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59436
隋炀帝的生前身后事(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2013年第12期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后病逝,唐太宗诏令以三品之礼“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借机对炀帝陵墓重新整修一番。日远年湮,或因人为或因自然,唐初修建的炀帝陵早已荒芜,不为人知,直至清代考据家阮元重新考证出炀帝陵墓,并出资对其再做修整。阮元,清嘉道名臣,一代文宗,江苏仪征人,自号雷塘庵主,据其考证雷塘系隋炀帝陵所在。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并请时任扬州知府的大书法家伊秉绶题字,伊遂以隶书题“隋炀帝陵”于碑心,墓碑的右侧为“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左侧为“扬州府知府伊秉绶题”。阮元在其《修炀帝陵记》中追述了此次炀帝陵墓的发现经过:“《嘉靖维扬志》于雷塘之北画一墓碑,碑刻‘隋炀帝陵’四字。距今非久,不应迷失。乃问城中人,绝无知者。嘉庆十二年,元住墓庐,偶遇北村老农,问以故址。老农言:陵今故在,土人名为皇墓墩,由此正北,行二里许耳。乃从之,行至陵下。陵地约剩四五亩,多丛葬者,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老农言,土下有隧道、铁门西北向,童时掘土尚及见之。予乃坐陵下,呼村民担土来,委土一石者,与一钱。不数日,积土八千石,植松百五十株,而陵乃岿然。复告之太守伊君,以隶书碑,刊而树之。”明嘉靖年间刊行的《嘉靖维扬志》载有隋炀帝坟墓并附有墓图,同时还绘有石碑一座,碑上有“隋炀帝陵”四字,后来墓碑不见,墓地亦佚失。阮元仅凭明代地方志及当地耆老口中所称的“皇墓墩”推断此为隋炀帝陵,是有待考证的。

    横空出世的炀帝陵

    2013年4月14日,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两座古墓。据出土的文物与墓志铭显示,其中一座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另一座尚待发掘,专家推测墓主很可能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全国考古专家的瞩目。随后,扬州市文物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了隋炀帝陵出土的消息,即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内的西湖镇司徒村。据专家考证,此两墓应为隋末唐初中小型的砖室墓,两墓占地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两墓中的西侧一号墓初步判定为炀帝陵寝,东侧二号墓的主人则可能为萧皇后。两墓均为普通平凡的砖室墓,墓葬形制十分简陋,由墓室、耳室、甬道组成,但并未发现隋炀帝的棺椁和骨骼遗存。

    专家为何断定此墓就是隋炀帝的陵寝呢?因为墓地出土了表明墓主身份的墓志铭,上面刻有“隋故炀帝墓志”“隋大业十四年”“流珠堂”等字样的铭文佐证,同时还出土了鎏金铜铺首、金镶玉腰带等十几件文物,其中4件做工精致的鎏金衔环铺首,每件重量约达6斤。所谓铺首,乃是贵胄门宅上的环形装饰物,纹样为兽面,以饕餮、狮子、老虎、螭龙等凶猛动物为多,镶嵌在大门上作为门环底座,有镇凶辟邪的寓意。此外,以金镶玉腰带为陪葬品是当时一般民众或官员所无法达到的墓葬规格,凸显出墓主地位的尊贵。种种迹象表明,该墓很有可能是隋炀帝的真正陵寝。不过,此次发现的陵寝是否就是史书所载的迁葬地“吴公台”?两座墓的关系究竟如何?此处距阮元所考证的雷塘相隔不远,雷塘、司徒两地究竟有何关联?这些谜团都有待日后一一揭示。

    【责任编辑】王 凯 (王莉 董强)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