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深处的中英街(上)
在香港和深圳山水相连的沙头角边境古镇,有一条神秘的小街。这条小街虽然长不过250米,宽只有三四米,却与德国的柏林墙、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一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4条分裂线。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
中英街的原住民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是沙头角地名由来的美丽传说。沙头角依山靠海。山,是梧桐山。据说:“山中奇植人争宝,茏葱之竹龙须草。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海,则是连接香港新界的大鹏湾。古人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废除“迁界令”之后,在沙头角这片荒芜的海滨出现了一片的繁忙景象。清同治年间修订的《吴氏族谱》序中记载,清朝康熙年中叶,吴氏八十八世祖吴尚儒南迁至新安县大坦垌沙头角乡定居,为沙栏吓村的开村始祖。如果从清康熙中叶1693年算起,客家人迁居沙头角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中英街形成之前,当地的原住民主要是清朝康熙年间从粤东北地区迁居大鹏湾畔的客家人。
300多年前,这支从粤东北地区南迁的吴姓客家人挑着担子来到沙头角滨海定居下来,他们在海边的长条形“沙栏”(沙坝)上建村造屋,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清澈的沙溪河从北向南流淌汇入沙头角海。村里的年轻姑娘和媳妇们都喜欢在河边洗衣服,她们一边洗,一边唱着客家传统的四季歌谣:“正月姑娘二月蔗,三月老蟹四月蝦;五月禾黄蒸果粽,六月豆豉暗出芽;七月谷鸭蘸子姜,八月油饼绑细茶;九月黄鱼点火着,十月毛蟹过田爬;十一月冬晒腊肉,十二月谢灶公爷。”
鸬鹚在河中翻腾,鱼儿在水中追逐,沙溪河水滋润着客家的农田,沙头角海边的“沙栏”成为客家人栖居的美好家园。
中英街的兴起
在中英街形成之前,沙头角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是东和墟。清道光年间,为解决乡民走山路往深圳赶墟的不便,一位潘姓乡绅建议,在沙头角横头街一带开辟墟市。经各村首领组成的东和局会议研究,给墟市起了一个名称——东方和平市场,并确定农历的初一、初四、初七为墟日。所谓“乡落墟市贸易,皆从民便”。东和墟在横头街附近诞生。
1848~1852年,瑞士巴色会传教士韩山明、黎力基、韦永福三位牧师先后从香港来到沙头角这个古老而封闭的边境小镇传教。他们刚踏上这片土地,就被当地特有的习俗、繁荣的墟市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他们决定暂时留下来,在向当地客家人传教的同时,对这座神秘的东方古镇做进一步的调查。
当时,在镇内天后宫附近有一座西式教堂,它与附近中式建筑天后宫、伯公庙和文武庙形成了建筑风格上的鲜明对比。本地区有不太多的客家人信奉天主教。韦永福牧师对繁荣的墟市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了解墟市建筑布局,还认真绘制了墟市平面图。他发现,东和墟是沙头角及其附近村镇的经济中心。
东和墟是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由上街、下街和旧街三条街道组成。街道比较窄,墟市最旺时共有72家店铺,前面是门店,后面是作坊。墟市经营的品种很丰富,柴米油盐酱醋、山珍海味烟酒应有尽有。
1937年,一场猛烈的台风摧毁了整个墟市,一些残留的店铺开始向香港一侧转移,由此带旺了位于中英街香港一侧的沙头角墟,从而为20世纪30年代中英街早期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西文化的交融
1910年,九广铁路香港段正式通车,新的铁路运输为中港两地的交通发展带来急剧改变。由于沙头角是热门过境通道,香港北约理民府建议,在粉岭建一条铁路支线到沙头角。1912年,从广九线粉岭站直通沙头角车坪街的支线火车正式开通。沙头角支线全长7.25英里(约11.67千米),从粉岭到沙头角共设3站,全程票价2角。小火车走完全程需要55分钟。车坪街与中英街是垂直并行的两条街,车坪街距中英街不到100米。铁路开通后第一年,乘客只有42940人次。1914年,支线增设头等车卡,1915年,乘客增至6~7万人次,支线小火车首次出现盈利。其全盛时期为1919年,当年乘客超过8万人次。
由于客运车厢很窄,乘坐起来并不太舒服。除了客运,小火车还兼办货运,主要是运送砖和煤。
1899年,电报线连接到镇上;1900年,电话线也连接上了;1933年,镇上有了电灯。此时,一些商铺开始经营洋货,如中英街榕树头的“惠新隆”就专营各种洋布,新界新楼街的“逸生昌”专营“火水”(煤油),永乐园茶楼设有经营中西食品和饮料的茶餐厅,街边还出现了梁心牙医和新时代理发店等一批时尚门市。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沙头角进入了一个东方落后的小农经济体与西方先进的蒸汽机相互融合与发展的两极分化的社会。中英街成为当时深圳最先进、最时尚,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地方。
沙头角公路开通后,支线铁路客量大跌,终于在1928年停止营运并拆除。小火车总共运行了17年。
中英勘界与禁区形成
从1842年开始,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相继签订,英国殖民军队先后占领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西方列强纷纷瓜分中国领土,英国惟恐利益受损,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英国依据1898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中方975.1平方千米的领土,涉及200多个岛屿和广阔的水域,它比原来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11倍,约占广东省新安县面积的2/3;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了40~50倍。
1899年3月,英国逼迫清政府将边境界线向北推到了深圳河北岸。同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完成了对新界东北部的划界,他们在一条干涸的河床上插上了“大清国新安县界”的界桩。界桩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英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的格局。这条干涸的河床就是今天的中英街。
