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如何稳定物价的?
近来,什么东西都涨价,就是工资不涨。其实,价格波动是商品交易出现以后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价格波动总有一个度和限的问题,即合理性。任何大涨和暴跌,都是不正常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稳定物价的?
交易行为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便出现了,其标志就是“贝币”的诞生。这是用一种产自海边的贝壳作为等价物的硬货币,五贝为串,两串为朋。在进入青铜时代后,这种“贝币”才为铜板所替代。再后来,铜板与金子、银子并用。到了近现代,中国人才普遍使用纸币。贝币、铜板、金子、银子、纸币,就是我们现在谁也少不了的“钱”。
物价的稳定与否,都是通过花“钱”多与花“钱”少来反映和体现的。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的社会。其实不是这样,只是古代中国的商品交易相对单一,主要是粮食、衣物这类生活必需品,并不是没有交易,并不缺少“商品经济”,所以物价是否稳定也是古人很关心的一件事。
古代日常交易主要是粟、谷、豆、麦、米这些粮食,大宗的交易也有房产、土地、农具、牲口,此外重要买卖商品还有一个,就是“人”,有钱人会去买妻妾,买奴婢,买男仆(现在包二奶,养小三应该就是这种旧俗的遗存和变种)。对于妻妾、婢妾、男仆这类人口的买卖,1930年始出土于甘肃境内居延这个地方的“居延汉简”上,便有这样的记载,在西汉时花一万五千钱便可买到一名小奴,但到了东汉早期,则要花两万钱,这是《风俗通》上所记,价格开始涨了。等到东汉晚期,价格就大涨了,一万五千钱只能买到一头牛。据1966年在四川郫县犀浦一座东汉砖室残墓中出土的一块残碑所记,时奴婢价每名四万钱。举这个“买人”的例子是想说明,从西汉到东汉就有严重的涨价现象,物价不稳,通货膨胀,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的问题。古代的铜板面值与铜材是等值的,如以每千钱铜板8斤重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大概是120斤铜,以现在每斤铜25元来算,价格变化情况是,西汉时买一个人大约要3000元人民币,东汉早期4000元人民币,到了东汉晚期,要8000元人民币,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 百拇医药
从汉代时,“钱”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诱惑,物价的问题随之而来。当时有识之士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国首个稳定物价的政策就是在西汉时期出台的,即“常平仓制度”,这个制度现在还在用,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就是这个汉政的现代版。
最早提出这一稳定物价政策的,是一个叫耿寿昌的人,他在汉宣帝刘询当皇帝(公元前74一前49年在位)时,担任大司农中丞一职。《汉书·食货志》(卷24)记载了这个新政出台的经过:“(耿)寿昌遂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日常平仓。便民之。”
什么叫“常平仓”?《汉书》的记载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运用价值与价格的规律,来调节粮食供应,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实际操作手法是,在市场粮价低贱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由国家财政大量收购入仓;在市场粮价上涨的时候,开仓放粮,适当降价出售。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堆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是仓廪充盈。
, http://www.100md.com
“常平仓”的实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老百姓得了实惠,欢迎;国家呢,稳定了民心,皇帝高兴。物价稳定了,国家也稳定了。现在国务院出台的许多“三农”政策,都包含这个“常平仓”原理。
到了隋文帝时期(公元581年~604年在位),稳定粮价又出现了一个新政——义仓制度,即“民办粮库”,它是在官府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要求每家每户在秋粮下来的时候,缴纳一定数量存到指定的仓库里,以备欠收年用。设在县一级政府所在地的仓廪,叫义库;村镇一级设仓,则叫社仓。“义仓”制度其实是在赈灾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古代人们赈灾的需要,它是民间荒年救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客观上起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提出“义仓制”的,是时任隋度支尚书长孙平,他是河南洛阳人,提出时间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当时,长孙平看到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闹水旱灾害,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便想到了这一赈灾方式,农村人称之为“有时防无时”。
“义仓制”是对国家层面上的“常平仓”制度的一种弥补,在国家财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十分给力的。所以,长孙平奏书一上,隋文帝马上就同意了。
但是,“义仓制”后来历代或废或兴,“常平仓”制则是历代通用,因为这是稳定物价的绝招,特别是稳定粮价最管用,既可严厉打击屯积倒卖、哄抬物价的奸商,又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所需。
