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18
编号:13716842
从酷暑难熬到“多事之夏”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18
     尽管植物和作物最喜爱酷暑,因为有很多粮食、水果和蔬菜都在这个季节成熟,但对于人来说,却是酷暑难熬,因此人人都盼着快点度过这个季节,故有“消夏”、“消暑”之俗称。

    酷暑不仅难熬,而且是多事之季节。成语“多事之秋”固然有根据和特指,但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从灾害频发与夏日对人们生存的负面影响来看,更应当称“多事之夏”。

    中暑与热射病

    自2013年7月以来中国江淮、江南和北方等地持续遭受高温天气炙烤。截至8月6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中国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的2013年高温中暑病例报告显示,6月1日~8月7日,浙江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高温中暑病例达到2082例,因高温中暑死亡15例,但去年只有4例。此外,河南新郑市72岁的环卫工靳春波8月1日在工作中患热射病不幸身亡,他被送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1.6℃,当天新郑市最高气温是36℃。国外今夏遭受同样的高温灾害。例如,英国7月中旬持续近一周30℃以上的高温已造成760人死亡。
, http://www.100md.com
    酷暑高温造成的最大麻烦是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同时还会造成健康的损害和生命损失,两者相加,完全可以称为热浪灾难(35℃以上持续3天可称为热浪)。由于人类进化的局限,人体对环境气温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气温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人的生存。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28℃之间,最理想的温度是15℃~24℃,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就会有不舒适感。高温天气,除了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胃肠道疾病、皮肤病,或导致原有的疾病加重外,人们最容易中招的就是中暑。

    对于中暑,现在临床医学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各种症状,又提出了新的术语来分类和解释,如日射病和热射病等。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现在,临床医学根据症状的轻重又把中暑分为三个级别,即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后者就包含日射病和热射病等。

    先兆中暑的表现是,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症中暑的表现是,体温一般在38℃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 百拇医药
    重症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热痉挛的表现是,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疼痛。原因在于,在高温天气下由于大量出汗及口渴,中暑者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从而产生热痉挛。

    热衰竭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短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是因为直接在烈日下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由于头部受到伤害,最开始出现的不适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的症状是,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出现昏迷并伴有四肢抽搐,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如抢救不及时,会因昏迷、呼吸困难、心律紊乱,甚至呼吸衰竭等而死亡,死亡率高达40%~50%。
, 百拇医药
    热射病之所以与日射病相互区别,是因为一些人并未受到阳光直接照射,但却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产热过多,但散热不足,体温急剧升高,导致生病。

    情绪中暑与暴力犯罪

    酷暑造成的不只是中暑和热射病等,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心理而诱发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这种情况也称为“情绪中暑”,即“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而且,在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的轻度表现是,易动肝火,思维紊乱,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同事和他人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经常丢三落四,忘记事情,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同时还出现种种古怪行为。情绪中暑的重度表现是,争吵、打架和出现其他暴力行为,甚至犯罪。
, 百拇医药
    情绪中暑的后果常常是比较严重的。例如,2013年7月~8月以来,哈尔滨处于高温气候之下,8月4日,在酷暑烈日下,三名女子在一个加油站出口处为争路而破口大骂,继之大打出手,导致一名黄姓女子突然倒地说不出话来,脸上全是汗水,嘴角不停地抽搐。后经两名辅警发现并及时救助,使其脱离危险,医院诊断为中暑,而打人者赔偿了中暑者5000元钱。

    不过,这样的情绪中暑造成的后果还不是最严重的,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夏日高温下导致人们情绪失控后以及其他环境原因,会使暴力犯罪明显增加,这或许是情绪中暑和炎热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最大恶果。

    国内过去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2℃,全国的强奸案发生率就会上升1%。比较而言,2月气温最低,性侵害案件非常少;到了8月,气温到最高点的那天之后再过15天,全国的性侵害案件发生率也达到最高点;过了立秋,气温下降,性侵害案件发生率跟着也会往下降。

    夏天的强奸案增多当然并非只是情绪中暑的问题,而是与环境也有关联。在高温下,女性穿的衣服少、露、透,同时晚上睡觉时不关窗户,导致一些人的临时犯罪冲动和行为,而一天之中的晚上7点到次日早上6点,发生的性侵害案件最多。
, 百拇医药
    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则提供了高温和情绪失控与犯罪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借助一种全新的统计方式对现有的60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气温越高,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就越高。对于个人或小型团伙之间的冲突,例如暴力犯罪或帮派冲突而言,高温可能导致的冲突增长幅度达到4%。

    尽管有人对上述研究结论多有怀疑,但是,夏日高温环境和情绪中暑的确是造成“多事之夏”的原因之一。

    降低气温与减少灾难

    以各种方式降低气温是避免夏日人们多发疾病和死亡的重要手段,也能够减少相关的暴力与犯罪案件。

    凉爽的气温首先可以减少病死率。广州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夏日广州气温每升高1℃,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就增加3.7%,热浪可导致广州人群死亡率增加4.8%,广州的夏天如果前后两日温度增加2.8℃,人群的死亡风险会增加9%,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增加18%)比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加7%)大;而温差下降4.1℃,则人群死亡风险下降10%,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下降17%)比心血管疾病患者(下降5%)下降更加明显。
, 百拇医药
    因此,避开高温和利用现代降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高温病,让人们安然度过酷暑。其中,避暑是一个重要手段。在避暑问题上,国外已经有放高温假的制度,而在国内只是个别企业和单位在放高温假。室外工作者,尤其是清洁工等,应当避开11时至17时最毒热的时候工作,而是改在凌晨6时至10时以及下午17时至21时工作,就会有效避免中暑和热射病。

    避免高温生病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有条件的个人和所有单位都应当安装空调,发放清凉饮料和劳保用品。

    不仅如此,在夏日高温环境下,人们在衣食住行上也应采取必要的“夏时制”,从而平安度过盛夏。例如,饮食上要少吃多餐,多喝水和绿豆汤,少饮酒,适当补充淡盐(糖)水;用温水洗澡,不熬夜,保证睡眠;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耐热能力;尽量避免10时~15时外出,若非外出不可,应涂防晒护肤品,使用遮阳伞等。

    另外,在炎炎夏日还需要防犯与气温升高的暴力和犯罪。既然已经有一些研究提出,随着气温的增加,暴力及犯罪,包括打架、谋杀、强奸与家庭暴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个人来说,就应当在夏日的时候特别警觉,制怒是一个人需要在夏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的生活准则,避免为小事发生矛盾,伤人伤己。, http://www.100md.com(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