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灵岩寺(2)
灵岩寺塑像是由宋代主持灵岩寺的妙空禅师命人在苏州塑成后运到这里的,每尊罗汉身高1~1.2米,身上的妆銮用朱砂红、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涂饰,不易褪色。
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
观其形态,人体与衣饰的处理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或端恭、或拄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
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就如同进入了跳动着生命之灵的人群之中,他们不是板着面孔,显现其城府和神圣,也不是端着架子,如面孔一致的仪仗队,而是有着各异的动态、气质,体现了不同的性格、心理,其状态真切、细致入微,非亲见不能言传文叙。
更为神奇的是,20多年前,人们在修缮罗汉像时,发现这些罗汉像的腹腔内,竟然真的有用丝绸仿制的五脏六腑;经医学家鉴定,认为基本符合现代人体解剖学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灵岩寺的罗汉像塑造于900年前的宋朝。这一年代上的差距,使如今那些惟妙惟肖的蜡像失去了可比性。我们不知道蜡像是怎么制作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九百年前人们塑造罗汉像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术手段等,绝对没法跟现在人们制作蜡像的优势相比。然而这些差距,不仅没有使泥塑罗汉相形见绌,反倒增添了他们的艺术魅力。
耐人寻味的是,这40尊罗汉个个都注有尊姓大名,如初祖达摩尊者、迦留陀夷尊者等。
难怪刘海粟为之题词:“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寺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
【责任编辑】赵菲, 百拇医药(杨树)
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
观其形态,人体与衣饰的处理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或端恭、或拄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
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就如同进入了跳动着生命之灵的人群之中,他们不是板着面孔,显现其城府和神圣,也不是端着架子,如面孔一致的仪仗队,而是有着各异的动态、气质,体现了不同的性格、心理,其状态真切、细致入微,非亲见不能言传文叙。
更为神奇的是,20多年前,人们在修缮罗汉像时,发现这些罗汉像的腹腔内,竟然真的有用丝绸仿制的五脏六腑;经医学家鉴定,认为基本符合现代人体解剖学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灵岩寺的罗汉像塑造于900年前的宋朝。这一年代上的差距,使如今那些惟妙惟肖的蜡像失去了可比性。我们不知道蜡像是怎么制作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九百年前人们塑造罗汉像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术手段等,绝对没法跟现在人们制作蜡像的优势相比。然而这些差距,不仅没有使泥塑罗汉相形见绌,反倒增添了他们的艺术魅力。
耐人寻味的是,这40尊罗汉个个都注有尊姓大名,如初祖达摩尊者、迦留陀夷尊者等。
难怪刘海粟为之题词:“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寺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
【责任编辑】赵菲, 百拇医药(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