最后说一句,虽然“常平仓”历代都用,但效果却不是一样的。只有真正为民众着想时,它才能起到稳定物价、稳定民心、稳定政权的作用。所以,制度虽然好,还要靠掌握政权和实施政策的人。
【责任编辑】蒲晖, http://www.100md.com(倪方六)
交易行为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便出现了,其标志就是“贝币”的诞生。这是用一种产自海边的贝壳作为等价物的硬货币,五贝为串,两串为朋。在进入青铜时代后,这种“贝币”才为铜板所替代。再后来,铜板与金子、银子并用。到了近现代,中国人才普遍使用纸币。贝币、铜板、金子、银子、纸币,就是我们现在谁也少不了的“钱”。
物价的稳定与否,都是通过花“钱”多与花“钱”少来反映和体现的。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的社会。其实不是这样,只是古代中国的商品交易相对单一,主要是粮食、衣物这类生活必需品,并不是没有交易,并不缺少“商品经济”,所以物价是否稳定也是古人很关心的一件事。
古代日常交易主要是粟、谷、豆、麦、米这些粮食,大宗的交易也有房产、土地、农具、牲口,此外重要买卖商品还有一个,就是“人”,有钱人会去买妻妾,买奴婢,买男仆(现在包二奶,养小三应该就是这种旧俗的遗存和变种)。对于妻妾、婢妾、男仆这类人口的买卖,1930年始出土于甘肃境内居延这个地方的“居延汉简”上,便有这样的记载,在西汉时花一万五千钱便可买到一名小奴,但到了东汉早期,则要花两万钱,这是《风俗通》上所记,价格开始涨了。等到东汉晚期,价格就大涨了,一万五千钱只能买到一头牛。据1966年在四川郫县犀浦一座东汉砖室残墓中出土的一块残碑所记,时奴婢价每名四万钱。举这个“买人”的例子是想说明,从西汉到东汉就有严重的涨价现象,物价不稳,通货膨胀,并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的问题。古代的铜板面值与铜材是等值的,如以每千钱铜板8斤重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大概是120斤铜,以现在每斤铜25元来算,价格变化情况是,西汉时买一个人大约要3000元人民币,东汉早期4000元人民币,到了东汉晚期,要8000元人民币,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 百拇医药
从汉代时,“钱”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诱惑,物价的问题随之而来。当时有识之士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国首个稳定物价的政策就是在西汉时期出台的,即“常平仓制度”,这个制度现在还在用,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就是这个汉政的现代版。
最早提出这一稳定物价政策的,是一个叫耿寿昌的人,他在汉宣帝刘询当皇帝(公元前74一前49年在位)时,担任大司农中丞一职。《汉书·食货志》(卷24)记载了这个新政出台的经过:“(耿)寿昌遂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日常平仓。便民之。”
什么叫“常平仓”?《汉书》的记载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运用价值与价格的规律,来调节粮食供应,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实际操作手法是,在市场粮价低贱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由国家财政大量收购入仓;在市场粮价上涨的时候,开仓放粮,适当降价出售。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堆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是仓廪充盈。
, http://www.100md.com
“常平仓”的实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老百姓得了实惠,欢迎;国家呢,稳定了民心,皇帝高兴。物价稳定了,国家也稳定了。现在国务院出台的许多“三农”政策,都包含这个“常平仓”原理。
到了隋文帝时期(公元581年~604年在位),稳定粮价又出现了一个新政——义仓制度,即“民办粮库”,它是在官府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的,要求每家每户在秋粮下来的时候,缴纳一定数量存到指定的仓库里,以备欠收年用。设在县一级政府所在地的仓廪,叫义库;村镇一级设仓,则叫社仓。“义仓”制度其实是在赈灾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古代人们赈灾的需要,它是民间荒年救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客观上起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提出“义仓制”的,是时任隋度支尚书长孙平,他是河南洛阳人,提出时间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当时,长孙平看到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闹水旱灾害,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便想到了这一赈灾方式,农村人称之为“有时防无时”。
“义仓制”是对国家层面上的“常平仓”制度的一种弥补,在国家财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十分给力的。所以,长孙平奏书一上,隋文帝马上就同意了。
但是,“义仓制”后来历代或废或兴,“常平仓”制则是历代通用,因为这是稳定物价的绝招,特别是稳定粮价最管用,既可严厉打击屯积倒卖、哄抬物价的奸商,又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所需。
最后说一句,虽然“常平仓”历代都用,但效果却不是一样的。只有真正为民众着想时,它才能起到稳定物价、稳定民心、稳定政权的作用。所以,制度虽然好,还要靠掌握政权和实施政策的人。
【责任编辑】蒲晖, http://www.100md.com(倪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