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44276
漳州古街——穿越千年的闽南风情(上)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百科知识》2014年第1期
     在漳州古街区,与古牌坊、文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林氏宗祠。这座宗祠始建于宋代,是漳州各县林姓氏族合建的大宗,因供奉林氏始祖比干,又称比干庙。林氏族人还以此作为接待本宗赴考往来生员之用。漳州林氏族人历代迁居台湾者甚多,林姓在漳州和台湾一样都是仅次于陈姓的第二大姓,开发台湾的两大林氏即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来自漳州,台湾学者在进行百大姓源流考证后认为:“明清两代,林氏族人渡来台者,以福建漳州为最众。”因此,漳州林氏宗祠也是台湾林氏后裔所瞻仰的共同祖祠。

    位于香港路古牌坊下的王升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重建,祀王升祖孙。王升祠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为大堂,后系神室。走进铺着石板的庭院,空气中弥漫着的书香扑鼻而来,传衍至今。这个家庭是漳州有名的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就有7个人在当老师。院内存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赐王升敕书匾,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重建碑等。我国著名文物专家单士元在考察王升祠时说,这院子里处处是文物。

    何止是王升祠,更不要说文庙、林氏宗祠,漫步在这个石板铺就的古街区,也许一抬头就会遇上一位乡贤俊彦,一跨步就会踩出一个传说故事。

    来到据称是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下面,你会踩到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古牌坊边的一条小巷顶上架着一座面积只有3平方米的小庙,供奉伽蓝神,这座袖珍小庙就叫伽蓝庙。别看庙小,庙名还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题写的呢!董其昌会为这样的小庙题写庙名,似乎不可能,但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当时漳州出了一位布衣书法家李宓,书艺精妙,连董其昌也自叹不如,而董其昌又是漳籍探花、翰林院编修林釬的好朋友,曾在林釬面前夸奖李宓的书法。更有趣的是,这里的伽蓝神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头上戴着一顶官帽,不伦不类。这里的民间流传着一个颇有喜剧色彩的传说:古时建尚书探花石牌坊时,不知怎么回事,牌坊总是摇摇晃晃立不稳,知府老爷心急如焚,忙上石牌坊旁的这座小庙烧香,随手把官帽戴到了伽蓝神头上。不知是不是伽蓝神戴上官帽后特别开心,愿意保佑石牌坊,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总而言之,在知府烧过香以后,石牌坊就稳如泰山般地立于街心。知府于是下令重修伽蓝庙,并为伽蓝神戴上了官帽。从此以后,这座小庙的伽蓝神就与其他地方的伽蓝神不一样了。这样看来,伽蓝庙的历史比旁边的这座明朝古牌坊还长。

    再往南走,也许会与杨骚撞个满怀。现代著名作家、“抗战诗星”杨骚就诞生在香港路二巷7号,这是一所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大宅的后院。杨骚在这里生活到18岁才离开,东渡日本留学东京,以后辗转东南亚和国内各地,与鲁迅以及漳州籍文学大师林语堂有过交往。如今,杨骚故居这座二层砖木结构的房子已无人居住,积满灰尘,正等待后人修葺恢复。

    走到香港路南端,一座饱经沧桑的桥梁映入眼帘,这是中国最早的中山桥。中山桥横跨漳州的母亲河九龙江上,是古时通往广东的必经之路。该桥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开始时是浮桥,后建成石梁桥,人称通津桥;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竣工时,恰逢何应钦率北伐军进漳,为纪念孙中山,就将它更名为中山桥。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认为“这是全中国第一座以国父孙中山命名的大桥,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山桥”,并为这座桥亲笔题写“中山桥冠”四字。

    其实,除了被官方正式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漳州古街区还有一些文物残迹遗存十分宝贵,却被一般人所忽略。台湾路东段(雨伞街)与共和路交接处,有一座被包裹在小店铺里只露出顶部和边缘的残余石牌坊,叫五星聚奎坊,是为纪念明朝中后期的5位漳州籍高官而设的。这5人分别是礼部尚书林士章、工部尚书朱天球、兵部尚书戴耀、户部侍郎卢维祯、兵部和户部侍郎石应岳。这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石牌坊在20世纪初拓建道路时被拆去大半,残余小半嵌入民宅,成为这家民宅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只露出牌坊顶部的屋檐、翘脊、斗拱、横枋和一根方柱的上半部分,现在民宅面朝台湾路开了一个小食杂店,路人如不留心,就不会注意到这是一个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迹。台湾路西段(卫口街)的那座石牌坊残件叫两台秉宪六代承恩坊,是明末为洪氏祖孙六代官宦而立的。它也在20世纪初拓建道路时被拆去大半,现在只残余一小半。在这个古街区,只要肯静下心来,缓缓前行,细细寻访,不免会有许多意外的惊喜。 (许初鸣)
上一页1 2