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743497
北极熊能移民到南极洲吗?(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1期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严寒的冰雪环境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有人突发奇想:那就将北极熊迁移到南极洲吧!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因为毕竟都是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这个想法真的能实现吗?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指能够维持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条件的地方,例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荒漠等。每一种野生动物都在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它的栖息地具有特殊的适应,由此可见栖息地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人类经济活动的迅猛发展对野生动物造成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不断蚕食着它们的栖息地,毁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栖息地的恶化将使野生动物的实际分布区缩小,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因此,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即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就地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一些数量特别稀少、仅仅依靠就地保护已经不足以保证该物种延续的、处境非常危险的野生动物,则需要进行迁地保护。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动物园、研究所、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等,利用良好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进行笼养条件下的人工饲养繁殖,建立起中心种群和谱系簿,使之达到繁衍和发展,把种群保存下来并加以扩大。当这个物种的迁地保护成功,繁殖到足够多的数量之后,可以逐步将它们释放到原产地,即“再引入”。

    “再引入”是指把一个在原分布范围内已经消失的物种重新放归原产地,并努力恢复其自然种群的行动,是保护濒危物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我国麋鹿的“再引入”工作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

    “再引入”的成功范例

    麋鹿俗称“四不像”,在我国曾经广泛分布,但野生种群在明、清时代灭绝,仅有200~300只被饲养在当时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里。麋鹿野生种群灭绝的原因除了被大量猎捕外,更主要的是由于近代南北各地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均被开垦成农田,使得只适于在沼泽地带栖息的麋鹿没有了容身之地,成为平原地区最早的生态灾难的牺牲者。
, 百拇医药
    1894年北京浑河(永定河)发大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栏,多数麋鹿逃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猎苑中的麋鹿全部在战乱中消失。幸运的是,在1865~1894年间,有一些麋鹿被陆续盗运到欧洲,被饲养在各地的动物园或饲养场中,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到数千只,已经从濒危物种红皮书的名单中划掉。

    1985年8月24日,20只麋鹿(5只雄兽,15只雌兽)从英国返回它们的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被散放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地引入它的原产地,在世界“再引入”工作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很有历史意义。此外,我国还在江苏大丰、湖北天鹅洲等更为广大的湿地环境中先后建立了麋鹿种群,这些地方也都是麋鹿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现在,重返家园的麋鹿已经重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在我国,与麋鹿迁地保护的故事类似的还有普氏野马、高鼻羚羊等。而国外的野生动物迁地保护起步更早,成果更为显著。例如,欧洲野牛曾分布于欧洲中部、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后来范围逐渐缩小,在野外生存的最后一头于1921年2月9日被猎杀,后来通过利用全世界动物园中饲养的56只欧洲野牛进行再引入工作,终于使其免于灭绝之灾。美洲野牛的命运也与此类似。
, http://www.100md.com
    指猴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著名特产动物之一,由于人类的杀戮和森林的消失,指猴在很长时间内已经绝迹,直到后来在该岛的东岸重新发现了一些成年个体。1966年,科学家将收集到的9只个体放养到马岛东北部林木较为茂盛的曼戈比岛上。通过数十年艰苦的努力,这种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的生存出现了转机。

    在鸟类中,迁地保护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菲津宾保护食猿雕的计划、巴基斯坦对彩雉的再引入、德国对普通松鸡的再引入等等。

    除了濒危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之外,人类也曾为了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而引入新的物种。例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在狼群被人类的猎捕而消失后,草食性动物由于缺乏食肉动物的制约而大肆繁殖起来,尤其是马鹿的数量已经失控。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黄石国家公园里的很多幼树因被植食性动物的大量啃食而难以生存。

    为了使国家公园内的生态恢复到从前的自然平衡状态,黄石公园实施了狼的引入计划。1995年,黄石公园从加拿大引入了14匹狼,一年以后,又有17匹狼来到这里,后来繁衍到200匹左右,成为世界上狼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林木也再现了生机。黄石公园“引狼”计划的成功也引起了美国其他各州的关注,后来有十几个州都在考虑推行狼的引入和恢复计划。
, 百拇医药
    富有争议的援助迁移

    上述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将原来在一个地方消失的物种重新引入到该物种曾经生活过的地区。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即一些动物是原来一个地区所没有的,但被人为引入到这个新环境后,能完全融入而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呢?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雉鸡(也叫环颈雉、山鸡、野鸡等)。它的原产地就在中国,除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和海南岛外,雉鸡的踪迹遍布中国各地,而且数量相当多。自1300年起,雉鸡陆续由它的原产地中国以及俄罗斯东部和朝鲜等,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现在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等地,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著名的水鸟——鸳鸯主要在中国北方以及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繁殖,越冬时到中国南方,偶尔也到达缅甸和印度东北部一带,而在英国和北欧一带也有成功引入的种群,成为当地的留鸟。
, http://www.100md.com
    原产于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原鸽,已经被引入到北美洲和中美洲各地。而原产于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多种鹦鹉,在中国香港等南方地区就曾因为笼养的个体不断逃逸到野外,逐渐形成了野生种群。

    通过这些例子,有一些科学家想到,能否将那些面临威胁的物种迁移到更适宜的地方,包括迁到该物种正常栖息范围之外的生态系统中去呢?这个尝试将一个物种重新安排到一个新的栖息地的做法被称为“援助迁移”或者“有组织的迁移”。这是一项富有争议的策略,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有些狂妄自大;也有人认为,对于确保某些物种的生存机会而言,这很有必要。目前,一些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已经成为了这种有组织迁移的首批试验品。因为有的科学家认为,相比高等动物而言,它们似乎更容易被迁移与管理。

    “香榧守护者”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援助迁移“项目。美洲榧是一种高度可达到18米的常绿植物,目前正从其原产地美国佛罗里达州迅速消失。科学家为了拯救这个濒危物种,已经将十几棵美洲榧成功地从佛罗里达州迁移到了被认为气候适宜的北卡罗莱纳州。

    另外,在一个小规模实验中,科学家将两种蝴蝶从英格兰南部转移到了采用气候模型预测出的适宜栖息的北部地区。10年之后的结果显示,这些新来的昆虫移民“人丁兴旺”,生活状况不亚于它们那些生活在南部地区的“兄弟姐妹”。

    但是,即使有这些初步成功的例子,迁移一个物种也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它在政治、社会、经济、科学、生态和伦理等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很复杂的因素。目前,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力还属于初级阶段。当人们认为,这里就是适合某个物种栖息的地方,这里的气候是我们未来所期望的……但实际上,除了气候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很重要。在我们能够充分理解一个物种是留在原地好,还是有迁走的必要之前,还有一大堆基础科学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http://www.100md.com(余夫)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