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13
编号:13725270
卧虎藏龙锣鼓巷(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13
     一

    八百春秋转瞬空,天街锣鼓傍垂虹。徐舒曲岸千株柳,漫引莲花什刹风。短褐扶车行里巷,牙旗喝道避王公。通衢磊落行今古,紫禁玲珑一望中。

    13世纪,元朝把金国时北京的原城址向东向北进行了大幅度移动,并更名为大都。设计和兴建大都的主要负责人是城建专家刘侃和他的学生——水利专家郭守敬。移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水源的合理利用和远离永定河水患。1285年,元大都建成。锣鼓巷的历史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锣鼓巷西临什刹海,是南北纵向的一条街,和中轴线平行且距离最近。刘侃是如何设想的,现在已不得而知。

    锣鼓巷并不是随意建造而成的,刘侃在设计上煞费苦心且匠心独具,街巷从位置、朝向到长短、宽窄,都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规定。现在人们所说的锣鼓巷,还包括若干条与之相接的胡同。胡同是北京城的特有标志。说北京胡同纵横交错,是不准确的,它们绝大部分为东西走向,这是由于中国人崇尚住宅朝阳,有“向阳门第春常在”的讲究。那些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的大街把北京城分割成一块块方正的区域。胡同不能过长,过长则住在中间的人出行会不便,一般在500步,再长不过六七百步。如果两面的距离太远,必会有一条宽一些的大胡同起“切开”的作用。这种南北向的大胡同除少数依然称作胡同外,大多数便叫做“巷”,如剪子巷、大格巷、方巾巷等。南、北锣鼓巷就是这样的两条巷子。
, 百拇医药
    二

    参差瓦舍掩层城,四面街衢任纵横。户望雕砖凌气象,门开妙对漫逢迎。沧桑古树庭中老,错落新花槛外明。丧乱频频虚往代,民风依旧问升平。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都城进行了改造,把北面的城墙向南退缩了数千米。这样一来,锣鼓巷便原地不动地改变了位置:北端处于城墙脚下,南端直抵皇城,中间又被鼓楼东大街截成两部分;于是,便有了南、北锣鼓巷之称。

    明朝的官吏热衷改造住宅,锣鼓巷地区也在改造之列。老北京的平房建筑从盖法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最讲究,是磨砖对缝式的,又叫干摆;第二类全部由整砖盖成的,砖头比一般的要大,叫大开条;第三类逊色得多,四周有整砖的墙垛子,中间则全是碎砖头砌的。锣鼓巷,尤其是南锣鼓巷,一二类的房屋占了绝大多数,第三种很少。

    满人入关,清朝立国,采用了类似“屏藩周室”的做法,内城之中,八旗分列。锣鼓巷属安定门内,那时住满了镶黄旗子弟。其中一部分人写字作画,研究诗词,做学问,竭尽全力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
, 百拇医药
    营养,成了大家。进入民国,又有南来的文化人选择在锣鼓巷定居,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老北京逐渐交融,形成了独特而又醇厚的北京文明。

    三

    何来北鼓多禅寺, 却道南锣似老村。作画兼闻风弄瓦, 裁诗正待雨翻盆。曾经陋巷开青舍,几度高轩闭小门。一角京城寻往事,堂前燕子唱黄昏。

    南、北锣鼓巷所连带的胡同名称较为奇特,仔细研究就会发觉,近乎“各成系统”:

    北锣鼓巷的胡同带寺字和庙字的比别处多,有千福寺、灵光寺、大佛寺、法通寺、琉璃寺、净土寺、姑姑寺、娘娘庙、土地庙,甚至现在还留有一座财神庙。此外,又有大小经厂胡同、伽蓝图胡同。可见,这一代曾经棋盘般布满寺庙,香火缭绕,钟磬悠扬,而且颇有些规模,否则,不会建立经厂来写经、刻经。究其原因,北锣鼓巷一带原来必定住户稀少且空旷的地方较多,只是后来随着居民不断增加,庙宇不存而地名犹在。
, 百拇医药
    南锣鼓巷也有它的特点,就是和农村生活相关的胡同名称较其他地方集中,如豆角、棉花、炒豆、菊儿、黑芝麻、蓑衣、帽儿、雨儿、沙井,等等;又如板厂、方砖厂等作坊。这和最早的居民构成不无关系。可以对比皇城以内,由于有宫内必需生活品的供应处,所以有缎库、冰窖、灯笼库、什物库等。可以判断,南锣鼓巷的最初居民不少是来自京畿的农民。

    另外,在口音和生活用词方面,南、北锣鼓巷也有别,这一点,非在这一带住过数十年的人、不经过细心体验是分辨不出来的。南锣鼓巷里,历代不乏中上层人士或名人,于无形之中给其他居民带来了文气。

    齐白石老先生曾经在雨儿胡同住过多年,那里距北京画院很近。那些年发生在齐老身边的故事就被人写成话剧,于1958年夏天在小经厂里的实验话剧院上演过。

    这里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僧王府以及僧格林沁祠。按常理去推,炒豆胡同相对狭窄,不应有大的府第。偏巧僧格林沁王府就在这条胡同里。据猜想,可能僧格林沁的母亲原在这里居住而僧格林沁开头儿只是郡王而不是皇亲国戚的缘故。后僧格林沁有战功,加封亲王,食双俸。僧家便把旁边几座宅子买下来扩充王府,占据了整条胡同大概3个大门,但只能是向横宽发展,南北方向已经没有余地了,因为胡同与胡同的间距一般是44步,院子进深有限。清廷还在地安门东大街为他建了祠堂,名僧格林沁祠,后于20世纪50年代变成宽街小学。一进门迎面一座碑亭,屋顶铺黄琉璃瓦,很是漂亮。
, 百拇医药
    据说僧王一死,家境中落。民国伊始,王府即零揪碎扯变卖殆尽。几经动乱,如今的僧王府只剩下建筑却没了陈设。尤其是僧格林沁祠中碑亭里的那块石碑,记载了皇家眼中的僧王,对于清史研究不无益处,可惜文革中被毁了。

    说到僧王府,就不能不提到国宝级文物鉴定专家朱家溍先生和朱家。他们和曾王府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家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后代,到朱家溍一辈正好是第25代。他的祖上曾在清道光年间做过一品大员,所以对清廷内外的故事知之甚多。

    1934年,僧王后人由于赊欠巨额债务,僧王府的一部分被政府强制拍卖,朱家买下了其中的50多间作为住宅,并从帽儿胡同搬来这里居住。1954年,朱家又将其中的绝大部分卖给了当时的煤炭部,自己只留下10多间居住。这一部分是原僧王府的西北角。令人没有料到

    的是,这10多间房成了到目前为止僧王府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部分。院落的格局和房屋的砖瓦梁柱都保持了原样。而王府其余的部分经过几十年的改造早已失去原样,变得面目全非了。, 百拇医药(樊钊)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