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2706913
天津方言与城市性格(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7期
     天津方言是天津地域文化的载体,其特点除语音之外,更多体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语汇上。天津方言的文化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俚俗;第二,简洁;第三,幽默;第四,生动。

    首先,说俚俗。天津话说某人是“山药豆子”,属于嘲弄或谩骂,指性情乖僻、不讲情理的人。例如:“别搭理他,真是个山药豆子!”天津人说话干脆利索,为求简洁,有时只说前半截“山药”,或只说后半截“豆子”,表意效果一样。例如:“今儿个我要是赢不了他,我是山药!”“别人牵驴你拔橛,这不是豆子嘛!”为什么“山药豆子”属于谩骂语呢?汉语詈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球状物品如“球”“蛋”“包”“瓜”之类都可用于骂人,如“混球儿”“坏蛋”“脓包”“傻瓜”等。“山药豆子”是球形的,自然属于詈语之列。

    其次,说简洁。天津人说话,唯求简洁明快,一字千金,例如:“跟我走!”“哪儿去?”“南市。”天津话把“崴泥”简化成“崴”,“砸锅”简化成“砸”,“栽面”简化成“栽”,“翻脸”简化成“翻儿”,“纠正”说成“扳”,“耍笑”说成“涮”,等等。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吃食的叫法,天津也和北京大不相同:北京的油条,到了天津叫“馃子”;北京的“冰糖葫芦”,到了天津叫“糖堆儿”,甚至简化为“堆儿”。天津人说“咱喝点儿”“你来段儿”,宾语省略了,但绝不会造成模糊和误解。

    再次,说幽默。天津人乐观幽默,不爱看一脑门子官司,总耷拉着的长脸;不爱听照本宣科又臭又长的报告。天津人爱看笑脸,爱读短文,爱听段子,爱逗闷子。

    在天津店铺俗语里,流传最广的俏皮话,就是“大德祥改祥记——缺了大德了”。天津人眼里不揉沙子,心里有杆道德之秤,随时运用幽默的言语武器,对那些不够分量的人,进行公允的道德评判和绵里藏针式的抨击。

    冯骥才先生在《亦洋亦土说天津》一文中这样写道:“天津人说话喜欢戏谑,有浓厚的自嘲成分,但并非黑色幽默,天津人的自嘲是语言的笑料和生活的调料。它使生活更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那些看起来浅近的笑话,其实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还能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难事尴尬事。
, 百拇医药
    最后,说生动。天津人喜欢编造新俗语,例如,俗语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了天津,就变成:“你走你的中山路,我钻我的耳朵眼儿。”中山路建于1903年,宽30多米,在当时是全市最宽的马路;而耳朵眼儿胡同最窄处不到两米,是全市最窄的小胡同。天津人逛大街迷了路,找不着北了,就说:“我是出南门奔西沽——转向了!”西沽在老城厢的北部,出了北门还得向北边走四五里路。你出了南门奔西沽,可不是南辕北辙,转了向嘛。

    骂人的话“德行”,天津人也用俏皮话拐弯儿说:“宫北大街的帽铺——德兴(性)”。因为天津娘娘宫的宫北大街原有一个专卖帽子的商店——德兴帽铺。天津话把差不多,差不离儿,说成“大概其”。俏皮话“近视眼念天益斋——大盖(概)齐(其)”,就讽刺那种粗枝大叶的人。店名“天益斋”和“大盖齐”是形似字。

    城市性格的反映

    如果说北京是皇城文化、精英文化,属于京派;上海是商业文化,属于海派;那么,天津则是市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津派。

    俗文化里必然包含着幽默情结,天津方言就有“哏”这个典型的词儿。“哏”就是幽默诙谐,体现天津人待人接物的一种豁达胸怀。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具有一种善于化解,苦中取乐的意识,不和自己过不去,敢于拿自己找乐,善于把人生严肃课题游戏化、谐趣化,自己找乐儿。天津人高高兴兴,说说笑笑度时光。俗语“卫嘴子”之说,是钦佩天津人能说,爱说,表达能力强,善于挖掘语言潜能,生活中总洋溢着达观聪睿和燕赵豪情。

    【责任编辑】赵 菲, 百拇医药(谭汝为)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