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脑结构看社交能力
对于即将进入毕业季的学生们,校园招聘的序曲已经奏响。而对于面试官、公司的老板们,能够招纳贤才固然欣喜,但也有滥竽充数之辈引人心烦。这些人在面试时表现得很亲和,但入职上班之后便“凶相毕露”,与同事沟通不畅,与上级冲突不断。
目前,面试官主要借助传统的测量工具——问卷,来判定和推测求职者的性格特质,测试要求求职者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卷。这种自我陈述的方式也是“问卷法”的最大弊端,有些投机的求职者会按照用人单位所要求的那种性格特征来作答,从而隐藏了自己真实的个性特点。很可能一个原本脾气暴躁的求职者,其性格测试问卷结果却表明他很合群、很耐心。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大脑的探知更加深入。这项技术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帮助面试官们辨识出真正的社交达人。
大脑结构可暴露社交能力
曾经风靡一时的颅相学认为,一个人的脑袋越大越聪明,各方面也就会更加出众,如今看来似乎不太科学。因为这种以皮尺度量头颅周长作为判别能力高低的指标太无科学依据,而且也很容易遭到反驳,比如那些喝了问题奶粉的大头娃娃们。而现代的脑成像技术将这种度量科学化,衡量指标被具体化到了大脑皮层的灰质密度、脑区面积、活动强度等方面。
美国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丽莎·贝瑞特(Lisa Barrett)教授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大脑中的杏仁核越大,他的朋友圈和同事圈就越大越复杂。该项研究的参与者年龄范围在19~83岁之间,研究者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以得出他们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及有多少种不同类别的朋友。同时进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显示,杏仁核的大小与他们社交生活的丰富程度成正比。其他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即群居动物的杏仁核要更大一些。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杏仁核的进化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交世界。
除了杏仁核之外,牛津大学的罗宾·顿巴(Robin Dunbar)教授指出,社会关系的庞杂程度与其他脑区的结构特点也存在一定联系。他们研究小组发现灵长类动物大脑中新皮层与大脑其他区域面积的比例大小和其社会群体的大小有显著正相关。比如,南美洲绢毛猴的脑区比值(新皮层与其他脑区皮层的比值)为2.3,其种群数量平均为5;而恒河猴在该比值上为3.8,其种群非常庞大,均值约为40。对于人类群体,顿巴教授表示,拥有一个庞大朋友群的人和一个较大的前额叶皮质有关,其眼窝前额叶皮层有更丰富的神经。前脑的这个区域位于眼睛上方,主要负责高级思维活动。了解大脑结构和人拥有朋友数量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何人类能进化出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高级的脑结构和功能。
大脑结构与社交能力的因果关系
是大脑结构决定社交能力?还是社交活动改变大脑结构?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已有研究表明,社交活动的确能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社交活动逐步取代传统社交。近日,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瑞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发现,一个人在社交网站(如Facebook)上拥有的朋友数量多少和大脑特定区域的体积之间有直接联系,朋友越多的人部分脑区越大,灰质密度越大。灰质是大脑中神经元集中的地方,如果大脑中某个部位灰质越多,也就可以认为这个部位越发达。研究小组扫描了125名20岁左右的社交网站用户的大脑,将扫描结果和其在网络世界以及真实世界的朋友圈子进行了比较。研究者发现,与在线社交网络更相关的三个主要脑区是:颞上沟,该区域主要负责解读他人情感焦点;颞中回,其与面孔表情的识别及评估语言意义有关;内嗅皮质,此脑区和记忆等功能相关。同时,瑞斯教授也强调,这项研究只是揭示了相关性,无法断定是朋友多促使大脑相关部位变得发达,还是大脑相关部位发达的人就能交到更多朋友。这些数据只能证明彼此间的联系,但并不能证明这种联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而其后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其中的因果关系。由于人类的朋友圈子不便控制,在该研究中使用了人类的近亲猴子来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先对20多只猴子的大脑进行了磁共振扫描,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排到不同大小的“社交圈子”中,即猴子数目多少不等的猴群中。一段时间后再次对它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那些被置于较大社交圈子中的猴子,大脑相关部位里的灰质明显增多,而且活动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相关脑区包括以上所提及到的颞上沟(该脑区被认为与社会认知有关,其先天发育异常很可能会导致自闭症等社交障碍)。以上脑区与社交活动的关系对治疗自闭症等均有所启示。相关的患者若能扩大社交圈子,增多社交活动,有望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社交障碍等症状。
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或许企业的面试官们可参考特定脑区的结构特点和活动情况来选取交际达人,如有人具有相较于普通人更大的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或许他们在团队中真的更有“人缘”。这种大脑特性与社交能力的对应关系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的社交活动对大脑结构功能的重塑,还有待于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究。但目前的研究可以确定的是,社交活动的确能影响大脑某些脑区的发展,这为受社交障碍困扰的人们带来了一线曙光。
