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742297
清明时节祭黄帝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年第7期
     祭祀是清明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适值清明,人们备办丰盛的祭品,前往祖墓虔诚祭拜。在被祭拜的祖先当中,家族祖先与人们有着直接的血缘传承关系,是家族千百年来得以繁衍生息的关键人物。除此之外,清明节还要祭拜与人们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文化祖先,轩辕黄帝就是中华民族一位重要的文化祖先。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被誉为“三皇五帝”之一。历传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均有黄帝陵,其中,地处中华文明摇篮的陕西黄帝陵,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素有“中华第一陵”的美称。民间相传黄帝年老时乘龙升天,臣子们不愿黄帝离去,遂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陕西的桥国时降下休息。桥国人拉下了黄帝的一只靴子,黄帝升天后,桥国人将黄帝的靴子建墓埋葬,形成了黄帝陵,并连年举行祭拜仪式。时至今日,陕西黄帝陵每年都在清明节举行大型公祭活动,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一堂,共同祭祀轩辕黄帝。

    黄帝是神还是人?

    关于黄帝的真实身份,历史上颇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黄帝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是存在于民间口头叙事中、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传说公孙少典和妻子附宝生活在河边的一个山洞里,一天下午,附宝正在山上挖野菜,突然一阵风雨袭来,一道白光在她头顶盘旋,她被吓晕了过去。事后清醒,发现有了身孕。两年以后,附宝生下一个肉疙瘩,肉疙瘩落地后转了几圈,从里面出来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原来这个孩子是天上的轩辕星,为了拯救生活困苦的人们才来到人间,投胎到了附宝腹中。黄帝出生后,神迹不断,在战场上,他能呼风唤雨,最后带领人们统一天下,建立有熊国,成为一名圣明的君主,从此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后来,黄帝因铸鼎成功,得以乘龙升天。梁虞荔撰《鼎录》中记载:“金华山,黄帝作一鼎, 高一丈三尺,大如石瓮,像龙腾云,百神螭兽满其中,曰‘真金作鼎,百神率服’。”黄帝铸鼎成功后,天帝为了感谢黄帝对世间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遂以龙助其升天。作为一个神话人物,黄帝从出生到升天,处处都充满了神奇色彩,展现了古代人独特的文化想象。
, 百拇医药
    第二种观点认为黄帝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汉时司马迁认为黄帝不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将黄帝作为“五帝”之首进行记录,并将民间神话中关于黄帝的诸多记载转化为史实进行使用,司马迁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后来,南北朝时裴駰《史记集解》补充说黄帝“号有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黄帝名字的由来说:“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黄帝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且是一个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诸多历史贡献的伟大人物。

    无论黄帝最初的身份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黄帝已经逐渐演变成为融合历史真实性和神话虚构性的文化综合体,并上升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悠久的祭祀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黄帝祭祀历史悠久。中国历代帝王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 的桥山之巅设坛筑场,虔诚地祭祀轩辕黄帝。早在春秋时期,黄帝祭祀仪式已相当隆重。战国初期,秦灵公在吴山之阳设“上畴祭黄帝, 下畴祭炎帝”。到了以“孝”治天下的汉代,黄帝逐渐由天神转化为人祖,祭祀活动更加频繁。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十月,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此次在桥山祭祀黄帝,留下著名的“汉武仙台”,至今仍保留在黄帝陵园东门处。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二年(公元25年) , “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其上,皆南向, 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黄帝位于丁未之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各地纷建黄帝庙,遥祭黄帝。唐代是黄帝祭祀仪式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时期。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于桥山西麓建庙,敕祭黄帝,使得祭黄仪式正式上升为国家祭典。此后,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亲临或遣官祭拜黄帝。明、清两朝,皇帝祭祀黄帝活动更加盛繁。在传统社会中,由王朝政府公祭轩辕黄帝成为传统社会彰显皇权威严的重要表现方式。
, 百拇医药
    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将西方的民族主义引入中国,试图塑造中国人的国民意识,拯救民族危亡。在晚清知识分子建构独立民族的过程中,黄帝这一符号逐渐脱离了“皇统”脉络,不再是王朝政府特有的世系祖源, 而被改造成为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始祖”, 被纳入新兴的民族传承的“国统”脉络中, 被转化为民族认同的标志性符号,使得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祖先。

    1912年清明节,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委派代表团赴陕西中部县桥山致祭黄帝陵, 并亲笔撰写《祭黄帝陵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到了1935年,国民党中央政府第一次派员“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之

    陵”, 并确定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每年举行祭祀仪式。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所有力量对抗日本侵略者,1937 年,国共两党互派代表,共祭黄帝陵。此次国共两党共同致祭黄帝陵,从官方话语权力上确认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文化地位。
, http://www.100md.com
    当代黄帝祭祀仪式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传统社会“皇统”脉络中的黄帝崇拜和祭祀,还是清末民国时期国家民族建构过程中的黄帝崇拜和祭祀,两者内在文化属性和价值追求方面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充分说明了黄帝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了黄帝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对黄帝的认同与缅怀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并延续到当代社会,通过连年不断、隆重的黄帝陵祭祀仪式展现出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恢复了每年清明节公祭黄帝的仪式。恢复后的黄帝陵公祭仪式与传统社会以及民国时期的公祭仪式不同,新时期的公祭仪式不再强调“皇统”特权,也不再强调附加在仪式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的历史意义,而是在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下凸显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祖先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近些年来,黄帝祭典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和参与,并逐渐发展成为与家族祖先祭祀并存的清明节重要节日习俗之一。黄帝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符号的内涵愈来愈突出,清明节黄帝陵祭典的文化内涵也愈来愈丰富。
, 百拇医药
    2004年,夏历甲申清明节,天空清洁明净。为了凸显黄帝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力,这次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首次被定为国家级祭祀大典。在祭礼仪式的设计理念方面,组织者重视体现本原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有机协调、统一。黄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对黄帝的祭礼仪式应既保持浓郁的传统祭礼特色,也不脱离时代文化氛围,要使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祭典仪式时间、空间、仪节、祭品、器物等方面的文化象征性,使其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这次黄帝陵祭典首次采用国家祭祀规格,遵循古代祭礼以青铜器作为祭器的传统祭礼规定,专门制作了65件战国编钟、九鼎八簋等青铜器以及太常旗等传统仪仗旗帜,并编排了名为《轩辕黄帝颂》的大型祭祀乐舞。

    仪式第一项是主祭人宣布祭典开始,上午9 点50分,主祭人宣布祭典开始,时间上意寓黄帝“九五至尊”;仪式的第二项是“击鼓鸣钟”,祭祀广场上首先击鼓34咚,代表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祭祀始祖,鸣钟9响,寓意中华大地九州升平;仪式的第三项是各界代表向黄帝陵进献花篮、鞠躬致意;仪式的第四项是宣读祭文,也是整个祭典仪式核心精神的重要体现;仪式最后一项是大型乐舞表演——《轩辕黄帝颂》。

    今天,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选择在清明时节隆重祭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历史延续,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孝道”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

    【责任编辑】王 凯, http://www.100md.com(邵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