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62444
惠山老街因祀成祠因祠成街(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3年第11期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秦氏宗族祖祠竟是惠山的一个名园“寄畅园”。寄畅园在明嘉靖初年(约1527年)前后,由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初建。此后,秦金后人陆续修建,遂成名园。到其第五代传人秦德藻之后,转为秦氏宗族所有的祖祠族园。寄畅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之胜,在园内采用借景、缀山、引泉、理水的办法,精心布局,满园青山绿水,朱栏曲槛,清泉幽谷,野趣横生,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典范。康熙、乾隆两帝南巡,必到此园。乾隆还仿此园于颐和园中建“惠山园”(谐趣园)。寄畅园内假山嵯峨,石潭沉璧,花草艳丽,古木参天。于假山间为山涧,引惠山泉水入园,水流婉转跌落,泉声聒耳,空谷回响,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涧。有用湖石叠成的大型假山,高数丈,突兀峻峭,置有若干狮形湖石,而整座假山又构成一只巨大的雄狮,俯伏于青翠欲滴的绿树丛中,名九狮台。园内登高可眺望惠山、锡山,令人由衷生出“山峦叠嶂揽九天,湖光塔影只等闲。不知今身置何处,疑是瑶池落人间”的感叹。

    杨四褒祠祀山东肥城县令杨延俊。祠后有园名“潜庐” (留耕草堂) ,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一所花园祠堂。主厅称“留耕草堂”,留耕草堂四周有围廊,南有池沼,池南有戏台,堂、池、桥、廊、石、树组合精妙。往南远眺,锡山宝塔若隐若现。留耕草堂后为丛桂轩,有铁栏曲桥连接留耕草堂和丛桂轩。轩前门两侧各有廊,东为亭,西为假山,抱池而立,形成一个优美的园林空间。

    杨藕芳祠用于祭祀清乡贤杨宗翰,建于1911年。杨宗瀚,字藕芳,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创始人。杨藕芳祠的建筑独具西洋风格,标新立异,洋为中用。从整体到细部,均以清水砖墙精细砌造成独具西洋风格的楼屋,享堂中两根圆形的巴洛克圆柱用特制青砖砌造而成。楼廊柱、檐框式也全采用优美西式曲线造型。室内门楼门罩花饰中,有大块西洋图形纹饰,图案是中国传统的“暗八仙”,表现了洋务时期锐意改革、罢科举、立西法、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风格。

    惠山泥人名闻天下

    古街上与祠堂群相伴的有酒楼、茶庄和泥人店,尤以惠山泥人最为有名。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泥人所用材料来自于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1米以下的黑泥,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非常适合捏塑造型。人们就用这黑泥捏塑出各种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雅俗共赏的泥人。

    惠山泥人历史悠久。1954年在惠山一带出土了一批汉代和唐代的陶俑,其中有的很像早期的泥人“大阿福”“和合二仙”“猜拳子”。可以说,惠山泥塑早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它的原始艺术生命了。明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记载到,在无锡惠山古街,“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泥人等货”,可见当时的泥人已成为商品进入商铺,说明在明代末期惠山泥人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

    到了清代,惠山泥人艺术更盛。据徐柯《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记载:“高宗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至此命作泥人数盘,饰以锦片,金叶之类,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王春林是清代中期在惠山泥塑业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专业艺人,而无锡泥人在乾隆年间,技艺水平已十分成熟,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1885年,慈禧太后50寿庆时,无锡地方官员特意到惠山定制了一套精制的“八仙上寿”大型手捏泥人进贡朝贺,惠山泥人再次传入宫庭。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由胡万成大房店铺选送的惠山泥人产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惠山泥人的艺术造诣名扬中外。清同治到光绪年间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有泥人作坊、店铺40多家,专业匠师30多人。

    惠山泥人作品中大量都是以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有古今中外的文人武将、美女俊童,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其代表作品是惠山“大阿福”。这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一个被神化的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取其镇邪、降福之意。提起大阿福,在惠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创造才有了今天的“大阿福”。人们喜爱“大阿福”,因为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月庙会闹古街

    祠堂除了祭祀外,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庙会。庙会原为祭祀寺庙神佛而举行的集会,后又融入了游乐、贸易活动,逐渐发展成了民间的狂欢节。无锡的庙会绝大多数在春季举行,从初春到盛春,几乎接连不断,尤以农历三月为多。其中以三月二十八惠山古街的东岳庙庙会最盛。

    其时,无锡城里各处大寺庙都出会,一齐到惠山古街。古街上,各路队伍前呼后拥,掮旗打伞,道子行牌齐全;乐队敲锣击鼓,江南丝竹,吹拉弹奏,乐声悠扬。有扮演戏文的,生旦净末丑,有走高跷的,有玩杂耍的,有舞飞叉的;更有扮三百六十行的,士、农、工、商、僧、尼、道、儒等不同的行当,穿不同的服装,披红挂绿,边表演边行进,这是一次群众性的民间文艺和民间体育的大汇演。

    无锡城至惠山的十里长街人山人海,商人、小贩、卖梨膏糖的、唱小热混的、变戏法的,还有专治疑难病症的江湖郎中、卖祖传秘方狗皮膏药的传人、摸骨占卦的算命瞎子等等,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吆喝声、欢笑声,人声鼎沸。白天争观出会游行队伍,夜晚则灯火如海,锡剧滩簧,戏曲评弹,至子夜方消。

    三月庙会的热闹过后,阳气便将充斥天地之间,万物生长发育极盛的夏季即将来临,人们也对未来有了更热切的向往和期待。

    【责任编辑】赵 菲 (陈振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