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2706979
无锡清名桥江南水弄堂(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9期
     其中最独特的要数“窑码头”。依靠古运河的便利运输条件,无锡运河畔,烧窑业兴旺发达。明初,街区伯渎港处居民就开始挖土、建窑、烧制砖瓦,迄今为止已有600年的历史。由于质地好、技术先进和运河漕运的便利条件,无锡砖瓦名扬大江南北。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街区伯渎港处有砖瓦窑108家之多,窑工近万人,“塘下十里兴烧窑”,形成江南地区重要的砖瓦贸易码头。明洪武初,南京建造中华门城墙,还有明代王其勤在无锡抗倭寇、筑城墙,用的都是此地的窑砖。明代冯梦龙收集的《山歌》中,就有借窑砖抒情的吴歌:“送情人送到无锡终,叫一声烘窑哥,一般窑怎烘出两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是啥人呀?薄的就是我。”清代杜汉阶有诗云:“城南一望满窑烟,砖瓦烧来几百年。摄取高乡土零卖,荒田多变作良田。”

    古窑所在地后来修成大窑路,现还残留有20余座号称“洪武窑”的古窑遗址。残窑掩映在绿树草丛中,树藤攀绕,断垣破壁,饱经沧桑。

    名商·名厂·名牌
, 百拇医药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无锡工商业迅猛发展,到抗战前,无锡已跻身为中国六大工业都市之一,一跃成为驰名中外的“小上海”。

    1910年,近代实业家许稻荪等3人集资在清名桥街区的南下塘创办振艺丝厂,悉心经营,获得成功。到了1922年,由许氏独资经营的振艺丝厂已具相当规模,缫丝车位为当时无锡县缫丝车部数之冠。

    1896年,无锡实业家薛南溟、周舜卿合资创办永泰丝厂,不久由薛南溟独自经营。薛南溟特别重视生丝品质控制,该厂生产的“金双鹿”“银双鹿”牌白厂丝在国际上声誉曰隆。该厂原设在上海七浦路,1926年,薛南溟将整个厂子迁到清名桥街区的知足桥旁,由其之子薛寿萱管理。薛寿萱曾留学美国,学习铁路管理和经济管理。在他主持下,丝厂实行了一系列科学改革,由此获得很大发展。“金双鹿”牌生丝在纽约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畅销欧美。1936年,薛寿萱以永泰丝厂为核心企业,联合无锡同行,成立桑、蚕、丝、工、贸一体的集团性公司——兴业制丝公司,对企业实行现代管理,统一无锡市生丝的国外销售。是年,无锡白厂丝外销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4.6%。
, http://www.100md.com
    可以这样说,20世纪中国的丝绸之路,无锡南长街区为始点之一。南长街区也是无锡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祝大椿是南长街区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祝大椿,字兰舫,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无锡南长街区伯渎港人。幼年家贫,16岁起在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1885年在沪开设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和五金,后又兼营海运业务。1898年,他独资在沪开设第一家华商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碾米厂,日产大米两三千石。1902年,他与人合资创办当时上海最大的华兴机器面粉公司。之后,他独资、合资在沪创办源昌机器缫丝厂,并在苏州、扬州、常州、溧阳和南通等地创办公司。他先后在无锡丁绛里、南长街区伯渎港等处开办了惠源米行、福裕堆栈、惠源面粉厂、福昌丝厂,推动了苏南民族工业的发展。他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开办学堂,将伯渎港故居改为大椿小学堂,并先后资助建造无锡工运桥、通汇桥、大椿桥(兴隆桥前称)等。

    1908年:祝大椿因创办实业有功获清政府二品顶戴衔,被聘为农工商部顾问;民国时,他获北洋政府二等和三等嘉禾章。1905年5月,他被推举为上海商务总会议董;1923年7月,被选为上海总商会民治委员。
, http://www.100md.com
    水巷·吴调·民俗画

    在吴地一带,小巷俗称弄堂。无锡先民傍水而居,枕河而歇,无锡因水而生,城市布局也与河道密不可分。古城内外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是沿着河岸延伸发展的,河道怎样弯,街巷也跟着怎样曲,这就形成了江南一带独特的风景线——水弄堂。

    清名桥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水声潺潺,古桥悠悠,庭院深深……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风光。

    居沿河的人们,前门逛街上桥,后门洗汰下船。白天在河边码头淘米、洗菜、洗衣服,晚上在河边洗澡,端着大青碗吃饭,和隔壁乡里大声说话……好一幅水边人家的民俗画。

    大人们在辛苦劳作,孩子们爱的是玩水、捉鱼虾、摸蛳螺。他们不厌地看河里来回摇橹的小商船,惊叫着渔家的鱼鹰在清澈河里抓鱼,听着河两岸的塘路上纤夫吼的号子,远处的湖光山色,留给了他们童年永久甜蜜的回忆。
, http://www.100md.com
    夕阳西下,鸟雀归林,告别了一天喧嚣的人们,要休息了。对着一弯新月,伴着夜晚船家的橹声,枕河而眠。清名桥堍的清河楼茶馆里,不时传出哀怨的吴地小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远处又飘来了如泣如诉的吴地小调“无锡景”,那是瞎子阿炳在边走边拉二胡:“我有一段情呀,唱给你诸公听……小小无锡城呀,从古到如今……”

    夜深人静之后,传入耳中的唯有更夫的敲更声。

    泰伯凿伯渎,自此有无锡。流淌了3000多年的老运河,穿城而过,在无锡留下了一段原生态“江南水弄堂”的“运河绝版地”,这就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今天,清名桥依旧毫无波澜地卧在古运河上,桥下淌的是流水,桥上走的是时光。吴文化的精致与恬静就这样慢慢飘散开来……

    【责任编辑】赵菲, http://www.100md.com(陈振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