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1)
近日,两则消息颇为引人关注,一是有报道说,今夏有些颜色极为亮丽的服装中含有荧光增白剂。这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二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纸制品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一周年之季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纸质餐具仍存有安全隐患:多家知名方便面品牌外包装仍然含有荧光增白剂。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报道称,有关机构抽检的方便面桶、奶茶杯等样品中近6成含荧光性物质。
事实果真如此吗?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是否会构成危害?我们身边究竟有哪些物品中含有荧光增白剂?如果荧光增白剂对健康有害,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增白神器”
1852年,英国物理学家首次阐述了荧光现象。1940年,德国研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白剂,并开始了其商业化历程。在我国,荧光增白剂最初只用于纺织印染行业。20世纪60年代后期,荧光增白剂开始在合成洗涤剂行业使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荧光增白剂才被用于造纸行业。
, http://www.100md.com
作为一种色彩调理剂,荧光增白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和物品的黄色混合,人们看到的就变成了白色,于是物品在人们眼中看起来更白、更亮、更鲜艳。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历史迄今已逾60年,从早期水溶性品种到目前适合天然纤维的高档非水溶性品种,共有数百种之多。应用范围也是多种多样,例如纺织品、洗涤剂、食品、包装塑料、纸张等。
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由于生长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措施来增白、增艳。
在荧光增白剂出现以前,人们通常采用两种增白方法:一是加蓝增白法,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增白作用,但效果有限,而且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物品色泽会变暗。二是化学漂白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物品褪色,但这种方法对纤维素会造成一定破坏,而且漂白后的织物常带黄色,反而影响增白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在纺织服装行业,添加荧光增白剂已成为提高纺织品和服装附加值的手段之一,荧光增白剂可在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也可在洗涤剂中加入,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在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既可以直接添加到纸浆中也可以添加到胶液和涂料中再刷到纸面,从而生产出高白度的纸张。尤其是工业用纸、办公用纸,例如人们平时办公用的A4
纸、复印纸,基本都含有此类物质。那些看起来越白越亮的纸张,其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可能越多。目前,我国每年需用荧光增白剂的纸品的总量占总纸品生产量的30%~35%。
在荧光增白剂纸品中,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学生课本了,今年年初,北京媒体报道称:检测发现北京市面上的6种作业本中,有5种含有荧光增白剂。
在食品行业,荧光增白剂主要用在餐饮具洗涤剂中,然而有不法商贩将其使用在食品外包装材料、一次性餐饮具中,甚至采用荧光增白剂对食品进行保鲜,使食品表面看起来更为鲜亮有光泽。
, http://www.100md.com
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三氯唑二苯乙烯、碳环类、唑型含氮杂环、邻痒萘酮(香豆素)和萘酰亚胺等。目前我国允许在服装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不同行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种类也不同。
安全隐患
如今,我国荧光增白剂生产已从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转向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有近千家规模不等的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由于各厂家技术路线不同,也缺乏行业监管,产品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环保标准,导致荧光增白剂成品鱼龙混杂。另一方面,关于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的研究和报道也一直不断出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2007年2月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就将代码为HX82的荧光增白剂列为“化学毒物”。
那么,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安全隐患呢?
, 百拇医药
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没有专门对荧光增白剂的毒性机理和副反应机理进行过全面研究,作为荧光增白剂生产大国,我国也缺乏相应的标准限制它们的使用。
尽管如此,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面积展开约为1.5~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0%以上。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组成,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皮肤中含有很多气孔,气孔内是一层具有张力的皮膜,发挥着阻挡外部物质入侵的作用。但是,我们长期使用的日常用品中几乎都含有溶解剂和表面活性剂,它们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处于溶解状态,导致发挥屏障作用的皮膜张力下降,从而使得有害物质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体内,随着新陈代谢进入不同脏器,如果不能及时将其代谢出体外,人体健康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 百拇医药
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的纺织品如果直接与皮肤接触,在运动及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人体皮肤对荧光增白剂的吸收会加快,荧光增白剂甚至会直接进入血液中,其潜在危害可想而知。
在现实中,有许多产品爆出由于含有荧光增白剂导致使用者发生皮肤过敏的例子,如用后身上起小红疹、婴幼儿哭啼不止等。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人的皮肤比较敏感,外来的轻微刺激就导致人体出现较大反应,尤其是婴幼儿的皮肤相对于成年人更为敏感,更易出现过敏反应。
在食品方面,由于食品本身添加有荧光增白剂或包装材料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会向食品中迁移,进而造成人体对荧光增白剂的口服摄入。国外曾有学者以5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给动物口服或是采用插管喂入荧光增白剂,96小时后动物的所有器官中均未检测出荧光增白剂。这表明,荧光增白剂不会被动物体吸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荧光增白剂未被排出的时间段内,它也是无害的。只是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研究,也缺少人类口服荧光增白剂的健康风险试验。, 百拇医药(孙晓宇,张娟,龚龑)
