房、配殿、大殿大约20多间,除大殿是硬山诟大脊,筒瓦顶,其余是硬山箍头脊,普通的筒瓦顶。现基本保持原状,由居民居住。传说什刹海因这座庙而得名。
, 百拇医药
汇通祠
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之上。什刹海的西海,其实就是积水潭。游什刹海,汇通祠应是必去之地。因为在汇通祠,您可以了解到什刹海、积水潭的历史,也可以了解当年老北京的水利工程概貌。当年汇通祠后边有一块一米多高的巨石,暗红色,通体花纹像云朵,手击音如铜器,纹路像一头狮子和一只鸡,所以人们把这块美石叫“鸡狮石”。相传它是一块陨石,清朝初年移到该祠,但又有人考证说它不是陨石,只是因为石头上有白点,像星星,所以叫它“星星石”。传说积水潭因此而得名,因为这块石头,所以当年叫鸡狮潭,叫着叫着成了积水潭。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妙的传说。这块“鸡狮石”已不知去向,而传说却流传下来。元大都建城之初,根据水利专家郭守敬的规划,引白浮泉水,汇西山诸泉,从高梁河流入都城,汇入积水潭。有河就要有控制水流的闸门,北京话叫“水关”。当年在汇通祠的位置附近就建有水关,现在还有这个地名。明朝徐达改建北京城的北城墙时,在德胜门重筑水关。据考证,建水关挖河道时的土在积水潭的西北堆成了一个小岛。明永乐年间,在岛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名叫法华寺,相传这座庙是永乐皇帝的爱臣姚广孝所建。因小岛上听到的水声淙淙很像潮声,所以又叫“镇水观音庵”。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祠内有两块匾,一块写有“潮高普觉”,另一块写有“功兼利济”。祠内供的是龙王。乾隆对汇通祠的改建很上心,建成后,曾到此一游。这里的景观让这位风流皇上诗兴大发,并留下了乾隆汇通祠御制诗几首。民国初年,这座庙曾一度售给长春堂药店的张子余,张子余是京城有名的孙老道(孙三明)的内侄。孙老道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了避瘟散(一种类似仁丹的闻药),由此闻名。孙老道死后,长春堂由张子余经营,张子余曾在白云观出家,受戒成为“火居道士”。他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先后在前门一带开设长春棺材铺、庆丰饭馆、油盐店、亿兆百货店等,又在地安门开设了仁和堂药铺,成为京城商界“四大巨子”之一。有钱以后,张子余不断施舍道观,他看中了汇通祠后,把它买下,进行修缮,在山门外有他留下的“万古长春”的匾额。后来这里曾开过武馆。上世纪60年代末,因修地铁,全岛夷为平地。上世纪80年代,政府重修汇通祠,历时8年,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参与主持了汇通祠的修复工作。工程完毕,他写了一篇《重修汇通祠记》,刻碑于上。现在看到的汇通祠是后建的,先前的小岛已经没了,当然原来的祠也随之湮灭。在吴良镛的建议下,又用渣土堆了一座小土山,并且尽量恢复原状。新建的汇通祠占地约11000平米,内有石亭、剑碑、石壁、洞穴等景点。按照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建议,将新建的汇通祠作为郭守敬纪念馆,故祠内有郭守敬的塑像及一些介绍文字。
广化寺
广化寺位于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广化寺始建于元代,传说是一高僧托钵化缘、筹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明天顺七年(1463年)重建过一次。明万历年间、清咸丰十二年(1852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1937年溥儒(名画家溥心畲)曾出资修整。广化寺在明代为净土宗庙,清道光年改为子孙剃度庙。宣统元年(1909年)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前身),民国时期鲁迅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工作的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常来此工作。1917年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1921年8月广化寺对, http://www.100md.com(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