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3719
轮声辘辘话古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年第10期
     车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车的发明与进步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出行有火车、汽车、电力车,快捷而舒适,早几年还能一睹风采的马车、牛车、人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只能偶见于乡野山村。尽管这些传统交通工具已少有实用价值,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却值得我们回眸。

    古车的起源与演化

    有关中国古代车起源的传说不少,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物身上:黄帝与奚仲。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他见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遇风吹则旋转)转动,灵感顿现,发明了车;又说他因为发明了车,才被称为“轩辕氏”。奚仲是夏代薛部落的首领,司职夏代车正(车辆总管),传说他“桡曲为轮,因直为辕”制造了车。从早期车的复杂结构上来看,车的制造绝非一人、一时之能,因此,某一位人物造车的可能性不大。考古发现最早的实证出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两条平行的车辙痕迹,痕迹间距约1米,呈东西向延伸,“前有车,后有辙”,可以确定,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车。
, 百拇医药
    最早的实物车出土于殷墟。在殷墟车马坑曾出土多辆殷商时期的车子,皆为一辀、一衡、两轭一舆的双轮车。这些车与殷墟甲骨片中许多“车”字的形制相仿。延至西周时期,车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狩猎、农事等诸多方面。《诗经》有305篇,其中就有57篇记述了车的内容。在先秦时代,车有“小车”“大车”之分:马拉的车叫“小车”,也称“轻车”“驰车”或“戎车”,是贵族出行和作战用车。“小车”地位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说。牛拉的车称“大车”,“大车”地位低,主要是运输之用,“平地任载之具”。战国时期出现了双辕车,较之单辕车,双辕车车体牢固,载重量大。同是战国时期,人们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自从骑兵开始出现,战车有所消减。

    秦汉时期,车的形制进一步完备,车的种类也更为丰富。以秦车为例,当时就有帝王用的金银车、安车、步辇,王侯用的高车、輚车,民间用的牛车、马车,军队用的轻车、重车,驿传用的传车等。汉末以后,出现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这是一种利用减速齿轮系统带动车上小木人而报告行车里程的机械车,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文献记述,自东汉而后,张衡、马钧、祖冲之等多位科学家都曾制造出指南车,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 百拇医药
    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仍沿袭前代。达官出行,流行不施车轮的辇与舆;民众运输,除马车外,牛车增多。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最为常见的是太平车和独轮车。太平车专供载货之用,有二轮和四轮之分,车行缓慢,由骡、驴、牛拖拽,大的太平车载重量可达数十石。独轮车也称“串车”,前后二人把驾,两侧二人扶拐,前用毛驴拽引,用于搬运货物,明代时称这种独轮车为“双缱独轮车”。清代出现了轿车(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与黄包车。

    古车的结构与制作

    在结构上,中国古代车包括运转、装载和驱动三部分。

    运转的主体是车轮,由毂、辐、辋、轴、軎、辖等部件组成。毂是车轮中心用以贯轴的圆木,内有圆孔以纳车轴,外有凿孔以插辐条。古车的辐条少则十几条,最多则有28条。车辐集中于车毂,称“辐辏”。辐条一端入毂,另一端入辋。辋是轮子的外边框,也称“輮”“牙”,多用揉曲之木制成,“輮以为轮”。车轴是一根圆棒,上承车舆,两端套车轮。軎是套在车轴两端露出的部分轴头。为防车轮脱落,轴头上设孔,用以插“辖”。辖就是俗称的销钉。另外,在车箱和车轴之间还有两个衔接的木块,形状像个蹲伏的兔子,称“伏兔”,也称“輹”。
, 百拇医药
    装载的主体是车厢,称“舆”,用以载人或装物。早期车厢不封闭,仅以木栏围合,称为“轸”。木栏前面的横木称“轼”,木栏左右略高于“轼”的横木称“较”,皆供乘车人扶手之用。因为古人站着乘车,所以必须有扶手。轸的后面留有缺口,供人上下车之用。缺口处有供登车时手挽的索,称“绥”。舆之上早期有形如大伞的盖子,后来出现了围拢的帐幔。