事实果真如此吗?荧光增白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是否会构成危害?我们身边究竟有哪些物品中含有荧光增白剂?如果荧光增白剂对健康有害,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增白神器”
1852年,英国物理学家首次阐述了荧光现象。1940年,德国研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荧光增白剂,并开始了其商业化历程。在我国,荧光增白剂最初只用于纺织印染行业。20世纪60年代后期,荧光增白剂开始在合成洗涤剂行业使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荧光增白剂才被用于造纸行业。
, http://www.100md.com
作为一种色彩调理剂,荧光增白剂具有亮白增艳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和物品的黄色混合,人们看到的就变成了白色,于是物品在人们眼中看起来更白、更亮、更鲜艳。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历史迄今已逾60年,从早期水溶性品种到目前适合天然纤维的高档非水溶性品种,共有数百种之多。应用范围也是多种多样,例如纺织品、洗涤剂、食品、包装塑料、纸张等。
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由于生长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措施来增白、增艳。
在荧光增白剂出现以前,人们通常采用两种增白方法:一是加蓝增白法,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增白作用,但效果有限,而且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物品色泽会变暗。二是化学漂白法,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物品褪色,但这种方法对纤维素会造成一定破坏,而且漂白后的织物常带黄色,反而影响增白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在纺织服装行业,添加荧光增白剂已成为提高纺织品和服装附加值的手段之一,荧光增白剂可在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也可在洗涤剂中加入,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在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既可以直接添加到纸浆中也可以添加到胶液和涂料中再刷到纸面,从而生产出高白度的纸张。尤其是工业用纸、办公用纸,例如人们平时办公用的A4
纸、复印纸,基本都含有此类物质。那些看起来越白越亮的纸张,其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可能越多。目前,我国每年需用荧光增白剂的纸品的总量占总纸品生产量的30%~35%。
在荧光增白剂纸品中,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学生课本了,今年年初,北京媒体报道称:检测发现北京市面上的6种作业本中,有5种含有荧光增白剂。
在食品行业,荧光增白剂主要用在餐饮具洗涤剂中,然而有不法商贩将其使用在食品外包装材料、一次性餐饮具中,甚至采用荧光增白剂对食品进行保鲜,使食品表面看起来更为鲜亮有光泽。
, http://www.100md.com
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三氯唑二苯乙烯、碳环类、唑型含氮杂环、邻痒萘酮(香豆素)和萘酰亚胺等。目前我国允许在服装洗涤剂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有两种类型: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不同行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种类也不同。
安全隐患
如今,我国荧光增白剂生产已从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转向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有近千家规模不等的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由于各厂家技术路线不同,也缺乏行业监管,产品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环保标准,导致荧光增白剂成品鱼龙混杂。另一方面,关于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的研究和报道也一直不断出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2007年2月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就将代码为HX82的荧光增白剂列为“化学毒物”。
那么,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安全隐患呢?
, 百拇医药
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没有专门对荧光增白剂的毒性机理和副反应机理进行过全面研究,作为荧光增白剂生产大国,我国也缺乏相应的标准限制它们的使用。
尽管如此,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最明显一点就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面积展开约为1.5~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0%以上。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组成,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皮肤中含有很多气孔,气孔内是一层具有张力的皮膜,发挥着阻挡外部物质入侵的作用。但是,我们长期使用的日常用品中几乎都含有溶解剂和表面活性剂,它们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处于溶解状态,导致发挥屏障作用的皮膜张力下降,从而使得有害物质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体内,随着新陈代谢进入不同脏器,如果不能及时将其代谢出体外,人体健康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 百拇医药
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的纺织品如果直接与皮肤接触,在运动及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人体皮肤对荧光增白剂的吸收会加快,荧光增白剂甚至会直接进入血液中,其潜在危害可想而知。
在现实中,有许多产品爆出由于含有荧光增白剂导致使用者发生皮肤过敏的例子,如用后身上起小红疹、婴幼儿哭啼不止等。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人的皮肤比较敏感,外来的轻微刺激就导致人体出现较大反应,尤其是婴幼儿的皮肤相对于成年人更为敏感,更易出现过敏反应。
在食品方面,由于食品本身添加有荧光增白剂或包装材料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会向食品中迁移,进而造成人体对荧光增白剂的口服摄入。国外曾有学者以5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给动物口服或是采用插管喂入荧光增白剂,96小时后动物的所有器官中均未检测出荧光增白剂。这表明,荧光增白剂不会被动物体吸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荧光增白剂未被排出的时间段内,它也是无害的。只是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研究,也缺少人类口服荧光增白剂的健康风险试验。, 百拇医药(孙晓宇,张娟,龚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