【责任编辑】张小萌 (赵婧)
目前,面试官主要借助传统的测量工具——问卷,来判定和推测求职者的性格特质,测试要求求职者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卷。这种自我陈述的方式也是“问卷法”的最大弊端,有些投机的求职者会按照用人单位所要求的那种性格特征来作答,从而隐藏了自己真实的个性特点。很可能一个原本脾气暴躁的求职者,其性格测试问卷结果却表明他很合群、很耐心。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大脑的探知更加深入。这项技术或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帮助面试官们辨识出真正的社交达人。
大脑结构可暴露社交能力
曾经风靡一时的颅相学认为,一个人的脑袋越大越聪明,各方面也就会更加出众,如今看来似乎不太科学。因为这种以皮尺度量头颅周长作为判别能力高低的指标太无科学依据,而且也很容易遭到反驳,比如那些喝了问题奶粉的大头娃娃们。而现代的脑成像技术将这种度量科学化,衡量指标被具体化到了大脑皮层的灰质密度、脑区面积、活动强度等方面。
美国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丽莎·贝瑞特(Lisa Barrett)教授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大脑中的杏仁核越大,他的朋友圈和同事圈就越大越复杂。该项研究的参与者年龄范围在19~83岁之间,研究者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以得出他们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及有多少种不同类别的朋友。同时进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显示,杏仁核的大小与他们社交生活的丰富程度成正比。其他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即群居动物的杏仁核要更大一些。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杏仁核的进化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交世界。
除了杏仁核之外,牛津大学的罗宾·顿巴(Robin Dunbar)教授指出,社会关系的庞杂程度与其他脑区的结构特点也存在一定联系。他们研究小组发现灵长类动物大脑中新皮层与大脑其他区域面积的比例大小和其社会群体的大小有显著正相关。比如,南美洲绢毛猴的脑区比值(新皮层与其他脑区皮层的比值)为2.3,其种群数量平均为5;而恒河猴在该比值上为3.8,其种群非常庞大,均值约为40。对于人类群体,顿巴教授表示,拥有一个庞大朋友群的人和一个较大的前额叶皮质有关,其眼窝前额叶皮层有更丰富的神经。前脑的这个区域位于眼睛上方,主要负责高级思维活动。了解大脑结构和人拥有朋友数量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何人类能进化出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高级的脑结构和功能。
大脑结构与社交能力的因果关系
是大脑结构决定社交能力?还是社交活动改变大脑结构?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已有研究表明,社交活动的确能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社交活动逐步取代传统社交。近日,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瑞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发现,一个人在社交网站(如Facebook)上拥有的朋友数量多少和大脑特定区域的体积之间有直接联系,朋友越多的人部分脑区越大,灰质密度越大。灰质是大脑中神经元集中的地方,如果大脑中某个部位灰质越多,也就可以认为这个部位越发达。研究小组扫描了125名20岁左右的社交网站用户的大脑,将扫描结果和其在网络世界以及真实世界的朋友圈子进行了比较。研究者发现,与在线社交网络更相关的三个主要脑区是:颞上沟,该区域主要负责解读他人情感焦点;颞中回,其与面孔表情的识别及评估语言意义有关;内嗅皮质,此脑区和记忆等功能相关。同时,瑞斯教授也强调,这项研究只是揭示了相关性,无法断定是朋友多促使大脑相关部位变得发达,还是大脑相关部位发达的人就能交到更多朋友。这些数据只能证明彼此间的联系,但并不能证明这种联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而其后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其中的因果关系。由于人类的朋友圈子不便控制,在该研究中使用了人类的近亲猴子来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先对20多只猴子的大脑进行了磁共振扫描,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排到不同大小的“社交圈子”中,即猴子数目多少不等的猴群中。一段时间后再次对它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那些被置于较大社交圈子中的猴子,大脑相关部位里的灰质明显增多,而且活动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相关脑区包括以上所提及到的颞上沟(该脑区被认为与社会认知有关,其先天发育异常很可能会导致自闭症等社交障碍)。以上脑区与社交活动的关系对治疗自闭症等均有所启示。相关的患者若能扩大社交圈子,增多社交活动,有望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善社交障碍等症状。
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或许企业的面试官们可参考特定脑区的结构特点和活动情况来选取交际达人,如有人具有相较于普通人更大的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或许他们在团队中真的更有“人缘”。这种大脑特性与社交能力的对应关系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的社交活动对大脑结构功能的重塑,还有待于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究。但目前的研究可以确定的是,社交活动的确能影响大脑某些脑区的发展,这为受社交障碍困扰的人们带来了一线曙光。
【责任编辑】张小萌 (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