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用特制的界碑换掉了木界桩,作为分界线。1927年,港英政府对港深边境地区进行了测量,测量证实,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在港深边境共竖立了20块界碑。其中,第1至8号界碑分布在中英街。 (孙霄)
中英街的原住民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是沙头角地名由来的美丽传说。沙头角依山靠海。山,是梧桐山。据说:“山中奇植人争宝,茏葱之竹龙须草。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海,则是连接香港新界的大鹏湾。古人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废除“迁界令”之后,在沙头角这片荒芜的海滨出现了一片的繁忙景象。清同治年间修订的《吴氏族谱》序中记载,清朝康熙年中叶,吴氏八十八世祖吴尚儒南迁至新安县大坦垌沙头角乡定居,为沙栏吓村的开村始祖。如果从清康熙中叶1693年算起,客家人迁居沙头角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中英街形成之前,当地的原住民主要是清朝康熙年间从粤东北地区迁居大鹏湾畔的客家人。
300多年前,这支从粤东北地区南迁的吴姓客家人挑着担子来到沙头角滨海定居下来,他们在海边的长条形“沙栏”(沙坝)上建村造屋,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清澈的沙溪河从北向南流淌汇入沙头角海。村里的年轻姑娘和媳妇们都喜欢在河边洗衣服,她们一边洗,一边唱着客家传统的四季歌谣:“正月姑娘二月蔗,三月老蟹四月蝦;五月禾黄蒸果粽,六月豆豉暗出芽;七月谷鸭蘸子姜,八月油饼绑细茶;九月黄鱼点火着,十月毛蟹过田爬;十一月冬晒腊肉,十二月谢灶公爷。”
鸬鹚在河中翻腾,鱼儿在水中追逐,沙溪河水滋润着客家的农田,沙头角海边的“沙栏”成为客家人栖居的美好家园。
中英街的兴起
在中英街形成之前,沙头角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是东和墟。清道光年间,为解决乡民走山路往深圳赶墟的不便,一位潘姓乡绅建议,在沙头角横头街一带开辟墟市。经各村首领组成的东和局会议研究,给墟市起了一个名称——东方和平市场,并确定农历的初一、初四、初七为墟日。所谓“乡落墟市贸易,皆从民便”。东和墟在横头街附近诞生。
1848~1852年,瑞士巴色会传教士韩山明、黎力基、韦永福三位牧师先后从香港来到沙头角这个古老而封闭的边境小镇传教。他们刚踏上这片土地,就被当地特有的习俗、繁荣的墟市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他们决定暂时留下来,在向当地客家人传教的同时,对这座神秘的东方古镇做进一步的调查。
当时,在镇内天后宫附近有一座西式教堂,它与附近中式建筑天后宫、伯公庙和文武庙形成了建筑风格上的鲜明对比。本地区有不太多的客家人信奉天主教。韦永福牧师对繁荣的墟市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了解墟市建筑布局,还认真绘制了墟市平面图。他发现,东和墟是沙头角及其附近村镇的经济中心。
东和墟是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由上街、下街和旧街三条街道组成。街道比较窄,墟市最旺时共有72家店铺,前面是门店,后面是作坊。墟市经营的品种很丰富,柴米油盐酱醋、山珍海味烟酒应有尽有。
1937年,一场猛烈的台风摧毁了整个墟市,一些残留的店铺开始向香港一侧转移,由此带旺了位于中英街香港一侧的沙头角墟,从而为20世纪30年代中英街早期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中西文化的交融
1910年,九广铁路香港段正式通车,新的铁路运输为中港两地的交通发展带来急剧改变。由于沙头角是热门过境通道,香港北约理民府建议,在粉岭建一条铁路支线到沙头角。1912年,从广九线粉岭站直通沙头角车坪街的支线火车正式开通。沙头角支线全长7.25英里(约11.67千米),从粉岭到沙头角共设3站,全程票价2角。小火车走完全程需要55分钟。车坪街与中英街是垂直并行的两条街,车坪街距中英街不到100米。铁路开通后第一年,乘客只有42940人次。1914年,支线增设头等车卡,1915年,乘客增至6~7万人次,支线小火车首次出现盈利。其全盛时期为1919年,当年乘客超过8万人次。
由于客运车厢很窄,乘坐起来并不太舒服。除了客运,小火车还兼办货运,主要是运送砖和煤。
1899年,电报线连接到镇上;1900年,电话线也连接上了;1933年,镇上有了电灯。此时,一些商铺开始经营洋货,如中英街榕树头的“惠新隆”就专营各种洋布,新界新楼街的“逸生昌”专营“火水”(煤油),永乐园茶楼设有经营中西食品和饮料的茶餐厅,街边还出现了梁心牙医和新时代理发店等一批时尚门市。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沙头角进入了一个东方落后的小农经济体与西方先进的蒸汽机相互融合与发展的两极分化的社会。中英街成为当时深圳最先进、最时尚,融东西文化于一体的地方。
沙头角公路开通后,支线铁路客量大跌,终于在1928年停止营运并拆除。小火车总共运行了17年。
中英勘界与禁区形成
从1842年开始,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相继签订,英国殖民军队先后占领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西方列强纷纷瓜分中国领土,英国惟恐利益受损,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英国依据1898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中方975.1平方千米的领土,涉及200多个岛屿和广阔的水域,它比原来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11倍,约占广东省新安县面积的2/3;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了40~50倍。
1899年3月,英国逼迫清政府将边境界线向北推到了深圳河北岸。同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完成了对新界东北部的划界,他们在一条干涸的河床上插上了“大清国新安县界”的界桩。界桩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形成了英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的格局。这条干涸的河床就是今天的中英街。
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用特制的界碑换掉了木界桩,作为分界线。1927年,港英政府对港深边境地区进行了测量,测量证实,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在港深边境共竖立了20块界碑。其中,第1至8号界碑分布在中英街。 (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