    驱动的主要构件是辕、轭。辕又称“辀”,二者又有区别,一根的称辀,二根的称辕。先秦车多为独辀,或二或四甚或六匹马处于辀的两侧。汉代以后,双辕车流行,马处双辕中间。辕的后端连着车轴,前端拴着一根弯曲的横木叫“轭”。辕和轭联结处也用辖,叫“軏”。停车的时候要用“轫”。轫就是置于车轮下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小木头。行车时需先将轫取出,车轮方能转动,所以启程又称“发轫”。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车规范。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录了周车的制作标准。“周人上(重视)舆。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对车轮、车辕、车舆等关键部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与校验手段。例如车轮,讲究正圆、平整,辐条要笔直,轮子直径适中,两轮大小相等;又如车辕,讲究辕直如轩,辔曲如舟,辔曲适度,利于牛马牵引及车的稳定;再如车舆,规定了车厢各个部分的尺寸比例,如“轮崇、车广、衡行三加,谓之‘三称’”,即轮的直径等于车厢宽度,又
, http://www.100md.com
    与前横木之长相等。这些有关车的规制多数被后世沿用了下来。

    古车的动力与驾驭

    中国古代车的动力主要是人力与畜力。

    人力有限,以轻便的两轮车或独轮车为主。先秦时期,大型的人力两轮车称“辇”,为君王所乘。一木横遮车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后来改用人力抬辇,称为“步辇”或“步舆”。小型的手推车叫“鹿车”,“俗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宋代以后始有“独轮车”的称谓,今四川的“鸡公车”和江南的“羊角车”就是这种独轮车。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时,蒲元等人发明的“木牛”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清代末年出现了一种人力两轮车,称“黄包车”,因其外形漆成黄色,又被一些有钱人成年累月包用,因此得名。又因最初由日本引进,也称“东洋车”。

    畜力车主要是马车与牛车。以牛驾车起源较早,“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至战国时得到普及,并一直延续了下来。最初人们以“梏”系牛,即用绳把一根横木缚在牛的两角上,既防止牛角触人,又能牵着牛走;后来改用鼻环系牛,牵着牛鼻子走。以马驾车始于商朝,最初的独辕马车采用“轭靷式系驾法”,即在马车独辕的前端置一衡木,衡木两侧安有车轭,用它夹住两匹马颈脊,轭钩上系有拉马的靷绳。两宋以后采用“鞍套式系驾法”,即马背上放鞍子,以鞍承辕,马肩上有套,矧缠系于套,联于车,这种系法一直沿用至今。除了牛马车外,古代的畜力车还有驴、骡、驼、象车等。驴、骡车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自秦以上,传记无言驴者;意其虽有,而非人家所常畜也。”作为驾车的动力,骆驼多见于西北地区,大象则多见于西南地区。
, 百拇医药
    既用畜力,就有驾驭。《小雅·车公篇》中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矢,舍矢如破。箫箫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讲车夫驾车时,必须快慢适中,从容自得。其他如“六辔如濡”“六辔如丝”“六辔沃若”等,讲的也是驾车的样子。儒家“六艺”中的“御”讲的就是驾驭之术。除此之外,古人乘车也有一定的讲究。以先秦时的礼节为例,古人乘车尚左,一车三人,尊者在左,骖乘(陪乘)居右,御者居中。兵车则不同,如是将帅之车,则主帅居中,便于指挥,御者在左,护卫居右;如是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一人持弓,右边一人持矛。赶马的鞭子也有竹质与皮质之别,竹质的称“策”,皮质的称“鞭”,“鞭策”一词即由此出。

    近年来,在两河流域、中东、欧洲等地陆续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而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最早也只追溯到夏代,因此,学术界也便有了有关中国车起源的“本土说”与“西来说”之争。因为关涉到文明的发生,所以争论一直火热地持续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国古代车的演化轨迹做一梳理,毕竟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