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815
从电影《逃离德黑兰》谈起(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年第8期
     伊朗看到制衡美国的希望,伊朗可以与苏联展开经济与军事合作,提升国力。而这正中苏联“下怀”。我们知道伊朗原先由英、苏两国掌控,二战后美国国力远在苏联之上,苏联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伊朗。眼下美国在伊朗栽了一个“大跟头”,它的国际形象在伊朗民众心中也每况愈下。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苏联就入侵并占领了阿富汗,直逼美国的“前哨站”——伊朗。

    在多方的缠斗下,事件的和平解决似乎遥遥无期。

    营救与解决

    苏联“半路杀出”,人质危机又悬而未决,美伊双方都选择“按兵不动”。终于,卡特政府迫于美国国内压力,也为了给自己连任造势,首先出牌了。他于1980年4月24日密令“蓝光”突击队执行营救计划。该计划是先派遣180名突击队员抵达德黑兰东南沙漠的简易机场;同时,派出8架直升飞机从游弋在波斯湾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起飞,前往会合。再通过直升机装载人员抵达市区展开营救。整个营救计划的基本工作准备就绪,但运输机在飞往伊朗东南沙漠时遭遇沙尘暴,不得不迫降。不久又有2架直升飞机迫降,营救计划被临时取消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回途中,2架直升机与运输机相撞,造成8人死亡。至此,卡特向新闻界宣布“蓝光”营救行动失败。这次失败的营救对卡特政府、美国人、甚至美国人质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 百拇医药
    当美国盘算着下一步行动时,巴列维在埃及因病逝世。从此世上已没有巴列维,伊朗人也不用再去记恨巴列维。巴列维的死似乎让霍梅尼开始考虑和平解决人质的可能,他告诉卡特政府,如果美国愿意把已故国王的财产归还伊朗,解冻伊朗在美的资产,保证不再干涉伊朗内政,那么伊朗愿意释放所有人质。美国对此举非常欢迎,因为这可以暂时扫去营救失败的阴影。

    就在美伊打算就人质问题展开接触时,两伊战争爆发了。一方面战争将两伊矛盾提升到高于美伊矛盾的地位,给美国处理人质问题添加了筹码。另一方面,自扣押人质以来,伊朗的国际地位迅速下降,霍梅尼不得不做出和解姿态,以争取别国对战时伊朗的支持。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卡特派遣了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去第三方国家——阿尔及利亚与伊朗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卓有成效,双方形成初步共识,愿意尽快和平解决人质问题。

    几个月后,通过树立强硬姿态和批评卡特的无能,里根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伊朗认为里根上台后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给伊朗带来更大麻烦。为避免“前有伊拉克,后有里根”的腹背受敌的局面,伊朗最终克服重重障碍,于1981年1月19日与美国达成协议,持续了444天的人质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至此,整个“伊朗人质事件”画上了句号。
, 百拇医药
    影响与预测

    “伊朗人质事件”从此影响着美伊关系走向。美伊不再是朋友,而是常常碰面的敌人。在两伊战争中,美国明显偏袒伊拉克,不仅恢复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还向伊拉克提供战争情报、作战建议。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多次表态要军事介入,这“逼迫”霍梅尼不得不接受1988年的停战协议。

    1989年霍梅尼的去世在外界看来似乎预示美伊关系的好转,海湾战争的结束也曾一度让伊朗看到与美国再次合作的前景,但是以伊斯兰教治国的伊朗常怀有“波斯湾霸主”的美梦,这就注定了伊美关系将一路坎坷。苏联的倒塌以及后来俄罗斯经济的衰退,更是打破了伊朗的“强国梦”。美国还在中东进行军事扩张,与沙特结为盟友,这让伊朗人时刻警醒:美国在中东的壮大将导致伊朗的不安全。所以,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历届总统们将伊朗能否掌握核能力视为头等大事。这与美国的核不扩散主张相冲突,也会引起中东部分国家,尤其是以色列的恐慌。可以设想,伊朗若继续推进核试验活动,美伊关系必将前景黯淡。

    【责任编辑】林 京, http://www.100md.com(李海成)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