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15
编号:13721828
梳在头发上的历史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15
     发式又称发型,是指头发梳理的样式。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一种发式的流行与消失既是个体选择的结果,也是时代影响的产物。我们梳理中国传统发式的演化过程,在惊艳古人那些美妙多姿发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重温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多彩的文化。

    中国古代先民的发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曾发掘出一只距今5000年前的彩陶盆,盆的内壁上绘有3组人物,每组5人,挽手并肩,踏歌起舞。所有人的脑后都垂有一根粗短的辫子,这是原始先民结辫发式的实证。除了辫发以外,后世发式的一些基本形制诸如披发、结髻、剪发等,在原始先民那里都能找到原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发式的性别、社会、民族、地域等特征逐渐凸现了出来。

    男子发式

    先秦时期,男子发式主要是梳辫与结髻。商代男子多梳辫,样式有总发至头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然后盘绕于顶的。周代男子多椎髻,束发于顶,用冠帽束发,因其形如古人捣衣之椎而得名。椎髻是中国历史上男女共享的一种发式,在后世的延续中,男子的椎髻相对固定,女子的椎髻则更富于变化。
, 百拇医药
    从汉代到明代,汉族男子一直延续着留发梳髻的传统,不同的是梳髻之后束发方式的差异。汉代男子用冠、幅、帻束发,冠是加在发髻上的罩子,幅、帻是包头用的头巾。唐代男子则用幞头掩发,幞头是一种黑色软巾,上有4条带子,两条系于脑后,两条反系于头上,因此又称“四脚”“折上巾”。

    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多髡发。髡发也称“髡头”,就是剃头的意思。但各民族髡发的形式也不一样:契丹男子是把头顶的头发剃光,只在前额与两鬓处留有少量头发,下垂至肩;女真男子则是把头顶的头发剃掉,只留颅后的头发,然后用丝绳系扎,作辫发垂于肩;元代蒙古族男子,上至成吉思汗,下及普通百姓,皆剃“婆焦”发式,即将头顶正中及后脑头发全部剃去,只在前额正中及两侧留下3搭头发,正中的一搭头发剪短散垂,两旁的两搭绾成两髻悬垂至肩,以阻挡向两旁斜视。

    清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满族人坐实天下后,强令汉族人薙(同“剃”)发辫发,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曾遭到汉族臣民的强烈抵制。薙发辫发是满族人的传统发式,这一发式被汉族人贬称为“金钱鼠尾”,即将四周头发全部薙去,仅留头顶正中的头发,形如一枚铜钱;中心部分的头发则结辫下垂,状如老鼠尾巴。在其后的延续中,清代男子以辫长为美,曾有民谣讥讽:“勿择田,勿择地,择个丈夫辫拖地。”
, 百拇医药
    女子发式

    先秦女子的发式以梳辫为主,商代女子辫式卷曲垂肩;周代女子辫式多梳成两股,且蓄得很长;到战国时,发髻开始流行,女子梳辫者日少。

    汉代女子发式以挽髻为主。由于挽束方式不同,衍生出式样各异的发髻,如堕马髻、灵蛇髻等。

    堕马髻也称“坠马髻”,据传是东汉权臣梁冀妻子孙寿所创:“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效之。”其特点是头发下垂至背,侧在一边,如人从马上似坠非坠的样子,据说这种发髻能增加女子的妩媚之态。东汉以后,梳堕马髻者渐少,至魏晋时几乎绝迹。灵蛇髻是一种高髻,将头发挽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后盘于头上,如蛇蟠曲之形。据说这种发式由三国时魏文帝的皇后甄氏所创。

    唐代女子发式主要是髻和鬟。髻与鬟不同,髻是实心,鬟则中空作鬟形:“髻形中绕,鬟两分。”唐代女子的鬟式多样,有“出意挑鬟一尺多”的高鬟,有“低鬟转面掩双袖”的低鬟,也有“短鬟一如螓(一种小蝉)”的短鬟等等。唐代女子的髻式也非常丰富,仅史籍记载的就有几十种之多,如囚髻、凤髻、花髻、飞髻、抛家髻、半翻髻、拔丛髻、回鹘髻、反绾髻、乌蛮髻等。这些式样各异的发髻有继承前代的,也有采借他族的。
, http://www.100md.com
    惊鹄髻在南北朝时称“惊鹤髻”,这是女子的一种高髻,集发于顶,分为双股,左右各梳,大如羽翼,因其形如惊鹄展翅欲飞之状而得名。相传这一发式始于三国时期。回鹘髻与乌蛮髻都是少数民族的发式。回鹘髻最初是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式,后来盛行于唐初贵族妇女中间,其形制是将发髻集束于顶,髻高约20厘米,在发髻的根部用红绢系扎。乌蛮髻来自于南方少数民族,是在头顶挽成一髻且朝额前垂下的发式。《苗俗纪闻》记载:“妇人髻高一尺,婀娜及额,类叠而锐,倘所谓乌蛮耶。”

    宋、元、明时期女子的发式以高髻为美。宋代女子为了追求发髻高大,有的把他人剪下的头发添在自己的头发中,有的甚至做出各式各样的假髻。明代妇女的发式除了继承前代外,也有一些独立的发式,如杜韦娘髻。据说这是嘉靖时期的乐妓创造的一种实心髻,由于髻式低小、不易蓬松,能一直保持晓妆的形态,南方吴地女子纷纷效仿,后讹传为“茴香髻”。

    清代女子发式满汉不同,又相互影响。满族妇女最有特色的发式是两把头,因望之如“一”字,又名“一字头”。汉族妇女的发髻不同于满族妇女,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风俗也不一样。江浙地区特别是苏州一带女子的发式最为新潮,如平髻,又称“平头”“苏州撅”,最初流行于苏州地方,后流传于北方地区。有一首《竹枝词》这样戏语:“跑行老媪亦‘平头’,短布衫儿一片油。长髻下垂遮脊背,也将新鲜学苏州。”
, 百拇医药
    儿童发式

    在我国古代,男孩和女孩头发多梳作角形,称为“总角”,也称“丱角”。“丱”字本身就是由一人梳有两只上翘的角辫象形而来。在总角之外,儿童还有一部分余发自然垂下,古人称“髫”。“髫”和“总角”一起被称为“髫丱”,成为幼年的代称。

    根据《礼记》记载,古时婴儿出生“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髫,男角女羁”。男孩梳两角髻,称“角”;女孩头顶留“十”字形余发,因其形如马笼头,称其为“羁”。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则蓄发不剪,通常在头部左右各梳一髻,称“丫头”,后世“丫头”一词则成为女孩的昵称。旧时条件有限,女孩喜用红色的羊毛线扎辫子,称“红头绳”;也有的女孩把辫子扎在一侧,俗称“歪辫儿”;女孩在辫发的同时,还喜欢在额前留一排整齐的短发,叫“刘海儿”。

    在全国多地,男孩满月时要剃“满月头”,但在习俗表现上,各地又有所不同。在浙江宁波,剃“满月头”时不能将婴儿的头发全部剃光,而是在头顶前部中央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有祈盼孩子聪明、长寿之意。无论何种发式,都寄寓了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盼。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